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对武汉市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其环境的调查表明,武汉市中小企业以内源融资为最主要渠道,但规模有限;银行贷款仍是主渠道,但面临不利局面;直接融资方式有所创新,但渠道依然狭窄;民间融资活跃,但成本高风险大。中小企业融资环境与融资难具有强关联性,为此,需要在政府主导下推动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优化。建议改革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环境。  相似文献   

2.
赵秀川 《前沿》2004,(12):40-42
造成西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是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落后、政府“包办”一切的陈旧调控方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成本高、企业严重失信等。缓解西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对策是遵循市场导向原则、培养企业家群体、拓宽融资渠道、完善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3.
从常州市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谈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虹  陈杰  朱红霞 《前沿》2010,(12):64-67
常州市中小企业是推动常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主力军,中小企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金需求越来越大,但融资难问题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法律制度上的障碍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担保融资的法律滞后、上市融资的法律缺陷、债券融资的法律障碍和民间融资的法律空白.因此,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规定,诸如规范信用担保,完善资本市场的法律规范,建立健全民间融资法律制度,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何菊莲  谭文武  赵蕊 《湖湘论坛》2010,23(2):118-120
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应从制度创新入手。包括民营中小企业完善内部融资制度,提升内源融资能力;金融部门建立灵活有效的金融监管、贷款管理、抵押担保等制度,完善金融管理制度模式,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提供制度上的渠道;政府创新民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及相关配套体系,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资本证券市场,创新政府管理制度,为民营中小企业融资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5.
融资难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现从中小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上探析其融资难的成因,进而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以改善其融资环境,扩宽其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制约武汉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瓶颈。我国金融体制规定的严格的融资条件、中小企业信用约束软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是造成武汉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所在。因此,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就要从强化信用约束、加快担保业发展、拓宽融资渠道等措施入手。  相似文献   

7.
曹珊 《理论月刊》2010,(1):166-168
随着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金融危机蔓延至全球。我国经济的增速明显放缓。08年我国采取了紧缩型的货币政策,各大银行也纷纷紧缩银根,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起着巨大作用的中小企业群体而言,融资难的问题在这个非常时期尤为凸显。我国的民间融资有很长的历史,并且逐渐成为中小企业最为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如何在经济衰退的艰难时期更好的利用民间融资的优势帮助中小企业度过难关成为一道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世纪行》2007,(4):14-14
3月份省政协经济委员会联合开发银行湖北省分行,就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先后赴黄石、大冶、天门、仙桃等地开展调研,调研中大家一致认为,虽然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以及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的重视和支持下,我省中小企业融资压力较以前有所缓解,但是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融资渠道不畅、信用环境不优、政策措施不力等问题和因素依然存在,必须借鉴外省经验,解放思想,加大力度,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解决我省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以进一步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我国仍然存在资本市场不够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核心人才短缺等问题。随着中美贸易纠纷等不确定因素的出现,我国在自主可控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愈发重要。建议北京市对早期科技创新企业给予支持。首先,加大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政府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引导,对于研发核心技术的企业,应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政策倾斜。核心技术的研发周期通常较长,  相似文献   

10.
杨正宇 《政策瞭望》2011,(12):49-50
当前,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窄、门槛高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融资难、担保难问题依然突出。资本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发展不平衡,大量的民间资金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转化为投资资本,从而导致民间融资和地下金融活动活跃,融资行为不够规范,由此带来的潜在金融风险不容忽视。为此,要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民间投资新36条"等政策文件,以投融资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切实将民间资本转化为发展资本,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11.
曾江洪  周颖 《求索》2010,(1):21-23
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作为我国企业融资的创新产品,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重要意义,融资效率将决定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市场生命力。本文通过构建基于DEA的中小企业融资效率评价模型,对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上市、民间融资、银行贷款四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效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融资效率及其有效性仅次于民间融资,且与其他三种融资方式的融资效率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方式具有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2.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在政策性金融的辅导下,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重发展。中小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前提条件是提升企业自身实力,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只有提高中小企业的地位和市场竞争能力,才能改变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不平等状况,融资难的现实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要做到这一点,用传统的金融方式或手段,既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也不能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唯一的出路是中小企业机制转换、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业务创新和政府政策扶持“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协调配合,才能有效地缓解和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蒋祖炬 《求索》2013,(12):257-259
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文化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文化企业由于受自身条件、金融机制等多个层面的影响,无法实现内部融资渠道的通畅,因此大力拓展外部融资渠道。如银行贷款、风险投资、上市融资等是文化企业缓解融资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四面八方     
《天津人大》2012,(7):48
杭州市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助力破解"融资难"日前,杭州市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建议政府要高度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助推成长型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发展壮大。杭州市西湖区人大常委会在年初审议财政预算安排时,针对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建议政府要"落实各项扶持企业发展优惠政策,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积极支持西湖本土企业在本区发展壮大"。为此,政府与金融担保企业合力为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创造平台。一是政府建立风险补偿机制,破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小企业由于经济体制和自身原因,在经营中面临着“融资难”问题。笔者认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归结于中小企业的素质低和社会信用体系差,这些导致的低效率和信息不对称直接增大了资金提供者的风险。因此,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是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同时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在这两项系统性工程的支持下,根据企业资本结构的特点,通过加快商业银行信贷体制改革,推进“关系型贷款”,利用票据融资,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及推进中小企业政府采购等措施,从多种渠道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叶显友  祝红辉 《前沿》2005,(3):60-62
我国中小企业在新一轮发展机遇中, 面临着企业制度不完善、信用资源不足以及金融业整合、贷款紧缩等问题, 直接制约中小企业的融资。只有加强企业制度建设, 完善运行机制, 苦练内功; 完善融资体系、创新融资制度以及制定中小企业融资扶持政策和相应法律保障, 形成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 才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17.
胡娟  程树武 《人民论坛》2010,(8):296-297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最直接表现就是银行信贷融资渠道不畅,中小企业面临的信贷融资困境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论述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各种原因,最后对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出了各种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民间融资是正规金融之外最常用的一种融资方式,一般游离于国家的正规金融体系之外,能缓解一些地方性中小企业和民生资金困难问题,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补充作用。近年来,广西的民间融资活动越来越普遍,融资量逐渐增大,但也存在民间融资法律界定不明确、安全性较低、利率高、资金流向具有盲目性和投机性等诸多问题。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民间融资监管,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民间融资服务体系,完善民间资本市场,拓宽民间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19.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理论界和实际部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企业、银行、政府等社会多方面的共同参与;需要信用体系、担保机制的完善;需要银行管理水平、服务意识的提高;也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要不断完善制度,拓宽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小微企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初始发展动力不足,极易夭折。对小微企业经济、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只是过渡。在政策扶持状态下,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存在弊端,信贷担保体系缺失,《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制范围有限,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机制存在缺陷,政治因素导致政策实施不力。应修改《中小企业促进法》,提升可操作性,使之适应小微企业的发展形势;强化政策性法规实施措施;加强小微企业立法;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完善各类扶持基金利用制度,不再限制个人融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