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起印数是55万册,一经面市,十分抢手。其他地方不详,至少福州市场目前已经脱销。本刊第九期推出《品评易中天现象》的策划,同样借助名人效应也倍受欢迎。在那期策划的前言中,我们已作了信息披露:“在我们的要求下,易老师同意,经与出版社协商之后,让《品三国》下册有关文稿在本刊首发连载,并表示不要稿酬。”从本期起,我们开始连载易中天老师《品三国》下册各讲的内容,直至书的下册面市,让《政协天地》的读者先睹为快。对于易中天如此慷慨之举,请允许我们代表《政协天地》的广大读者,向他表示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2.
胡玉梅 《传承》2009,(10):68-69
卞之琳《寂寞》在对照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生思考,也即作者对人类生存的关照进行分析讨论。卞之琳所要构建的是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意识"索引"、精神导向,进而指明生存乃至生命的真正意义。所以我们不能局限于对卞之琳诗歌表层意义的理解,而更要挖掘寄予其表层意义之下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3.
对卢克俭同志《思辨集》的出版发行 ,感到很高兴。这不仅仅因为他是省上的一位重要领导人 ,更主要的是他曾经担任过省委党校校长 ,经常和党校的同志们共同研究探讨一些重大的现实问题。在他的著作里面 ,特别是有些篇章里的一些问题 ,我个人和我们省委党校的一些同志 ,在卢克俭同志的亲自主持之下 ,参与过讨论、探讨和研究。所以今天读起这本书的时候 ,感到格外亲切。我觉得 ,“哲学篇”是整个《思辨集》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本身在中央党校有那么四到五年时间的学习 ,打下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基础。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情有独钟 ,在他的工作实…  相似文献   

4.
正《淮水悠悠文集》作者郭应昭同志我很早就认识他。他给我的印象是工作认真、踏实,喜爱读书学习。2004年我调省城工作后,我们一直未见过面,也未有联系过。去年,在淮安文史网上,我看到他先后发表了《清江浦文笔峰塔寻踪》《清江浦的纤工号子》《东大街的口福》《冬天里的春意图》等散文,写的都是淮安市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7,(29)
<正>这不是我第一次翻开《瓦尔登湖》。早在一年前我已试图啃掉这本"经典之作",当时纯粹是为着提升所谓"格调"而读书,心浮气躁,根本读不下去。时隔一年,看到推荐书目上《瓦尔登湖》四个字,我犹豫再三,决定重新来过。《瓦尔登湖》本身就带着浓浓的哲学气息,我确实难以字字句句彻底解读。但整体来看,这就是梭罗事无巨细地记载他在一个湖边盖房子的流水账,只不过他一边盖着房子,一边思考人生。因此,在翻开第一章的时候,我就知道不能以我以往读书的  相似文献   

6.
刘培植同志的新作《治本富民强国疏》即将出版的时候,我有幸当了第一读者,先睹为快。 一位高龄长者,不断有新作问世,实在难能可贵。这已经是作者的第十二本著述了,可喜可贺! 翻阅《治本富民强国疏》的手稿,使我想起北宋的杰出人物范仲淹。他在《岳阳楼记》里吐露自己的心思,说他曾琢磨过古代“仁人”胸怀,而且为我们塑造了“仁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吕兴光 《前进》2007,(1):55-55
我爱“翻”书,常在书店里翻。近日翻到新出版的《劳逸集》,便翻不释手了。于是买回家细细品读,深以为这是一本有关干部工作和修养的好读物。《劳逸集》是我省老领导刘泽民同志的的新著,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在各大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和应邀为一些书籍撰写的序言。其中理论文章紧密联系实际工作,具有理论功底深厚、思想性强和文笔清新的特点。譬如开篇《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求是》2001年第20期)作者精辟地提出: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必须认识到位、行动到位、制度到位。他首先从严肃党纪的角度论述,认为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8.
一九九三年九月的《读书》上,有我一篇“《茶馆》前后”,得到一些同“好”的关心,告诉我一些有关的议论与资料。随着我写了一篇短文“《茶馆》前后的后话”,发表在去年四月的《戏剧电视报》上。我在“《茶馆》前后”中有这么几句话: “五十年代是哪几位艺术家,跟老舍说,他的草稿中有一场戏很好,示意照这一场写一个戏。现在说不清这几位是谁?谈话时都有谁谁在场?老舍怎样思考又怎样回答?几十年过去了,作家和导演作古了。”新近经人指点,读到一九九三年五月的《新剧本》上有篇回忆文章:“话剧《茶馆》上演的前前后后”,作者赵起扬,是北京人民艺  相似文献   

9.
王景山 《思想战线》2006,32(5):124-127
我写此篇,是为了纪念我的恩师广田先生百年诞辰. 20世纪30年代初,广田先生在北京大学就读,和何其芳、卞之琳二位合出了诗集<汉园集>,因而被艳称为"汉园三诗人",我是在贵阳上高中时就知道的.他陆续出版的散文集<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我也是那时就读过的.  相似文献   

10.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是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奠基之作,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过程中,对《战争论》作过专门的研读。 研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我国早在1911年,就有中译本《战争论》问世。其后,又陆续出过多种版本。 据毛泽东在延安时的一本《读书日记》记载,他于  相似文献   

11.
读了《人民文学》一九七八年第四期发表的三篇小说:《辣椒》、《献身》和《没有讲完的课》,联系当前揭批“四人帮”的第三战役,对我们很有启发。《辣椒》写了两个局长:县水利局长李冠一和农林局长王双合。他们年龄相同,经历相似。刚解放的时候,两人都是县人民政府的通讯员,腰里别着手榴弹进山送信,与贫农宋大伯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后来,作为这种感情的象征,是宋大伯每年都要分别给他们送上两串辣椒。在“四人帮”横行的时候,李冠一从不屈服,坚持斗争,被打成“死硬走资派”,送  相似文献   

12.
张弘 《小康》2007,(8):82-83
对于当代中国的读书人来说,创办近30年的《读书》杂志无疑称得上是老中青三代读书人的风向标,在很大程度上,《读书》体现着中国社会不同时期的思想走向和社会热点问题。《读书》曾经历三代主编的更替:近期,《读书》再次换帅,这在思想界和读书界引起不同反响。有读者指出《读书》自命不凡的“精英意识”离社会现实和文化需求越来越远,该醒醒了;有作者担忧,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商业利润的诱惑下,今天的传媒正在丧失太多的责任和真诚,这一事件会不会导致一种人文理想的落难;有学者认为,思想类传播媒介当务之急需要强调传播的有效性,需要培养练习公民言说的意识,需要对用活泼的文风表达高深的问题持有足够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萧乾与奇书《尤利西斯》梅朵“我活一天,就写一天”。在北京闹市区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里,住着蜚声海内外的作家、记者、翻译家萧乾。当我试图将这极平常的居住环境,与年届85高龄还在翻译意识流小说《尤利西斯》的前辈作家划等号的时候,萧老出现了:我竟没能在他脸上找...  相似文献   

14.
我们家以前很穷,我父亲读书读到小学毕业,毕业以后就开始参加革命。1937年"七七事变"的时候,他就开始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做了很多工作。1944年,他在当时的诸北边区当边区区长。后来担任《时事简讯》的社长。我  相似文献   

15.
《政协天地》2009,(8):62-64
《灰阑记》的作者李潜夫,字行甫,一字行道,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元代前期著名剧作家。贾仲明为其所撰陵波仙髋词云:“绛州高隐李公潜,养素读书门镇掩。青山绿水白云占,净红尘、无半点。纤小书楼插牙签,研架珠露《周易》点,括淡齑盐。”其中提供了许多信息,例如说他是一位“高隐”,深居山中,  相似文献   

16.
“学费”     
我们夫妻俩都是聋人,文化水平不高,在教育子女方面我们有自知之明,既然辅导上有困难,只能尽力供养他们上学。靠工薪供两个孩子读书,日子过得艰辛,但我们仍然很高兴,视孩子读书为家中头等大事。 儿子很小的时候,他爸爸就给他买了很多小人书,五岁时他就能给爸爸妈妈讲《甲午风云》的故事,那维妙维肖的手势动作逗得爸爸妈妈发笑。同事和邻居小  相似文献   

17.
近日广东教育出版社专人送来《改革开放中的任仲夷》一书,并邀我参加5月26日为此书发行的座谈会。由于身体不适,我只能写几句话,作为一个发言吧。任仲夷同志在大学读书时投身革命,是一二&#183;九运动的积极参加者。我们有过十分相似的经历,然而我们之间过去并不熟悉。八十年代初期我在中央组织部工作时,虽同他有过接触,但对他的认识多来自他人之口。大家最早称道他的一件事,是关于张志新的平反。1977年3月,任仲夷调辽宁省委主持工作,其时,“两个凡是“的影响还相当大,他顶住压力,在揭批“四人帮“的过程中,积极平反冤假错案,反对“两个凡是“。他佩服胡耀邦为平  相似文献   

18.
《隐情》是公安作家饶湫波同志写的一本小说集。饶湫波是浙江省嵊州市公安局的一名民警。当他把清样放在我面前,请我做一名先睹为快的读者时,我感到非常高兴。我为湫波同志的小说行将出版而高兴,更为我们公安民警生活侧面的形象得以展示而高兴。饶湫波同志是一位勤奋有为的年轻人,他从进公安局担任宣传干事开始,写出了许多反映公安民警业绩的通讯、案例、小说、报告文学。公安工作是一个造就英雄的职业,当然不乏惊心动魄、扑朔迷离的破案经过,他完全可以在塑造英雄、弘扬英雄的广阔空间,发挥自己的才能、激情和想像,然而对此他并未…  相似文献   

19.
要联系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去读书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是客观的,要研究它现在就消灭商品生产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只要存在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就起作用两个界限必须分清,不能混淆毛泽东读书给我们的宝贵启示一、毛泽东曾经明确指出:“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11页)因此,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最近将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本集子收入了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和建国后研读哲学书籍所写读书批注,以及读书摘录和读书日记等,为研究毛泽东同志哲学思想的形成、发展,以及与苏联哲学教科书的关系等哲学界所关心的问题,提供了大量新的、宝贵的文献资料。这里着重谈谈批注集中毛泽东批判党内“左”右倾错误及其认识论根源所发表的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