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4,(27)
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增大,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也成为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对Q大学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现状的详细调查,分析了Q大学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存在的问题,并从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三个角度提出了改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29)
研究生扩招、跨学科招生以及导师队伍不足等现象,给研究生培养带来一系列问题,为了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各高校在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改革,高校之间、高校与研究院所之间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是一种趋势。为此,提出对策如下:要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课程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完善管理监督制度;实行双导师模式。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26)
导师与研究生的沟通是研究生培养与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良好的沟通有助于师生擦出思想火花,提高教学效率和科研水平。医科研究生与导师之间沟通的问题,需要社会、教育机构、教师、学生各方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4.
导师在MBA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MBA研究生培养模式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师作用发挥不足。导师指导下的MBA研究生理论与实践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可以通过提升MBA导师的能力和素质,加强对导师的管理和考核,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严格对MBA研究生的管理要求,提高MBA教育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出现了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的现象,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扩招的现状,分析了目前高校研究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学科发展趋势及特性出发,分析了学科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认为加强学科对导师和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和监督,有利于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对全日制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目前在管理类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导师指导、学术论文质量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全日制管理类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对策,即明确培养目标,合理调整培养方案;实施个性培养与弹性学制;加强导师指导力度;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建立多元化的质量标准,健全评估制度,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培养。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过于强调外语能力,是偏离创新能力的选拔制度。对比西方国家的博士外语能力要求,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应该改革走"双轨制"道路,对应西方哲学博士和专业博士两种培养模式,招收学术研究生和专业研究生。专业研究生应以科研创新能力为选拔核心,改变过于注重外语能力的选拔方式。  相似文献   

8.
于飞  祁艳朝 《学理论》2013,(30):344-345
研究生的培养是我国目前人才市场的主流需求,如何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需要的研究生是我国高等学校必须面对的问题。伴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我国原有的单导师制度无论从导师精力还是学生培养效果上都已经不适合现有的研究生培养需要,因而如何建立研究生导师团队成为我国高等学校必须解决的问题,从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的必要性出发,通过对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研究生团队建设的理想模式和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9,(11)
博士研究生是国家学位教育中最高一级教育,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除与其个人主观能动性有关外,还与学术环境密切相关。为了解博士研究生的在校学术环境因素,为博士研究生培养提供决策参考,研究人员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基于教育复合生态理论对X大学研究生导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导师团队""科研团队""师德师风""小组交流""学位毕业标准""学术风气""住宿"分别为相对应一级指标下最重要的二级指标因素。启示培养者在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应对上述相关因素进行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
姚若婷  李阳  郭正宇 《学理论》2014,(6):264-265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首要负责人,对研究生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了青年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严格化导师选拔、规范化导师管理和建立并完善导师考核机制等三个方面加强和改进青年导师育人工作,从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2001年8月20日至24日,第五届全国科学社会主义学科硕士、博士导师工作会议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召开。本次会议由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承办,全国科社学科7个博士生培养点(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的博士导师和一批有硕士学位点的硕士生导师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如何根据“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科社学科的建设。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与会代表分别就学科的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等工作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维度下研究生导师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呈现大幅度扩招的今天,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相对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所肩负的重要任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和思路也有待进一步创新。大力提高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和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张宏 《学理论》2010,(17):183-184
研究生招生工作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关乎研究生培养的培养质量。作为偏远高校如何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招生工作,是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7,(2)
研究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水平研究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创新研究生党建教育和优化机制体制是解决研究生党建面临新问题的重要手段。探究研究生党建工作问题根源、创新党建工作模式,科学构建党建网络教育平台,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和党员导师的育人作用,实现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2)
应用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与培养的重要内容与关键目标。基于新建构主义的视角,针对当前研究生应用能力偏弱的问题,提出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应更加注重以生为本与实践应用,注重"交流"与"创新"。据此,以安徽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点为例,构建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如下:创新招生模式;优化培养方案;实行联合指导制;提供实践应用机会;改革评价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和完善奖助体系。  相似文献   

16.
比较中日两国研究生培养的制度,可以发现我国在硕士研究生的选拔制度、课程设置、培养方法、研究生的管理和考核等方面都和日本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改善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对策有:改革选拔方式;优化课程设置;完善研究生教学监督管理考核体系,实行淘汰制;加强科研及论文管理。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10)
按照一级学科格局进行硕士生培养已渐成为新的趋势,针对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实问题,深入研究培养目标的优化路径、课程设置的创新方式、导师团队的协作对策、培养过程的完善途径等问题,并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质量评估体系,以此创新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提高硕士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7,(9)
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与学术规范教育是体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相对较早,教育质量和水平相对较高,已形成了优良的学术道德传统。通过借鉴美国、英国、加拿大三国高校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从学术道德理念、制度化建设、课程体系设立以及导师所发挥的作用四个方面分析对我国开展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的启示,希望能够对我国高校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实践有实际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8,(12)
推进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是高等教育的现实诉求。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其育人成果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能否实现。教育部对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定位是"第一责任人",这意味着导师应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主导作用。本文探讨"三全育人"理念对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剖析研究生导师"第一责任人"的落实现状,探讨落实导师"第一责任人"要求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36)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改革需要致力于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协同培养,通过建立"学科—企业—导师—研究生"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培养体系,以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为抓手,通过课程与实验体系和"双导师"制度建设,规范专业学位评价体系和标准,实行优秀学位论文培育和评选,建立服务平台等措施,加强过程管理,全面落实确保产学研联合培养长期、稳定、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