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法律社会本位日益显著和海洋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的今天,海上强制责任保险已成为保护受害第三人和海洋环境利益的重要手段。责任保险的目的从对被保险人进行补偿以实现责任保险的个人目的,发展到更注重对受害第三人进行补偿、更强调实现责任保险的社会目的。具有丰富理论支撑的不附抗辩事由的第三人直接诉讼请求权已成为海上强制责任保险的内在要求。中国应加快对海上强制责任保险法律法规的完善,对第三人的直接请求权给予法律上的保护,承认相关公约规定的直接诉讼,同时赋予保险人和财务保证人应有的抗辩权。  相似文献   

2.
我国于2009年新修订的《保险法》中的第65条确认了责任保险之受害第三人享有附条件的直接请求权.但是在有关责任保险的特别法中,法律对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规定参差不齐,难成系统.本文以强制责任保险中较为典型的交强险为视角,通过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相似规则的对比研究,对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责任保险中受害第三人直接请求权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对我国相关制度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机动车责任保险在中国称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研究机动车三者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在中国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赋予第三人在机动车三者险中向保险人的直接请求权,可以根本的改变实践中第三人无法及时得到赔偿的问题,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本文就我国该保险第三人请求权的历史发展过程做一简明概述,以期能对该问题今后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责任保险第三人请求权是对权利人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险法律关系中的一项重要保护性权利。责任保险第三人请求权具有民事请求权的基本属性,不仅是一项实质性的权利,更是链接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桥梁性"权利,更重要的是,在保险法律关系中,责任保险第三人请求权就有明显的独立地位,是权利实现受阻时的重要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5.
郭萍  武利海 《法学杂志》2012,33(9):91-96
在船舶油污领域进行强制责任保险并且赋予受害第三人对责任保险人的直接请求权,是充分保护海洋环境和第三人利益的重要手段。通过加入相关的国际公约和制定、修改国内立法,我国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的法律体系基本搭建起来。但是在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行使方面还存在很多空白。本文在概括我国目前船舶油污强制责任保险的涵盖范围的基础上,分析现有法律规定中第三人行使直接请求权所存在的问题,并重点分析讨论第三人行使直接请求权时责任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责任形式与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6.
陈飞 《法律科学》2011,(5):191-200
我国新《保险法》对责任保险的规定存在以下不足:对保险人直接给付义务的规定相互冲突;没有就受害第三人对保险人的直接请求权进行类型化且规定的行使条件过于严格;未规定保险人的参与权;对责任保险定义存在缺陷。我国今后在修订保险法的时候应当,删除责任保险立法中相互冲突的条文;区分不同情况,在不同程度上赋予受害第三人直接请求权;赋予保险人参与权;以及完善责任保险的定义。  相似文献   

7.
“交强险”中受害第三人直接请求权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强险中的第三人直接请求权一直是个很有争议的问题。赋予第三人直接请求权有利亦有弊,但利大于弊。我国现行法律未赋予交强险第三人享有直接请求权是囿于传统责任保险理论上分离原则的结果,但在国外关于强制责任险立法中分离原则一般不再适用。当今世界无论是大陆法系国家还是英美法系各国,其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基本上都通过立法赋予受害第三人直接请求权,我国应予以借鉴而不该例外。  相似文献   

8.
吴晓颖 《法制与社会》2012,(20):251-252
在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所建立的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其目的是分散和转嫁被保险人在出事故时对第三人应承担的赔偿责任,是为了保护第三人的利益而设定的,是一种具有很强的社会管理功能的险种,但是在法律上受害人没有直接的请求权.本文通过深入探讨受害人对保险人享有直接赔偿请求权制度的建构,从而为完善我国的机动车强制责任保险的赔偿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张存美 《法制与社会》2010,(15):101-102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了新保险法,新法第65条对原保险法第50条中的责任保险做了较大修改。修改后的保险法赋予责任保险第三人对保险人的赔偿保险金请求权,为平衡保险人、被保险人、第三者之间的利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0.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近些年诉讼法学界异议较多,争议颇大的问题之一。现行民事诉讼法虽对之进行了较具体的规定,但仍有一些理论及实践中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地探讨。一、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概念关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概念,一个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观点认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对原、被告双方争议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到已经开始的诉讼中来的人。”①显然,“案件的处理结果同他有  相似文献   

11.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对原被告争议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可能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诉讼的人。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理论争议颇多,观点各异;司法实践中“该列不列,不该列滥列”第三人的现象亦很严重。究其原因,立法中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笼统是重要原因。本文从我国法律规定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出发,对完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民事诉讼第三人分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两类。现行法律对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规定较为完善,理论界和司法界认识也较统一。而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法律规定有不适之处,理论认识也不够~致,司法实践尚存在不少问题,有进一步研究之必要。本文拟就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正确认定和法律保护机制作一粗浅探讨。一、无独立进本权第三人法律认定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与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相比,现行诉讼制度对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法律保护不够。从法理的角度讲,在强调诉讼经济原…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状况的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出行代步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多的人加入了机动车的代步行列,因此而促进了我国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挤的情况和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后果.在事故发生之后又会考虑交通事故责任人与事故受害第三者的赔偿问题,对于受害的一方社会和国家有责任为他们提供救济.所以,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保险的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建立应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国对此建立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等,对第三人提供有效的保障,并赋予了机动车交通事故第三人对保险公司的直接请求权.本文针对机动车第三人的请求权方面进行论述和分析,以供人们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我国民事诉讼第三人的立法规定系借鉴前苏联民事诉讼法典和学理而来,但由于理解不够准确,模糊了诉讼法学意义上的(诉讼)请求与实体法意义上的请求权之间的界限,导致学界对这两类第三人的认识极不统一,且不能很好的指导审判实践。如何科学界定两类民事诉讼第三人?人民法院能否直接判决辅助参加人承担民事责任?作者从理论和实务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重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民事诉讼法有关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规定不仅存在着许多疏漏 ,而且有关规范还存在着内在的矛盾 ,以至理论和实务中分歧众多 ,远未达成必要的共识。为实现对第三人的程序保障和诉讼经济的双重目的 ,应重新构建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适当方案 ;提出准独立第三人概念 ,把准独立第三人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中分解出去 ,同时可以保留真正意义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为第三人进入诉讼提供更多的程序选择机会。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事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由于民事诉讼法律对其的规定不够完备,致使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对这个制度的认识产生了较大的分歧,在司法实践中还出现曾出现乱加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现象。所以,对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制度达成系统的、统一的、准确的认识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本文旨在对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参诉根据做一个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有关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问题涉及比较复杂的诉讼理论,在审判实践中也有一些实际问题需要加以研究探讨。本文试就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诉讼中的地位,以及有关问题,淡点粗浅看法。 一、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诉讼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诉讼法学界及司法实践中对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颇有争议。在理论界,对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概念的界定首先不一致,至于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诉讼地位、承担责任的依据以及如何追加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等,更缺乏统一的认识。而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原告为了实现自己的权利,任意选择没有利害关系的人作为第三人,法院为了实施地方保护主义,回避管辖制度,滥列第三人,有的甚至蓄意为当事人出谋划策,在本地当事人之间伪造假合同,以连环合同为由将外地当事人列为第三人,诸如此类情况,严重歪曲了我国民事诉讼法设立第三人制…  相似文献   

19.
合同相对性虽仍是我国债法和合同的基本原则,但《民法典》立法和司法实践对于合同第三人的利益问题已经明确予以承认。本文研究的主要理论问题是:(1)《民法典》第149条及第150条规定中,受到第三人欺诈或者胁迫的合同当事人一方对第三人的请求权基础是什么?是侵权请求权还是独立的请求权基础?本文认为是独立请求权基础。(2)《民法典》第522条规定中,利益第三人获得利益的法律途径和基础是什么?是否存在赠与规则适用的余地?本文认为,如果是赠与的话,可以适用关于赠与的规则——任意撤销权。(3)《民法典》第524条规定中的“合法利益第三人”代为履行后的法律地位是什么?从债法体系上看,“合法利益第三人”代为履行后的可能的法律地位有三种,但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部分的解释》(征求意见稿)来看,采取“当然取得”的模式,排除了不当得利的存在。从司法的视角看,是有进步意义的。(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部分的解释》(征求意见稿)第39条中将债务人列为第三人,那么,他是具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还是没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诉讼法学界对此有很多观点,本...  相似文献   

20.
依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而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适用的交强险已经8年,既发挥着保险保障价值,也暴露出其制度设计上的法律缺陷,亟待用先进的现代责任保险理论对其进行重构,明确规定交通事故中受害人的直接赔偿请求权便是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讨论确认受害人之直接赔偿请求权,并非因它是责任保险理论中需研究的学术焦点,更在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对此未做明文规定而涉及到我国有关保险立法和保险司法审判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首先,确认交通事故受害人的直接赔偿请求权的立法价值:在于使我国交强险制度能够适应现代责任保险制度和侵权责任制度的发展变化,建立在科学合理的法理基础之上。同时,能够填补《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的空白点,实现其与《保险法》、《侵权责任法》等上位立法间的统一协调。其次,确认受害人直接赔偿请求权的司法价值:则在于能够为法官审理交强险案件中处理受害人直接要求保险赔偿事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促进司法审判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