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马纪朝 《政府法制》2006,(24):19-20
从事广告策划工作的郑州市民马光辉说,他做生意时间也不短了,还是第一次听说帮人偷情还能赚钱,不过,朋友告诉他,现在已经有人开始做这样的生意了,而且还是在网站上。为偷情的人找借口,每次收费60元。这是网络骗局还是新兴业务?是善意的谎言还是助长偷情、破坏婚姻的“催化剂”?笔者对此进行了采访。新鲜事:网站帮偷情者找借口按照朋友的提示,马光辉进入了这个名“为通情借口”网站的主页“。他们服务项目还真不少呢!”马光辉说,有用来撮合恋人、拆散情侣的恋爱借口;有帮人装病请假、找茬离职的工作借口;还有代人开口借钱、替人致歉的生活借…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请假     
我曾在美国工作了两年。美国的公司有健全的制度,这些制度又和其健全的法律制度密不可分。一次公司组织人员调试生产线上的设备,忽然我觉得胃疼。这是我的老毛病,就坚持上班。同事彼特看出我不舒服,建议我请假。彼特很认真地说“:你身体不舒服,就完全有理由请假,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上司不准假,你完全可以到劳工组织那里去投诉他,如果因为没及时看病对你造成了伤害,你还可以到地方法院去起诉要求他赔偿损失。”我去请假,上司不但很快准了假,还催促我赶紧去医院。还有一次,一大早我就接到彼特的电话,他告诉我他家的丽拉病了,请我代他向…  相似文献   

3.
缉毒神探④     
第二天上午9点半,苏昆生他们又去审讯苏建国。苏建国说“:哎呀,昨天晚上我回去好好想一想,你们别再为难我了,太难啦这个事情。你们要我出卖我的朋友,我不能做。从道义上也不能做。”于是又和他周旋。昨天他吹他怎么走上贩毒这个犯罪过程,于是再换个话题。苏昆生就问“:苏建国,这些年,你在这条黑道上风里来,雨里走,赚了多少钱,用到哪里去了,又干了哪些好事?”苏建国说,干这一行不赚钱是不可能的。最多时,他手头上也有两三千万。他说他办了两件事:一是兰州有个清真寺翻建他花了七八百万,某天某月汇多少多少钱,他都记得很是清楚,说得头头是道。…  相似文献   

4.
朋友从一內部渠道进了一批商品,在菜市场边租了间近80平方米的闲置门面,他想:这些商品价廉物美,只要稍加吆喝,要不了几天.就能猛赚一笔. 朋友很有耐心,将商品按价格分为5元、8元和20元等几个销售区.为了给顾客造成清仓甩卖的印象,他将所有商品都杂乱无章地堆放着,墙角还故意散放着一些破纸箱和打包带.  相似文献   

5.
驾校须尽责     
前阵子朋友买了新车,还没开两天,就发生了追尾事故,问其原因,原来是驾驶过程中非常紧张,错把油门当刹车,幸好人没事。这位朋友后来告诉我,他在练车的时候就没有去过几次,稀里糊涂就拿到驾照了,基本的驾驶技术虽然掌握,可是心理素质不过关,尤其是上路听到后面的喇叭声,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眼下  相似文献   

6.
我听一个朋友告诉我说,他们那里有一个贪官,酷爱金钱,尤其是现金.他专门买了一套房子,储存现金.他每天给自己定出了要贪污受贿多少钱的指标,要是这一天没有收敛到自己理想中的赃款,就会闷闷不乐.为了运送赃款,他还专门购置了一台车,专门把钱送到自己的那座"金库"中储藏起来.他的一大乐趣,就是看着满屋子的现金,痴痴发笑.  相似文献   

7.
咨询收费     
有个人驾车违反了交通规则,被迫请假上法院受审。等了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还轮不到自己。临近黄昏时,法官才叫他的名字,吩咐他明天再来。他气愤地对法官道:“哪有这样的事?”法官干了一天的活,正好有气没处发,于是大发雷霆:“蔑视法庭,罚款十二元!”过了一会儿,法官看见那个人老老实实地打开钱包,不禁有点心软,改口说:“只要你承认错误,下次再罚吧。”那人答:“不,我在看我的钱够不够,如果够的话,我还有一句话说。”  相似文献   

8.
一人的朋友跟他打赌说,你在屋子里面挂一只空鸟笼,过段时间,你非养鸟不可.此人不信,朋友说,那我们打个赌吧,你挂一个鸟笼试试.此人真在屋子里挂了只鸟笼.从此,到他家来的客人不经意地都要看一眼鸟笼,然后问:"你的鸟是死了,还是飞了?""要不我给你送一只吧?"第二天,客人又来了,说:"你是不是不会养鸟啊?我给你买一本养鸟的书吧?"第三天,第四天,一拨拨客人不断重复着上面的话,有的还拿着鸟儿,鸟食、鸟书来了……没过一星期,不堪其扰,他终于养了一只鸟.……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一位法官朋友进行了一个长时间的通话.虽然,我和他的谈话是从"祝贺"开始的(我刚从朋友处得知,他新近得了个宝贝儿子),但是,我给他打电话的主要目的是,想听一听,他作为一个法官,对中国目前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护有什么看法.也不知道怎么地,聊着聊着,就偏离了主题,居然聊到了他今后的打算.  相似文献   

10.
一天晚上,一帮朋友在某酒楼吃饭.朋友相见,把酒言欢.人无贵贱,但酒量有高低.一朋友很快就脸红脖子粗了.喝高了的朋友,话也多了起来.拿着酒杯,搭着另一朋友的肩膀,狂侃自己前两天是如何神勇的搞定一个客户,拿下一个大单,他两年内不愁没钱给员工发工资了.  相似文献   

11.
袁正昌 《方圆》2020,(8):68-69
在观护基地学习期间,康毅学得了理发技术,而且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常在微信中给我发一些娱乐性的视频和段子。去年初,我建议他在街面租房开理发店,并借给了他一些钱我认识他时,他还不满18岁,是一个已经辍学的留守青少年,因父母外出打工,无人照管的他,一不小心参与了一起贩毒案。2017年11月的一天,无事在家的他忽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朋友在电话里说,请他帮忙送点东西。  相似文献   

12.
又到了岁末年头的动情时刻。在每期《中国律师》的扉页上;有一个人每月面对广大读者朋友咧嘴微笑,头上却只顶着几根稀疏的头发看看那张喜形于色的笑脸,就知道他多想把人生所有的喜悦和幸福奉送给每一位读者朋友;看看那些“地方支援中央”的头发,就知道他对《中国律师》付出了多大的热情和心血……那个人其实就是我本人。的确,作为主编,我始终视《中国律师》为自己的孩子、爱人乃至整个生命。如果有那么一天,《中国律师》越来越洛阳纸贵,让人爱不释手,哪怕我的头发已全部奉献而成了光头,我也心甘情愿、今生无悔……其实,像我一样…  相似文献   

13.
《法庭内外》2009,(4):57-58
1个月前,我向单位请了10天探亲假,回到千里之外的老家与妻儿团聚。假期临近结束,还没踏上返程,疾病却突然袭来,我不得不住进医院。躺在病床上,我打电话向单位请假,单位领导要我到医院开具病假条传真过去。我向主治医生说明情况,他满口答应,说一有空就给我开假条。此后,受疾病折磨的我将这事淡忘了,主治医生也把这事抛到了脑后。  相似文献   

14.
天钥 《检察风云》2011,(12):43-43
宁波的一个媒体朋友,这几天在微博上跟我很神秘地介绍一个减肥妙方,说药不贵,而且绝对见效快,十天之内保证减掉十斤以上。最关键是,他说他自己和周围的朋友已经试过了,灵验无比。  相似文献   

15.
王海二题     
王海是一位非常热门的新闻人物。那天在电视上又看见了他。似乎是个座谈会,几个人与王海问答,看上去没有经过精心“排练”,与会者即兴而谈,显得很自然。一个老者忽然问王海为什么“打假”。他答:“为了赚钱。”老者一听,大惊失色,几乎要捶胸顿足声泪俱下了。不过还好,还没到那一步,只是摇头浩叹道:“王海啊王海,你太叫我失望了!”怎样才能使老者不致“失望”,而是欢欣鼓舞充满“希望”呢?其实每个人都  相似文献   

16.
无聊的张扬     
婚嫁、丧葬要张扬,晋级、荣调要张扬,生日、齐迁要张扬,有的人伤风感冒也要张扬.早几天,就接到一朋友的请柬,缘由他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终于当上了他们班第七组的副组长.……  相似文献   

17.
一字之差     
有个律师朋友在学校里兼职授课,他常会找一些学生来做研究助理. 有几个年轻助理,跟着他两三年,其中有个叫阿雅的女孩儿,我头一次见到她,她捧着好多档案匣,从楼梯上下来,一脸笑容,嘴又甜,律师朋友对我说:"阿雅人很乖." 我一直以为他对阿雅很满意,也以为阿雅毕业后会留在事务所,没想到,有一天竟在计算机展览会的叫卖摊位上,看见了阿雅吆喝着"最后机会,割喉价!不买你会后悔".  相似文献   

18.
父亲有一位朋友,是知名画家,几乎每次去他家,总能遇上青年画家登门求教,他也总是耐心给人看画指点,常常一耽搁就是大半天。对于有潜力的青年画家,他还热心地向媒体推荐,更是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知道他的时间很宝贵,而提携后辈完全是尽义务,就忍不住问他:“伯父,您何必呢?您随便画一幅画就是几千或上万元钱,多画点画多好,何必都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不知名的人身上?”  相似文献   

19.
仅仅经过几天的游历,便明显感觉到先生已经喜欢上了这地方,几次三番对我说为什么不辞职再过来呢?还要跑一趟。开始我也跟他一起懊恼,但买了几次东西后让我犹豫起是否支持他辞职了。毕竟他在国内的收入支付我在这里的费用绰绰有余,如果他也辞职了,那么我们两个马上就成无业游民了。没有了经济收入怎么过日子?想着就让人害怕。第一次买菜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就花了两百多加币。家俱是不敢买新的了,但就算是到二手店买的简简单单的一张餐桌、几张椅子,也花了上百元。后来才知道到二手店去买也是很愚蠢的做法,VANSKY上面很多回流搬家的人卖家…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我的一个朋友赌博,输给别人八、九百元,找我借钱,说要还人家,我看在朋友的份上,借给他一千元钱,谁知道他拿钱又去赌,当场被公安派出所的干警捉住,没收了参加赌博人的钱,并重罚了他们。我知道后,马上向我的朋友要钱,可他说,他在被捉时向派出所的人分辩过,说一千元是还人家赌债的,派出所的人教育他说,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