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浦爱东  沈慧 《学理论》2013,(29):320-321
"什么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怎样构建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是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构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从发展道路和方向、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动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外部影响因素等九个方面,初步地比较系统地回答了高职院校特色文化构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加强和改善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文化建设,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价值。新形势下,要注重以创业氛围、创业精神和创业机制体制等方面为切入点,创新高职院校创业文化建设,使创新和创业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接受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系统的整体性工程,需要多方位发力、统筹推进。从理论维度看,要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文化力量;从实践维度看,要坚持赓续传统和善于创新相统一,推动党内政治文化与时俱进;从目标维度看,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涤除消极庸俗的政治文化,培育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从价值维度看,党内政治文化既是推进党的建设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又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大逻辑中发挥着价值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是围绕着"职业"这一本质特征,注重把行业、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精神和职业人格,在毕业后能迅速地适应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完成从学生到员工角色的平稳转变和快速过渡。"职业性"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校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现实意义及功能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社会提供服务,既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也是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等方面的原因,当前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更好地促进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在笔者看来,高职院校应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从办学理念、组织机构、成果转化、文化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以达到双方的资源共享和合作共进.  相似文献   

6.
朱敏 《学理论》2014,(26):290-291,294
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高职院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有利于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基础性作用,是新形势下促进高职院校长远发展与办学实力提升的有效途径,是高职院校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任务,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推动廉洁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从奥林匹克精神教育视角入手,研究高职廉政文化建设与奥林匹克精神教育,旨在为高职廉政文化建设增加内容与方式,推进高职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关爱学生是落实群众路线的有力举措,也是高职辅导员工作的基本任务。高职院校大学生需要关爱的内容很多,主要从"积极与学生沟通,做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加强学生管理,做学生成长的船长;提高文化、道德素质,丰盈学生成长的羽翼;热情服务,为学生成长搭把手"四个方面探究了高职辅导员关爱学生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6)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针对高职院校即将到来的"双一流"建设,结合我国过往评价机制的弊端及高职院校的建设现状,从高职院校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评价机制思想。硬件条件实施高标准的一票否决制,避免高职院校把有限资源投入到盲目的攀比之中;软件建设应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把"双一流"建设评选过程变成一个引导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36)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学习型党组织。从组织文化的角度,对当前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组织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基础上,探讨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0.
郭翠霞 《学理论》2014,(1):187-188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对象、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性与内在维度,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中,要注重层次性、职业性、广泛性和实践性。在服务于我国人才建设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弘扬职业精神,立足内在矛盾,服务于人类培养和教育提升。  相似文献   

11.
陈东旭 《学理论》2012,(25):188-191
校园文化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师生员工的重要载体。本文阐述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院校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水平,为创建富有特色的一流高职院校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2)
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党员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和价值意蕴。新媒体时代推进高职学生党员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缘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等一系列因素的内外因作用。在把握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思想道德建设原则的基础上,探寻出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思想道德建设主体、客体、机制三方面着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李建元 《学理论》2013,(3):112-114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开展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已成为保持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时代性和先进性的重要保证。结合漳州市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际情况,从发挥高校党组织的"核心"作用、以科学发展的愿景为动力、把项目建设创新作为重要载体和建立学习活动的长效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为高职院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何钢  蔡健 《学理论》2011,(15):288-289,294
教师是影响精品课程建设的决定因素,只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做好精品课程建设;同时精品课程建设也对教师队伍的提升起着积极的作用,他们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通过对精品课程与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提出高职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师资队伍规划、培训、任职资格标准与准入制度、实行目标考核等从几方面建设、完善高职院教师队伍,产生辐射与开放效应,形成"双师型"教师队伍与优秀教师团队,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4,(5):230-231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附属概念,是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定教育类型,在高职院校校园活动中所构建的校园文化系统,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特色性和融合性相互交融发展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架构和实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核心价值理念,通过传承、整合、创新等方式激发校园文化软实力,从精神导向、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等多个层面入手,凝聚力量、加强管理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顺应行业、企业和区域社会文化发展的趋势,体现出高职院校作为文化机构的社会使命。  相似文献   

16.
"文化—技术"关系是理解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维度,二者的深度融合是促进现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以传统技术哲学视域下"文化—技术"关系的历史演变为基本线索,分别从前奏期、爆发期、裂变期对不同"文化—技术"关系下的文化生产与消费进行总结,有助于在实践层面理解文化产业高技术特征的发展脉络与核心价值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所支撑的裂变期,需要从强化"文化—技术"关系价值、抓好文化与科技融合关键、用好"文化—技术"耦合规律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并思考促进现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不仅源于学院的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专业内涵建设与均衡发展。专业共同体互动意在充分挖掘每个专业的潜力,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促进院校的整体和谐发展。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专业不均衡的缘由,探究基于高职院校专业共同体互动的均衡发展潜在价值,提出在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跨专业构建"主辅专业协作联盟"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经历了从"破"到"立"、从辩证否定到辩证肯定、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历史嬗变,内含实践与文化两个维度。在实践维度上,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从彼此决裂到相互融合、从简单相加到深度转化、从形式借鉴到内容互通演变的逻辑必然;在文化维度上,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历新民主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两次转型,在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中实现"守"与"变"动态统一的转型方向。  相似文献   

19.
闫利雅 《学理论》2014,(8):177-179
区域经济规模影响区域高职院校的数量与规模,"长三角"高等教育规模比"珠三角"相对大很多;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影响高职院校的发展速度,"珠三角"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高职院校发展迅速;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政策直接决定高职院校发展的财政投入、办学理念转变和发展战略;区域文化影响政府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民众对高职教育的认可程度。  相似文献   

20.
论现代市场经济价值导向的文化维度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市场经济价值导向作为一个“文化”问题,要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文化使命,必须在由价值主体性、价值正义、价值全面与可持续实现三大基本原则构成的文化维度内进行。同时,价值理论与社会发展观的科学建构、现代市场经济文化内蕴的发掘与深化改革、良好的社会文化约束机制及“刚性”文化力量的建设、社会个体价值认同的强化及“柔性”人文环境的培育等途径汇聚成了现代市场经济转向“文化”型经济的基本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