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刘静 《观察与思考》2008,(12):50-51
美国参议院近日通过了新的枪械管制法,规定必须对购买枪械者进行更广泛的背景调查。这是美国自1994年来的首个重大枪支管制法。促使国会拟定新法案的原因,来自于去年4月发生的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然而对于新法的效用,无论是“持枪派”还是“禁枪派”,都很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2.
2000年5月20日台湾新领导人上台后,其分裂祖国的言行更加猖狂,提出“决战境外”的战略新构想,公开挑战祖国大陆,挑战亚太和平。值得注意的是,“决战境外”构想提出后,将极力影响台湾军队加大某些武器装备的发展力度,在其以往研制核生化武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大规模毁伤性武器,为“以武拒统”增加资本。  相似文献   

3.
2016年5月民进党再次执政后,打着“维持现状”的幌子,变本加厉推行“渐进台独”路线,姑息纵容岛内分裂势力,私主体从事“台独”分裂活动现象日趋猖獗,为此,应强化对“台独”活动的刑法惩治,以实现反分裂国家法律机制内部的协调。“台独”分裂活动所涉及的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与岛内一般性的犯罪不同,国家刑法对其不仅具有刑事立法管辖权,也具有刑事司法管辖权。为了更好地运用刑法对“台独”顽固分子及其金主实施惩治,应从法理上合理界定“台独”顽固分子,破解背叛国家罪的逻辑矛盾,以及重构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处罚原则。  相似文献   

4.
法对于人类理性的规范和调整功能表明,法治秩序的建立是人类社会成熟的标志。法的精神是法作为一个整体透析出的理念,是人类思维从具体到抽象的飞跃,从直观到理性的飞跃。它表现了一定地域、一定阶层群体的综合素质。立法者的思想观念、文化素养以及立法技术等无不影响着法的精神内蕴与表达。在我国法制史和法律思想史上,法总是被仅仅理解为一种阶级统治(也说管理)的“武器”和“工具”,这种认识至今还使一些立法者常常陷入统治者的优越感中不能自拔,以“实用”、“通俗”和“对政府部门的支持”等理由掩饰自己。而由法条所组成的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关于机器有三个隐喻——“器官”“竞争者”和“武器”。“器官”隐喻指明了作为对象化知识创造物的机器是人的身体的延伸,是实现人的意志的肢体。“竞争者”隐喻描述了作为劳动资料出现的机器,在资本主义应用过程中,把工人贬低为“机器”,且随时可以使工人“过剩”。“武器”隐喻则揭示出被改造为工人敌对力量的机器被资本家所控制和利用,充当了资本统治的帮凶,成为镇压工人反抗资本统治的最强有力的武器。马克思的机器隐喻表明了机器在本质上是增进与确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性存在,阐明了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是主客体关系,论述了资本逻辑衍生出的机器异化的现实存在,传递了消除机器异化,使机器复归于其本质的迫切诉求。马克思关于机器的三个隐喻对于科学认识当下智能机器的本质以及构建和谐人机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南柯 《观察与思考》2008,(11):61-61
——大学里的成绩分两项:考试成绩和考勤成绩。后者是老师保证其课程上座率的有效武器,经常在出其不意的时候拿出点名册。对于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同学们来说,是不忍心让在宿舍酣睡的同胞受到课堂上的“戕害”,于是,代答“到”的义举此起彼伏。有人上课勤,兼之义薄云天.就练了好几种发声方式,以便用不同的口音替逃课的哥几个喊“到”;对于那些人缘好的同学来说,  相似文献   

7.
非致命性武器亦称软杀伤武器或“温和型”武器。非致命性武器不会对敌方间谍、情报人员或恐怖分子造成致命的伤害,也不会对武器装备和环境以摧毁性的破坏,而主要目的在于剥夺对方人员的反抗能力,削弱和破坏武器装备的效能,以达到“兵不血刃”而获得斗争的胜利。 从目前已经研制成功的非致命性武器来看,既有  相似文献   

8.
"与时俱进"与党的活力--"四个必须"的深刻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特别强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做到“四个必须”。深刻领会“四个必须”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对于我们运用“三个代表”这一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四个必须”是科学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特别是过去13年来的基本经验所获得的重要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三次伟大飞跃。在我们党的80年奋斗历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  相似文献   

9.
近期由醉酒驾驶、飙车等“高危驾车”行为引发的重大恶性交通事故频发,而刑法理论与司法实践对该行为定罪量刑的争议不断。而以有利于司法裁判为出发点,由规范与价值的二元视角为方法论,展开对“高危驾车”行为的主客观分析,可以确定上述行为能否被定性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主观方面,由驾驶人在事发之前、事发之际与事发之后的行为事实为根源,分别抽象出“模型化”的证明方式,以推断其主观意识与意志因素,进而确定其主观罪过;在客观方面,对“高危驾车”案件所具有的共同行为事实进行价值抽象,以构建出广泛适用的客观行为评价模式,由此形成对类似案件的一般评价规则。  相似文献   

10.
卜建华 《青年论坛》2008,(6):130-132
冷战结束以后,多民族国家共同体内部所发生的一系列的民族矛盾、民族冲突直接导致了民族分离主义的产生。当代民族分离主义强烈要求将本民族从现有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体中分裂出来,以实现“民族自决”、“一国一族”的本民族的国家政治体系,其分离行径给国家和民族安全带来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11.
王建民 《台声》2013,(7):55-56
6月8日,民进党主席苏贞昌赴美访问。就在临行前夕,民进党公布所谓“国防政策蓝皮书”,提出以增加军事防卫支出、加强武器自主研发与扩大“台美国防军事合作”等政策主张。“蓝皮书”认为,国民党执政后,台湾的“国防预算”连续多年负增长,没有达到曾承诺的占GDP3%的目标。主张若未来民进党执政,将会大幅提高“国防预算”经费,并强调在加强对美军购的同时,“加强武器的自主研发”,建立“有效吓阻,持久固守”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法第十一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可见,“明知”,是构成一切故意犯罪的首要前提。确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明知”,对于故意犯罪的认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谓“明知”,其本义乃明确认识。我国刑法上所规定的“明知”,赋有特定的含义。它是指故意犯罪人在主观上对构成犯罪的客观事实——即“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  相似文献   

13.
危害国家安全网络虚假信息以其编造主体的政治性、传播方式的宣传性、目标受众的明确性和影响效果的持续性特征,近年来已成为“假新闻”“计算宣传”和“认知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意识形态、网络信息、社会秩序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形成了现实安全风险。治理危害国家安全网络虚假信息,建议从治理观念、信息内容、计算宣传、认知塑造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理对策,以最大限度抵御其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我们正确认识国情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深入学习这个科学理论,对于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对于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球性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生态保护运动蓬勃兴起。在形形色色的生态理论中,生态社会主义独树一帜,它是最具“红色”的“绿色思想”,是最“前卫”、最激烈的生态理论。它以它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其倡导和开展绿色生态运动的思想武器,从政治和文化层面深刻地揭示了产生生态危机问题的社会根源,对当代资本主义展开了新的批判。生态社会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70年代接连发生的严重经济危机,与这些国家的新社会运动以及新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转向和探索紧密相连。生态社会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16.
肖敏 《台声》2001,(6):1-1
4月 25日美国政府宣布,要卖给台湾先进武器装备,其中有 4艘“基德”级驱逐舰、 8艘柴油动力潜艇和 12架 P- 3C“猎户座”反潜巡逻机,价值约 60亿美元。   美国卖武器给台湾,越卖越多,越来越高级。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对于不同的人,结论是不同的。   美国政府明明白白地说,他们是为了“加强美国的国家安全”。美国更进一步加强对台湾人员的各种培训,包括协同性训练,力图增强台湾军队与美军的协同作战能力。美国人名曰“促进台海和平”,实则为了“美国国家安全”。无怪乎有台湾人提问说:“是我拥有武器,还是被当成了武…  相似文献   

17.
吴白 《创造》2001,(4):46-46
“以阶级斗争为纲”,曾经是一个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左右了我们党及其执政方略设计的思想,它所造成的危害也是人们所十分熟悉的。因此,对于这个思想是什么和它怎样误导了中国社会,此地无须再赘言。有一个问题却是可以让人感兴趣并且做一点讨论的。这就是,这个早就在实践中被印证出它的失误的主张,是否曾经被党内有怀疑精神、有理论洞见的人们所质疑过?“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者是那么一些经历过风风雨雨的老同志,他们对于一种在实践中行不通,处处显示出非理性的东西,就真的没有人起来怀疑和反对?”这是过去多年所听到的一个疑问。…  相似文献   

18.
金银焕 《前进》2002,(7):12-15
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而言,“三个代表”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思想武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则是用“三个代表”武装全党的现实途径。深入认识“三个代表”与反腐倡廉的辩证关系,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全新的实践起点。  相似文献   

19.
台湾当局搞的“入联公投”,与美国两面性对华政策不无关系。然而,这场包藏“台独’’祸心的闹剧,严重地危害海峡两岸稳定,危害亚太地区和平,损害美国战略利益,不仅为中国大陆所不容,也为美国所不容。布什政府对“入联公投”发出严厉警告,给“台独”势力套上紧箍咒,但由于陈水扁的疯狂,更由于美国两面性对华政策的局限,紧箍咒有些失灵。美国应改弦更张,从源头上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相似文献   

20.
新冠疫情下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适用具有正当性,对“甲类传染病”作扩张解释具有合理性。对引起新冠肺炎“传播严重危险”的判断既要根据“疫学因果关系”,还要结合“偶然性学说”来综合认定。因为公共安全法益重于公共卫生法益,所以当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与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存在交叉时,应以公共安全方面的规制执行。在疫情防控中,对于隐瞒疫区停留史和密切接触史而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行为人,应考虑其特殊的行为动机与犯罪成因,在量刑时宜从宽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