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劳动力商品性质认识上存在的误区王建国同志来稿认为,目前人们对劳动力商品性质的认识上存在三个误区:误区之一:把劳动者和劳动力混为一体。所谓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权利和劳动能力的人。而劳动力是指劳动者的能力,是人体的一种能量。由于劳动力总是依...  相似文献   

2.
统战资讯     
私营企业主高收入的来源 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私营企业主的高收入主要来源于八个方面: 1、劳动收入。私营企业主的经营管理是一种复杂劳动,劳动没有固定时间,多数远远超过8小时/天,所以他们的劳动是绝对延长劳动时间的加倍的复杂劳动,其劳动收入多倍于简单劳动者和一般复杂劳动者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用来同货币交换的劳动力仍然是商品,有价值,因而研究劳动力价值决定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也具有实践意义。郑志国同志对劳动力价值决定进行了新的探索(《劳动力价值新探》见《岭南学刊》1995年第3期.以下简称《新探》,引文未注出处均见此文).笔者在此也就劳动力价值决定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与郑志国同志商榷。一、子女养育费包括在谁的劳动力价值之中按照马克思对劳动力价值决定的论述,劳动者养育子女所必要的生活资料,即子女养育费包括在劳动者生产劳动力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总和之中。而《新…  相似文献   

4.
政策法规     
“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劳动法律体系的母法。它以国家意志把实现劳动者的权利建立在法律保证的基础上,既是劳动者在劳动问题上的法律保障,又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劳动法》的立法宗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即年满16岁、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包括中国公民和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公民。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指劳动者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劳动方面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劳动者是社会生活的主体,劳动者的利益是社会利益的主体。因此,《劳动法》最根本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在劳动领域保护劳动者的各种需要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6,(24)
正工作是什么?百度百科告诉我们:工作的概念是劳动生产,主要是指劳动。一个人的工作是他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工作是社会工作中每个劳动者体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角色定位。所谓工作就是劳动者通过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将生产资料转换为生活资料以满足人们生存和继续社会发展事业的过程。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社会分工不同。这是非常正统的解释和答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问"工作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论自主劳动与劳动体制的深化改革刘世萱(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本质上是一种自主劳动,即劳动者把劳动能力当作自己个人所有并自主地支配它,在劳动中自觉地、主动地发挥它,使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要素。一句话,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是依靠劳动者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资料卡片     
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未来五种人可获得高薪劳动收入是指各类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各种报酬。非劳动收入是指通过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其中资本要素获得的收入有股金分红、利息等,技术要素获得的收入有技术股份分红、出售专利所得等,经营管理要素获得的收入主要是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等。一般劳动者的收入是劳动所获得的报酬,而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的收入是一种混合收入,包括劳动收入、经营管理收入、资本要素收入等,只要不违法,就是合法收入。首先,要从法律上界定收入的合法与非法。对于合…  相似文献   

8.
《创造》1993,(1)
我们认为,“重建个人所有制”是指在生产力资料公有制基础上重建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制,即为人民(包括本人在内的全体劳动者)作贡献的劳动能力个人所有制。在肯定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重建劳动力个人所有制,是中国改革的重要任务。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实质上就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上重建劳动能力个人所有制。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主要是还给农民自己作主的劳动力所有权,其中包括所有权和使用权(经营权)。同时,与此相适应,给基层集体自己作主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产生了个人和集体等不同所有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30年左右的强劲增长。然而,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未使得社会公众公平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在初次分配中,我国劳动者报酬在GDP中所占的比例长期处于偏低状态。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是导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比偏低的重要因素。教育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效应包括工资效应与劳动生产率效应。工资效应对提高劳动收人占比具有积极的正向作用,劳动生产率效应却对劳动收入占比存在负向效应。教育对劳动收入占比的总体效应则取决于不同层次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的比重和供求状况。实施教育均衡化政策是提高劳动者报酬占比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0.
阳桂红  明燕飞 《湖湘论坛》2002,15(6):62-63,65
就业是指进入劳动年龄且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参加社会劳动并取得相应报酬或收入的经济活动。对劳动者来就,就业是谋生的重要手段,是获得社会地位与社会尊重的重要前提。对社会来讲,就业是实现劳动要素与生产要素结合,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就业状况,既直接反映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状况,也直接体现经济的发展状况。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湖南省总人口6440.07万人,较第四次人口普查增加374.27万,增长率6.17%。劳动年龄人口3997.54万人,较“四普”增加379.28万人,增长率为10.4…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传统就业制度与经济运行概括起来说,传统的就业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一,就业政策的选择和基本目标是“广就业”或“多就业”。国家要保证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就业,不允许有失业现象的存在。第二,劳动力资源配置采取“计划分配”的形式。国家通过劳动人事部门直接把劳动者分配给各生产部门或企业,企业只能吸纳劳动力,不能辞退和解雇劳动力,也不能根据自己对劳动力的需求,自行招收工人。第三,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从而劳动者缺乏择业的自由。就大多数劳动者而言,常常是一次分配定终身。个人能否改变职业,要不要改变职业,不是劳动者个人的事情,如果需要他一生只能在一个地方从事一种职业,  相似文献   

12.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失业保险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不能就业的状况。主要包括新进入劳动年龄的劳动者不能就业和在职劳动者失去就业机会两种状况。失业保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用于保证失业劳动者在失业期间基本物质生活而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 建立失业保险制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来稿摘登     
从政治战略高度思考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辽宁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房广顺在来稿中说: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社会区域内作为生产要素,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指标。人力资源能力亦即人的能力,主要是指人特有的能够产生绩效所具备的知识、技巧和行为。人类在改造自然,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早已注意到人力资源及其能力的作用,通过发展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在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和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江泽民同志对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给予新的诠释,指出人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扩大,社会群体的分化与组合已日趋频繁,统一战线成员的“经典定义”因受制于社会变化也出现了波动。因此,冷静地认识统一战线中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内涵与构成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一、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内涵“社会主义劳动者”是一个政治概念。爱国统一战线中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是指在中国大陆范围内,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劳动并且生活资料主要来源于自己的劳动的社会群体。我们认为统一战线中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定义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1、在地域上是指中国大陆范围以内。2、社会主义劳动…  相似文献   

15.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以实现劳动过程为目的,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使用劳动力与其生产资料结合并提供报酬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它受制于一定社会中经济、技术、政策、法制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等的影响,是人们社会活动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和谐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就业意识,是一定社会中具有劳动力并有劳动要求的人对参加社会劳动的观念和心理反应的总和。它对青年顺利就业,参与社会劳动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本文以1989年广州市青年民意测验中心对市属八区四县三百名18—35岁妇女进行的“就业意识”问卷调查所得的资料为分析  相似文献   

17.
沙光学 《传承》2009,(6):40-41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包括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等四个方面,针对造成异化劳动的原因,马克思提出了消灭异化劳动必须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从政治上解放工人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理论对于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劳动异化现象以及探讨社会主义劳动异化现象是否存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劳动者是自身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力使用价值即劳动的支配者是联合的个人即社会,劳动力不再是商品。本文着重从劳动力商品理论入手,考察不同社会形态下的个人所有制形式演变,进一步分析得出,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人所有制,即"重建的个人所有制"是指对劳动者自身劳动力的占有,而不包括对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的占有。这一结论对深化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精神生产力”是马克思提出来的。(见《国内哲学动态》1982年第8期罗贵秋文)它指人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过程中,调整、控制自然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力。它包括参与劳动过程中的人的精神状态与精神性的产物这样两个大的方面。精神状态谓指劳动者的劳动态度、创造精神、生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及当代意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包括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等四个方面,针对造成异化劳动的原因,马克思提出了消灭异化劳动必须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从政治上解放工人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理论对于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劳动异化现象以及探讨社会主义劳动异化现象是否存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