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西部开发过程中犯罪总量和犯罪率的上升不可避免。根据犯罪原因学说价值崩溃论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 ,犯罪持续增长是一种趋势。犯罪率的高低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活力。因此 ,对西部开发中的犯罪现象不能一味严打严防 ,而应制定适当策略 ,突出打击重点。  相似文献   

2.
犯罪是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影响犯罪的因素很多。对我国现阶段犯罪有影响的因素,我们可大致举出几点:如外来腐朽思想的侵入、人口的膨胀、流动人口的增加、都市化的趋势、经济的发展及过热的消费心理等等。在诸多因素中到底那几种因素对犯罪确实有影响,该因素是引起犯罪率上升,还是促使犯罪率下降,有些方面大家的意见比较一致,也有许多方面在理论界争议很大,特别是经济增长到底使犯罪率上升还是使犯罪率下降,存在着截然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犯罪率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步上升。在我国,女性犯罪已经成为犯罪现象的重要部分,而且也已经成为犯罪的一种独立类型。女性犯罪在犯罪构成四要件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与女性个性特征相关联。女性犯罪是内外因、主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狠抓内因,控制和消除外部诱因对预防和控制女性犯罪率不断上升的趋势、维护社会的稳定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儿童如何免遭犯罪侵害梁庆春编译在康涅狄格州的普莱恩维尔,一个身份不明者要一个7岁女该上他的车,遭到女孩的拒绝。他下了车,抓住她的胳膊,这女孩奋力挣脱,跑回了家。以儿童为目标的犯罪,较多的是偷窃和抢劫,这些犯罪在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在小城镇,犯罪率及...  相似文献   

5.
犯罪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19世纪犯罪急剧上升之后,到本世纪仍在继续增长。如今,发展中国家在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不同程度也遇到了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所遇到的问题——犯罪率的激增。二百年来,世界范围内犯罪发展演变的轨迹证明,现代化进程所引起的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系列变化,对大多数国家的犯罪率和犯罪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影响,这已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全世界纪录的犯罪数:1975年为3.5亿件,1990年达5亿件,平均每年以5%的速度在增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犯罪发展的研究中,社会失业率的高低历来是社会犯罪发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相关因素。所以,不管是哪一个社会的统治者,在犯罪对策的研究中,都将解决失业问题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对策。谁都无法否认的一个规律是:如果一个社会失业率高,那么肯定不会很稳定,其社会犯罪率也一定是高的。譬如,“文化大革命”之前社会犯罪率所以那样低,在众多的重要原因之中,高就业政策的实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13年前党中央就提请全党重视解决这个问题.自那时以来,我国政府、社会有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经济、法律、管理、教育、改造等多种手段,采取家庭、学校和社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10多年来,我们虽然在预防和治理青少年犯罪方面取得积极成果,但是青少年犯罪增长的趋势一直在起伏中发展.粉碎"四人帮"后,青少年犯罪急剧增长的势头虽然一度得到遏制,1982年至1984年青少年犯罪率甚至连续3年下降,但以后几年,青少年犯罪率却有所回升.特别是近二、三年来,青少年犯罪数量增加较多.青少年犯罪的形态也正由传统的犯罪向现代  相似文献   

8.
犯罪率的情境分析:以韩国为个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学者们试图对犯罪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但研究重点仅仅集中在经济背景或组织背景方面,而在政府对犯罪行为缺乏约束力方面则研究较少。从经济状况、警方的组织约束和政治因素这三方面按时间序列对韩国过去30年中的犯罪社会背景进行系列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失业率是犯罪率变化最好的报警器,随着失业率的上升,财产犯罪和暴力犯罪的数量都在不断地上升;第二,警方普遍指出,没有发现警方的人均办案数量对犯罪率的变化有一致的影响;第三,政治强制、特别法的规制、政治犯的人数对犯罪率的影响也不一致。但是,在过去的三个专制政府期间,犯罪率有所下降,这作为支持政府实行专制统治的理由更加强化了对罪犯实施严酷的刑罚这一做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逐渐增多,青少年违法犯罪日渐突出,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直接干扰和破坏社会生活,阻碍了正常的社会运行。当前青少年犯罪存在恶劣性、多发性和突发性特点,呈现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形式团伙化、犯罪成员低龄化和犯罪手段髙智化、成熟化特点。应从青少年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管理三方面采取措施,降低青少年犯罪率。  相似文献   

10.
犯罪现象受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结构等错综复杂因素的制约。文化因素往往因其特有的滞后性而作用于人的内在心理机制和外部文化氛围,它对犯罪具有超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的连绵性影响。内在心理机制和外部文化氛围的巨大震荡,对犯罪指数即社会中犯罪率的高低具有直接的重要影响。笔者认为:改革开放后“屡打不下”的犯罪率,与我国正在经受的传统文化断裂的剧烈阵痛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1.
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背后的经济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过程中经济形态变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使犯罪率迅速上升 ,团伙犯罪的大量存在为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基础 ;社会化大生产为其形成提供了组织结构和行为模式 ;正在进行的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不完善为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经济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无业人员增多现象为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提供了人员主体。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促进互联网相关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更高的网络犯罪率和犯罪数额。针对新时期网络犯罪作案手段隐蔽性强、证据获取专业性强、侦破工作合作性强等特点,公安机关应当以提高侦查队伍取证专业水平、构建各部门联动侦查工作机制为重点,并在工作思路上逐步形成由传统的侦破打击为主向事前预防为主、保护创新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市未成年人犯罪具有低龄犯罪人数激增、侵财型犯罪多、性犯罪增长较快、作案手段成人化和团伙犯罪多等特点。家庭的不良教育和影响 ,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以及社会中不良文化和交往 ,是未成年人犯罪率增长的社会成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科学预测是关键 ,加强教育是基础 ,健全法制是保证  相似文献   

14.
犯罪率是作案人、被害人以及执法机关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警察的统计在各种统计中更为重要 ,警方的立案是犯罪行为进入刑事司法系统的第一道关口。《犯罪率的制造》一书通过实证分析 ,指出影响警察制作犯罪记录的主要因素有犯罪的危害程度、报案人的意愿、报案人与嫌疑人的关系、报案人对警察的尊重程度、报案人的种族和社会地位等  相似文献   

15.
刑事犯罪——一个沉重的话题;犯罪率——一个沉甸甸的数字。在中国,在当今世界,犯罪问题以及居高不下的犯罪率成为公众忧虑和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专家指出:犯罪问题像阿拉伯“天方夜谭”故事中被人放出魔瓶兴风作浪的妖怪一样,必须由人自己想办法将其收回瓶中,否则恶果不堪想象。 那天,冒着严冬凛冽的寒风,随着密密匝匝的车流,我们驱车在长安街上捱了一个半小时,才赶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治安管理系一间办公室,熊一新主任已等候多时了。  相似文献   

16.
理性审视我国城市犯罪现状一中国城市犯罪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本刊记者田军杨屹泰今年5月8日至11日,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人民公安报社主亦、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协办的中国城市犯罪问题学术研讨会在苏南名城无锡市举行。来自全国公安机关的80余位代表和特邀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在今天的苏南农村,我们看到的是工厂林立,田陌成方,楼房连片,公路纵横,新兴的小城镇星罗棋布,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乡镇企业是苏南农民的首创,是苏南农民由穷变富的必由之路,也是苏南农村迈向现代化的幸福之桥。我作为乡镇企业发展的积极参与者、探索者和实践者,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了苏南农民呕心沥血,顽强拼搏,创造性地发展乡  相似文献   

18.
(一)苏南农村城市化进程迅猛,大量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劳动力转化,大量农村居民向小城镇集聚。其基本特点,就是发展乡镇工业与小城镇建设同步进行,以农村工业化带动城市化,走“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路子。城市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历史潮流,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伴随工业化而产生和发展的。一个国家或地区  相似文献   

19.
一是犯罪率高,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美国青少年犯罪率高达5%,西欧国家为3—4%,日本也在1.3%以上。在阿拉伯国家犯罪人数中,青少年占50%以上。二是犯罪率增长快。联合国秘书处收到46个国家的报告,有36个国家反映犯罪率明显增加,只有1O个国家目称犯罪率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的犯罪率不断上升,犯罪的性质也一步步恶化,使青少年犯罪成为当今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最突出问题之一。本文以犯罪的现代化理论为大背景,用实际调查所得的数据和资料揭示引发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三种主要社会机制。这些引发犯罪的社会机制反映出社会在结构上的一些矛盾,只有消除社会矛盾,才能破坏犯罪的社会机制,有效地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