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新春 《前进》2023,(4):62-6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战略高度发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岚县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工作部署,按照“坚持党建统领,推动融入山西中部城市群,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创新强县战略”的总体工作思路,高举旗帜、勇毅前行,奋力开创岚县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一、强化政治引领,把牢高质量发展方向党的二十大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政治成果、理论成果、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2.
吴韬 《创造》2021,29(9):41-49
党的十九大作出建设数字中国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开启了新时代我国建设网络强国和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数字乡村建设既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党的十九大以来,云南抢抓数字科技发展机遇,全力推进"数字云南"建设,聚焦高速宽带、智慧旅游、智慧政务、数字农业、数字乡村等重点领域,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发展.当前,云南围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发展目标,立足新时代云南"边疆、民族、山区、美丽"新省情,深入推进数字云南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探索以数字化变革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路.探讨数字化变革赋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是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奋斗乡村振兴,以数字化发展提升高原现代农业产业质量效益,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正湘政发[2018]3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2018年中央一号、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就深入推进农业"百千万"工程促进产业兴旺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紧紧围绕产业振兴要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农业"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  相似文献   

4.
王秦 《群众》2022,(24):4-5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着力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支撑”作出系统部署。我们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以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线,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四个面向”总方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省,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赵狄娜 《小康》2024,(4):46-49
<正>聚力新征程,要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找准新时代“三农”工作着力点,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发展基层的重要方针战略,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工程,对于实现区域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深远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聚力新征程,要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找准新时代“三农”工作着力点,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金政 《政策瞭望》2018,(7):21-2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具体体现,是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战略。永康市大力推进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的“大美乡村”建设,以“大美”提升城乡“颜值”,通过深入实施街角小品、美丽连接工程等美丽乡村建设,整治污水、垃圾、赤膊墙等农村环境革命,农业提质、美丽经济、强村富民等产业发展,持续推动农村建设、改革、发展,朝着全域“大花园”  相似文献   

7.
努力突破农业科技创新瓶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九大提出以科技创新推动新农村建设,为改变农村发展滞后的战略部署指明了方向。当前,农村发展建设遇到诸多难题,利用农业创新科技有助于全面改变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振兴乡村经济,能有效突破农业发展瓶颈,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同安区北部生态区包括莲花镇、汀溪镇、五显镇和竹坝开发区,生态控制线的划定制约了北部山区其他产业的发展,加快北部生态区乡村旅游发展,对同安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同安区"三农"问题、促进农民转产增收、加快建设富美同安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9,(17)
<正>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党的十九大以来,江阴市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大力实施"暨阳红色先锋"基层党建质量全面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引领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相似文献   

10.
<正>浑源县委组织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根本原则,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实施"四大工程"激发党建优势为主线,以过硬的党建工作引领脱贫攻坚,找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的结合点,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实施"暖心工程"。浑源县主动适应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积极发挥基层党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行动。实施乡村振兴,需"兴"在乡村农业、文明、产业、教育等方面。各级政府应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充分利用农村的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科技农业、文化产业,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缩小城市和乡村的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体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加强和创新区县乡村规划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深刻领会精神,提高乡村规划站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这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铁路基层站段党组织如何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当前需要探索实践的重大政治任务和现实课题。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铁路基层站段党的领导的根本遵循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突出强调了政治建设与其他建设之间是统领与被统领的关  相似文献   

14.
赵云帆 《乡音》2023,(3):20-21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永清县政协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相似文献   

15.
黄长福 《乡音》2023,(7):32-33
<正>邯郸市峰峰矿区政协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在全面学习上走在前、在全面把握上作表率、在全面落实上树标杆,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创建和完善政协党建体系为抓手,围绕履职促党建,抓好党建显作为,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明确要求,要深入推动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精准落实“五个振兴”要求,着力稳住农业基本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当前,重庆市涪陵区正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新提升”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五大行动”,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打造乡村振兴“升级版”,以实际行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涪陵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围绕“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工作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守好三条底线,精准落实“五个振兴”要求,着力稳住农业基本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乡村振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召开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打造"重要窗口"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深化之年,做好全年科技创新工作意义重大。省科技厅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四个面向",落实"四抓"要求,超常规落实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以三大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建设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为目标。  相似文献   

18.
《前进》2019,(7)
<正>近年来,河津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省委和运城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党建统领、五转一新"总体思路,以"走进新时代、建设大运城,勠力促转型、打造副中心"为总抓手,大力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化兴市"三大战略,不断巩固和拓展河津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倾力打造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奋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有进,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8,(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如何以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做好科技工作,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打造江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推动科技创新战略支撑,服务好江苏"六个高质量"发展任务?本刊记者特采访了几位两院院士,请他们畅谈对江苏创新发展的感受与看法。江苏创新应在"高原"上构筑"高峰"祝世宁党的十九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创新发展都更加重视,江苏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