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历程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对生活史、生命周期和毕生发展知识的借鉴和传承,为生命历程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了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生命历程理论旨在探索社会事件和历史进程对个体生命历程的影响,常运用年龄、同龄群体和年龄级生命模式等时间概念探索个体生命的轨迹、转变和累积状况,涉及到结构方程建模、生命表、存活率分析、增长曲线模型、事件史等分析方法,具体体现在生命历程理论与移民问题、贫困问题和特殊群体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
乡镇女干部是我国干部体系中相对特殊的群体,研究乡镇女干部的职业生涯轨迹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职业发展状况。本文基于个体生命历程视角,运用叙事与轨迹模式相结合的生命史研究方法,分析了分布在20-29岁、30-39岁、40-50岁3个年龄段的4位典型乡镇女干部,探索其职业生涯轨迹的特征。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段乡镇女干部的职业生涯轨迹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乡镇女干部的职业生涯轨迹是在其个体的生命时间、个人能动性、所处的社会背景及社会关系的复杂作用下展开的。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年基线数据,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前教育获得的影响以及学前教育对青少年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学前教育获得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有关,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其子女更可能接受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个体能力的发展存在长期效应,与未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相比,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在认知能力(认知测试得分和学业考试成绩)和非认知能力(自我效能和社会交往)方面均有更好的表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既通过学前教育间接影响个体能力发展,也会对个体能力发展产生独立的直接作用。由于学前教育在个体生命历程中会产生持久影响,因此通过一系列制度改革保障学前教育机会的公平分配,对缓解社会经济地位不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村面源污染及其治理模式的转变反映文化轨迹的变化历程。传统社会时期人类被动地适应生态环境而形成生存型文化,工业社会时期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控制自然环境形成生产型文化,随着生态文明的倡导,人类以生活型文化为主导,主动平衡物质消费与精神生活的关系。在实际文化运行轨迹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增长的欲望与需求容易导致文化脱轨现象,引发生态环境恶化与社会矛盾的增多。文化凭借自身具有的"反身性"特性对不适当的行为予以主动修复与纠正,实现整体社会从生产型文化向生活型文化的转变,保持人与生态关系之间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5.
从 思想的层面看 ,社会主义经历了两大转变 :一是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二是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从实践的层面看 ,社会主义经历了一大转变 ,即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到现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因此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无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0世纪的世界形势跌宕起伏 ,社会主义浮沉兴衰的命运构成20世纪世界的一个关注焦点。在21世纪来临之际 ,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几个关注点社会主义实践有过辉煌的胜利 ,也…  相似文献   

6.
从组织背景看,西方近代国家学说从家庭模式转向了政府模式,转变的组织根源是封建的等级组织结构向绝对主义君主制的统一权力机构的转换。这种转换得以实现,离不开经济活动中契约活动的存在以及学术传统中的政体理论。  相似文献   

7.
社会分化是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也是政治发展的基本生态环境。1949年至今,中国社会在分化过程中经历了由政治强力整合形成的政治身份制结构到法定权利基础上的经济分层结构的转型,与此相适应,政治运行态势也经历了从集权型稳定到过渡型稳定的转变。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社会将逐渐发展成以中间阶层为主体的现代社会结构。这一社会结构将造就一个较为成熟的市民社会,推动着民主型稳定的实现。社会分化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两次较大规模调整。“强国家—强社会”模式是保持政治控制、社会结构分化和政治稳态化三者间平衡发展的最佳可能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未成年是人生的起步阶段,犹如未着笔墨的白纸,是价值观念形成、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从社会的视角来看,未成年人面临着初步社会化的任务,从一个自然人逐步向一个社会人转变,需要经历家庭和学校这两个重要的社会化载体。从个体的视角来看,  相似文献   

9.
英国自1847年开始区分未成年犯罪人与成年犯罪人以来,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经历了由惩罚控制向社会福利模式转变,又从社会福利模式向保护未成年人权利与控制犯罪平衡转变的过程.进入21世纪后加强了社会参与与协助,不仅设立了少年法院,还创设了适合成年人参与警察讯问制度、保释以及转处措施等,体现了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权利保护,这对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完善将有助益.  相似文献   

10.
对成都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思考伍星明,姜钧,罗金明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遵循其精神,我们对成都农村经济的改革开放历程,进行了重点调...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22)
随着传统家庭向现代家庭转变,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也发生改变,女儿在家庭养老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围绕这一现象,分析这些承担赡养行为的女儿,究竟出于哪些因素做出选择。本文认为,农村女儿的赡养行为不完全是个人自主决定的,而是在一个关系网中,在考虑了与父母、兄弟、丈夫和婆婆的关系以后,做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55年,毛泽东同志在指出“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的同时,又强调,“它是要结合着经济工作一道去做的,不能孤立去做。”在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样一场深刻变革面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同企业管理结合,如何选准自己的位置,既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又成为搞好搞活企业的有力保证?在这里,拟谈谈我们的探索实践和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3.
发生在海湾和科索沃的两次局部战争,向人们展示了传统机械化战争向现代信息化战争的转变——空间战、立体战、信息战。新世纪即将来临,在未来战争条件下,传统陆军将如何发展?国防大学教授潘日轩和研究生唐凌的文章向我们展示了随着21世纪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加速迈进,传统的机械化战争也将向信息化战争转变,军事颔域将兴起一轮新的革命浪潮。特别是陆军,战争需求和技术进步将使这个古老而传统的军种经历脱胎换骨的改造。军事专家们透过军事高科技发展的窗口以及各国陆军建设的规划蓝图,已经看到了ZI世纪陆军发生质变的轨迹。种种…  相似文献   

14.
赵曜 《瞭望》1988,(48)
一个世界、两种制度、政经多元、竞争共处,这是当前世界最基本的格局。在新科技革命强有力的推动下,当代世界的两种社会制度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与传统的资本主义向现代资本主义转变的同时,社会主义也正处在从传统的社会主义向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15.
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在劳动过程中因履行劳动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在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特别是我国要同时完成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传统粗放型经营方式向现代集约型经营方式的转变,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劳动关系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劳动问题日趋突出,集中反映劳动问题和劳动关系“状况”的劳动争议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1992年以来,我省劳动争议  相似文献   

16.
一个世界、两种制度、政经多元、竞争共处,这是当前世界最基本的格局。在新科技革命强有力的推动下,当代世界的两种社会制度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与传统的资本主义向现代资本主义转变的同时,社会主义也正处在从传统的社会主义向现代社会主义转交的过程中。这是两个阶段性的重大转变。我们必须适应这两个转变,重新认识现代社会主义,重新认识现代资本主义,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转变的高速转型期,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社会关系与社会生活方式均随之发生剧烈的变化,与之相应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也必然会作出相应的反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利己主义思潮的冲击,传统孝道观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时代呼唤着对传统孝道观的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8.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我国农村经济正由传统方式向现代化转变,现代化生产手段广泛运用,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充分发展,为农村青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就业机会和用武之地。然而,诚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所说,如果人们“自身没有从传统的、超稳定的价值文化模式、文化心理定式乃至就业观念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现代化本身只是一个空的躯壳”,机遇再多,物化条件再丰足,也只能导致社  相似文献   

19.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历程、当前困难与“五个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60年来,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先后经历了从有到无、从不承认到承认、从限制发展到鼓励发展,以及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四个阶段。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面临着产业集群层次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营管理模式落后、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等困难。克服这些困难,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需要实现"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20.
城市经营是指对城市资源和资产的市场化运作 ,它反映了城市管理模式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模式转变、并形成有效合理的现代城市治理结构的要求。要实现城市的不断增值和可持续发展 ,提高城市的区域平台价值 ,从而强化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就必须处理好城市经营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以及城市经营与城市管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