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人     
《创造》2006,(4):90-91
孙玉梅顿悟过:一个人无论做任何事.只要是他喜欢的,这件事对于他就不可能成为无聊、乏味甚至疲惫不堪的事情。可能对于家庭主妇来说.她们喜欢的就是“不工作”的生活。而更多人喜欢在自己热爱的行业里拼搏。孙玉梅投身自己的深爱。广告人,  相似文献   

2.
蒋卫武 《小康》2008,(12):49-51
常州市委常委、武进区委书记沈瑞卿,媒体称他有"外交官"的风采,高大、俊朗;也有人在听过书记工作会议发言后感慨他是一位数理逻辑非常强的领导人,"他总是非常快又非常准地引用数据来说明问题";问问武进老百姓对自己父母官的看法,他们大多会很开心地说:"我们书记,很亲民。"当采访结束的时候,大约可以完成的一个画像是:这是一位典型的共产党官员——喜欢两手抓,喜欢辨证思维,能务实也能务虚,能够与时俱进地做一些事说一些话,并能适时地解决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当采访结束的时候,大约可以完成的一个画像是:这是一位典型的共产党官员——喜欢两手抓,喜欢辨证思维,能务实也能务虚,能够与时俱进地做一些事说一些话,并能适时地解决一些发展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激情牛玉儒     
近些天来,我们通过媒体又见识了一位优秀的人民公仆——原呼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牛玉儒的先进事迹很多。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那满怀四溢的工作激情。他像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照亮一方百姓奔小康的路。牛玉儒有一句常说的话:“不要谋着做大官,要谋着做大事,要做人民拍手称快的好事实事。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他在动员一位善搞城市绿化的外地干部来呼市工作时,亲自带他在市区边走边看,边讲他勾画的蓝图,动情地说:“你看,有这么多的事可做!一个人有事做多好啊,你来吧!”这是他说服别人来做事的理由,也是他自己对事业充满激…  相似文献   

4.
比尔·盖茨在他的名著《未来之路》中曾写道:“因特网仅仅实现了计算机的联网,而未实现与万物的联网”.迫于当时技术条件的局限,这一构想无法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5.
一位刚过30岁的年轻人,写信给一位百岁老人,诉说自己的苦衷。他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写作,可阴差阳错,却当了一名医生,而他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一点儿也不感兴趣。老人立刻回信说:“做你喜欢做的事。”  相似文献   

6.
心雨集     
<正>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一代有每一代人的宿命、委屈、挣扎、奋斗,没什么可抱怨的。——白岩松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村上春树做自己喜欢的事,那是一种幸福;喜欢自己做的事,那是一种惜福。如果我们做不成幸福的人,至少可以做一个惜福的人。  相似文献   

7.
正实事求事、崇尚实干精神、追求实际效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他指出,我们要发扬"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工作,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办法,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见效;一切机遇,只有在实干中才能抓住和用好。这8个字,意味深长,振聋发聩,反映了我们党对新形势下执政使命的深刻认知。  相似文献   

8.
张代生 《黄埔》2015,(2):95-96
喜欢福增的作品,源于喜欢福增这个人,喜欢福增这个人则缘于喜欢福增的洒脱与率性,他的低调,他的不事张扬。有人说,低调是高贵的平和。这"平和"二字用在福增身上,真是恰如其分。与福增相处,你会感觉很舒服,他身上有济南人的热情、仗义,又有济南人特有的幽默与情趣儿。对人对事,福增不争不抢,坦然处之。大庭广众之下,话都很少。他不喜欢应酬,不喜欢毫无意义的所谓热闹场合,艺术是他的最爱。  相似文献   

9.
1963年,王勇峰出生于内蒙古集宁。小时候,他是个非常贪玩的孩子,可是,让家人感到迷惑的是,这个孩子并不爱玩别的孩子喜欢的游戏,而是有空就往山上跑。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王勇峰喜欢爬山,也喜欢看山。山上的葱葱林木,悠悠鸟鸣,还有那些在林中嬉闹的各种小动物,都让他感到惊奇。山上真是太好玩了:可以到处漫步,上树捉鸟;玩累了,就爬上大树,眺望远山;这座山看够了,再跑到下一座山,欣赏新的景致……这样,集宁地区大大小小的山都被他爬遍了。最后,实在没有什么好玩的事可做,王勇峰就跟一群孩子们去地里偷摘西红柿和黄瓜,塞在T恤背心里,把小肚子…  相似文献   

10.
今年8月31日,中文版的WINDOWS98开始在全国发行,这不令人吃惊,现在的中国,许多使用计算机的人和许多不使用计算机的人,都知道有一个美国人叫比尔·盖茨,比尔·盖茨麾下有一个公司叫微软,微软有一个操作系统软件叫WINDOWS。但是,有一点却是令人难以理解的:中文版WINDOWS的销售价格为1998元,而WINDOWS98在美国的价格是109美元(不过1000元吧?),在日本的价格也不过折合人民币1200元,这究竟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1.
读书     
《比尔·盖茨全传》这是一本解密世界首富的成功圣经。比尔·盖茨也曾经和我们一样不名一文,但他知道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去抓住身边的机遇,于是,他成功了。他20岁开始领导微软,31岁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亿万富翁;37岁成为美国首富并获得国家科技奖章;39岁身价一举超越华尔街股市大亨沃伦·巴菲特而成为世界首富。在比尔·盖茨的财富后面,还隐藏着一种更为根本的东西,那就是让他成名或致富的秘密;让他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经验教训;他经年累月与人与物周旋所摸索出来的黄金法则;他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精神支持……正是靠着这些,盖茨走到了让我…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这要求我们思想上要更加自信,行动上要更加务实,要牢固确立狠抓落实、善作善成的工作导向,自觉在抓落实、干成事上下更大的功夫。就当下而言,善作善成,首先需要有一股“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与担当。“勇挑最重担子、敢唷最难哨的骨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殷段嘱托。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相似文献   

13.
宁夏扶贫办移民建设开发处马振江处长说,和很多都市人喜欢未开发的自然景观不同,他喜欢现代的都市风景。这可能与他看到的太多自然之美是和贫困连在一起有关。马振江1983年毕业于宁夏农学院,1985年24岁的他开始做吊庄移民工作至今。他说:“从二十几岁就开始做吊庄移民,这些年就做了这一件事情,没啥出息。”但20年间他所从事的工作却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马振江是一位学者型官员,在国内移民界颇有名气。他认为,宁夏南部山区的开发式吊庄移民工程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14.
徐飞 《北京观察》2015,(12):57-59
<正>作为一名学者和政协委员,张强斌希望能带着责任心和使命感一如既往地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在参政议政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通过与张强斌的交谈,不难看出他很有主见,不像一个老好人,不是所有人求他的事都能如愿得到帮忙,但是只要有益于国家、社会和环境事业的事,他都会尽心尽力地去做。初为人师在武汉地质学院学习期间,张强斌很喜欢实验课程,通过实验他有意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相似文献   

15.
比尔·盖茨的成功貌似有很多机缘巧合,比如,他正好就生在个人电脑蓬勃发展的初期;他出生在富裕的家庭,有机会上电脑教学非常先进的私立学校,等等。而学者钱定平则认为,和盖茨在同一领域取得成就的同龄人不是一两个,而是一大帮。这背后存在着一个规律,反映了美国教育制度中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一些东西,因为盖茨是这帮人才的代表,姑且把它叫做“比尔·盖茨定律”。  相似文献   

16.
交通管理人为本加拿大各地都有个奇怪的景象:街上有车无人,车在行走,人在车中。我的同行者多数算得上交通管理方面的内行,中国人善长做大事,研究问题的角度和外国人有很大区别,总是喜欢从宏观的角度考虑问题,某一官员不掌握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一连串综合数字是不称职的表现,加拿大人则愿意从微观方面去思考问题,人家想的就是把自己的事做好。上交通管理课程时,大家都急于知晓一些数字,省交管局事故处副处长伍昕代表大家向老师发问:加拿大究竟有多少车?年发交通事故是多少?吉姆对交通管理算不上有专长,但他请来了交通管制专家戴维斯。戴维斯6…  相似文献   

17.
比尔·盖茨:创新、创新、再创新大名鼎鼎的比尔·盖茨是美国微软公司的创办人兼董事长,他通过创办和经营美国微软公司,37岁时成为亿万富翁,40岁前就成为美国历来最富有的人,2001年受到全球经济下滑以及“9·11”事件的影响,他的财富仍然高达528亿美元,已经连续八年雄居世界超级富翁的榜首。比尔·盖茨致富的全部奥秘在于:创新、创新、再创新。比尔·盖茨将知识作为主要资本来从事生产,将研究与开发置于中心地位,保持持续不断的创新。不创新,就灭亡!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28个月。”此话道出了比尔·盖茨追求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8.
杨子 《今日浙江》2007,(12):61-62
他拥有的资产,无法与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相提并论.但在瑞安,人们却把他看成是温州的"比尔·盖茨",因为他也是一个企业家,并在事业如日中天时,把整个企业转交给儿子管理,自己则全身心扑在慈善事业上.  相似文献   

19.
比尔·盖茨经常强调:“我们常常讲的主人翁精神,是一个员工所具有的天然禀赋,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他的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是一致的。”微软人有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员工和公司的前途是紧紧连在一起的,这使得他们做任何事情都会为公司着想,全力以赴。正是微软有这样为企业着想的员工,微软人有这种主人翁精神,才有微软今天的不凡业绩。  相似文献   

20.
这两天,甄强回上海了,可一张口就喜欢顺溜地说“我们萍乡”。眼下,他陪同市科技局领导参观上海大学,洽谈市校合作,忙得不亦乐平,满脑子装的都是萍乡的陶瓷。事实上,去年12月底甄强的挂职期满,而他已让这样的“忙碌”延期了半年。2010年底,甄强作为中组部、团中央第十一批、上海第八批博士服务团成员,赴江西萍乡市湘东区挂职科技副区长。原计划年的挂职期满时,江西省委组织部找他谈话,希望他挂职延期半年,甄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要做的事才做了一半,现在让他撒手不管,他心里舍不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