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学理论》2017,(1)
媒介素养是信息社会每个人必须具备的素养,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也已成为共识。从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的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当前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主要停留在自发和被动的状态,具有浅层次的特点。高校校园媒介因其独特的优势,是实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理想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2.
李春燕  陶喜红 《学理论》2011,(11):240-241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高校德育工作在内容上两者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媒介素养教育可以有效提高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效果,高校德育可以为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国的普及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柴艳莎 《学理论》2013,(21):240-24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发展,使大学生在信息传播过程中,通常扮演着信息的制造者、转发者、围观者、评价者的角色,他们在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情况影响着信息传播的效益性,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应用新媒体、正确认识信息传播的必要途径,同时,媒介素养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分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体现了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向性。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25)
"微"时代下,多元化的信息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这必然对高校及高校教育者带来严峻的挑战。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自我诊断法)全面分析目前高校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部优势、外部劣势以及外部教育环境的优势与威胁。在"微"时代下的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教育者应该采取革新传统价值观教育理念,树立新时代下的"微"意识;用"微"方法来丰富新时代价值观教育内容;营造校园文化精神,加强媒介素养培育等有效措施,建立动态的价值观教育体系,以此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的效力。  相似文献   

5.
“浅阅读”现象下谈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介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就必须要从培养他们独立批评、自主判断的能力入手。而"浅阅读"现象的泛滥则是在逐渐地剥夺大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以及辨别、批判的意识,也就是说"浅阅读"成了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中最大的障碍之一。所以在谈论大学生媒介素养时,我们首先必须了解"浅阅读",并试图对其在大学生成长及媒介素养培养过程中造成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6.
姜娜  于洋 《学理论》2010,(20):214-215
以影视为代表的现代大众传媒对当代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很大,既有正面、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和消极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影视媒介的资源,加强大学生的现代影视媒介素养教育,有效地整合现代影视媒介资源,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7.
魏家琴 《学理论》2013,(8):225-22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英语教学也越来越媒体化。学生媒介素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而且关系到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途径: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首先通过与媒介素养教育的联系与区别、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对"读报教育"的概念进行阐述,然后描述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发展特点与高校思想教育手段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读报教育"对我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手段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目前信息碎片化传播模式越来越盛行,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就需要以规律性、主导性与实效性为本,综合分析"受众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媒介素养理论"等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内容改进、接受主体优化、舆论主动权掌握与传受双方媒介素养增强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成效与及时性。  相似文献   

10.
网络新媒体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巍 《学理论》2012,(13):273-274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各种依托网络媒介与新通信技术的革新而产生的各种新传播媒介正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应该重视这些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从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针对网络新媒体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正一、什么是媒介素养"媒介素养"(Media Lit e r a c y)是一个舶来词汇,这一概念被引介至我国已有二十余年,被学界与业界广泛的使用。"媒介素养"有时又被称为"媒体素养"、"新闻素养"、"媒介素质",有时还会被冠以"媒商力"的称呼。随媒介形态的演进,这一概念又催生出"网络素养"与"新媒体素养"等富含时代气息的复合词汇。从概念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6,(4)
首先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网众传播时代的到来,网众传播时代的时代特征、大学生媒介素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以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为基础,发现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指出从社会的责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学校的社会责任入手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3.
张冬冬 《党政论坛》2014,(21):41-42
一、什么是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Media Lit eracy)是一个舶来词汇,这一概念被引介至我国已有二十余年,被学界与业界广泛的使用。“媒介素养”有时又被称为“媒体素养”、“新闻素养”、“媒介素质”,有时还会被冠以“媒商力”的称呼。随媒介形态的演进,这一概念又催生出“网络素养”与“新媒体素养”等富含时代气息的复合词汇。从概念的稳定性、能产性等方面对这些复合词汇进行辨析,我们可以容易地发现,以“媒介素养”这一词汇来携领以上提及的诸多概念变种,应当是最为恰当和科学的。  相似文献   

14.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综合能力的展现。公安院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不仅要培养与提高预备警官理解与运用媒体发展自身,更好地为公安事业发展服务的能力,还要培养预备警官与媒体打交道(即媒体应对)的能力,对于公安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促进预备警官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提高公安队伍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意义。拟在论述公安院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意义的同时,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找出提升公安院校媒介素养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11)
在当前新媒体快速发展和普及的信息环境下,大学生对媒介的接触、使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当代高校必须将媒介素养教育纳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媒介素养教育既是知识教育,也是价值教育,不仅有利于丰富高校德育的内涵,而且有利于提高高校德育的效果,应从合理构建课程模式,创新课程内容,拓展课程实践平台等三个方面来探讨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时代,城市化进程总是伴随着城市的信息化而展开的.这使得城市居民有更多的机会广泛接触大众传媒,受大众传媒的影响日益加深.传媒的市场化运作,导致竞争日趋激烈,媒体为迎合受众,常常传播失范,这从客观上对接受者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目前的事实是城市居民媒介素养缺失,必须设法对其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媒介认知能力、辨识能力、批判能力以及免疫力.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3,(36)
进入21世纪后,在工作中应用技术的能力、信息资源的管理与整合能力以及媒介素养是21世纪人才应该具备的三大主要技能。师范专业学生作为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准教师,对他们进行参与式媒介素养教育将有助于培养更多具备三大主要技能的人才。从参与式媒介素养相关知识、师范院校学生培养改革的现实背景和如何实施参与式媒介素养教育等三个层面来探讨参与式媒介素养是师范院校学生培养改革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使用大众媒介的主要群体以及社会主义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主体力量,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讨大学生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与政治认知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为此笔者以广州的大学生为例,抽取了广州市八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1分析结果发现大学生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与政治认知是相互影响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越高,其政治认知程度也越高;政治认知程度越高,其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也越高。  相似文献   

19.
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的各类新媒体以海量信息的实时参与、传播、生产与共享,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媒体主导的信息传播方式与传播格局,已经成为社会公众获取政治信息、参与政治活动、展开政治交流的重要平台和工具。新媒体衍生的这一信息媒介生态环境对党的执政,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提升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新时代领导干部媒介素养集中体现在与媒介打交道的能力上,不仅是指在传统媒体时代的信息读写和接受能力,更强调的是信息参与、研判、引导与生产能力。新时代提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理念上强化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媒介观、组织上强化媒介素养的系统教育与培训、制度上建立健全系统的考核评价机制等方面耦合发力。  相似文献   

20.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分层次推进国民媒介素养教育》。文章认为,在信息时代,国民媒介素养已成为国民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民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国民媒介素养,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国民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分“建构多样化的国民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和“探索多样化的党和政府工作人员媒介素养教育路径”两个层次进行。对于后者,作者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