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行动纲领,也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文化批判纲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从唯物史观的文化批判立场阐述了关于以资产阶级文化霸权为抗争对象、以无产阶级文化革命为实践指向、以无产阶级文化解放为价值目标为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的文化批判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唯物史观的文化批判思想在根本意义上是把文化批判置于总体性革命的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通过批判自由资本主义,揭示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是以其自由思想为基础和出发点的。从博士论文关于原子倾斜运动的论述,到《论犹太人问题》关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论述;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思想,到《共产党宣言》中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马克思的自由思想超越资本主义的现代性,经历了起点、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不断飞跃。  相似文献   

3.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宣言》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确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是指导无产阶级解放全世界和解放自身的锐利武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及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的指南。《宣言》认为,提倡社会和谐,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主张。因此,中国共产党现在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符合《宣言》思想的。我们可以从《宣言》中寻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无产阶级不仅要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争取自己阶级的解放,还要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斗争策略,以适应推动主要矛盾解决的斗争发展的需要。无产者与共产党人因此必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与相对进步的阶级、阶层联合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因此形成了无产阶级的统一战线理论与策略。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的统战思想,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理论。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宣言书,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以共产党宣言为理论指导,《共产党宣言》中对无产阶级理论作了深刻阐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源头之一正是《共产党宣言》。这一纲领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奋斗纲领、实践路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也宣示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思想的诞生。《宣言》涵盖了统一战线的目标导向、自身团结以及掌握领导权三大核心问题,构建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思想体系与逻辑架构。深入挖掘《宣言》这座思想宝库,把握其基本原理,灵活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在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中固本纳新,更好地坚持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对于新时代完善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理论与实践,对于着力解决"人心问题、力量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多年,虽然有人怀疑"两个必然"的思想,但它作为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会以人的意志转移,至于无产阶级是通过暴力革命还是和平方式推翻资产阶级应该结合不同时空的具体情况而定,但不论以何种方式都不会使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发生改变,那就是消灭阶级,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  相似文献   

8.
153年前,《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向全世界庄严宣布:“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坚信其“必然性”,同时又要充分估计到它的“长期曲折性”,做一个坚定而清醒的共产主义者。  相似文献   

9.
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它作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型是马克思用来批判资产阶级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它表明资产阶级国家并不是什么伦理的国家,它提出的平等、自由、权利的学说也不是为了全体人民利益,而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关系不仅决定了国家和意识形态,而且还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使整个社会"物化",商品拜物教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就是经济关系在社会生活领域发挥作用的结果。卢卡奇和哈贝马斯虽然都吸收了韦伯的思想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物化现象,但是,卢卡奇否定经济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并因此把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韦伯化;而哈贝马斯关于系统入侵生活世界的观点则从经济系统对文化领域的决定作用这一维度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危机,并使韦伯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马克思化。  相似文献   

10.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新政权,实现无产阶级及全人类的自由平等解放是恩格斯终身使命和奋斗目标。恩格斯以承继马克思平等思想、揭露资本主义虚假的平等、批判杜林唯心主义平等思想为建构方式,在《反杜林论》中系统分析和阐述了平等问题,形成了平等观。其主要观点包括:平等是历史的产物,以社会发展、物质增长为基础;平等是实际、具体的,一切成员应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平等具有阶级性,无产阶级要求的平等根本不同于资产阶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新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恩格斯的平等观对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瞿秋白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展开了对作为过时意识形态的旧文化、作为虚假意识形态的资产阶级文化以及作为"盛行"意识形态的党内各种错误思想的批判,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划时代的伟大著作,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性文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宣言书。其中关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等基本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四个全面"是不断丰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晶,是对《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工人没有祖国”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重要论断,也是彰显无产阶级彻底革命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著名口号。其立论基础在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具有相同的阶级地位和历史使命。正确理解这一原理的国际主义本质,至少可以从资产阶级的国家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对当时西欧工人运动的政治观察,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的革命条件,以及民族问题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关系等4个视角加以把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没有祖国”思想仍然在当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史上的纲领性文件,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第一次对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完整、系统的阐述。新的时代背景下,从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和目标等方面分析《宣言》中阐述的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理论,对于当前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早在140多年前,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响亮地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6页)这个伟大的真理。100多年过去了,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资本主义有了较大的发展,有的甚至发展得很快,成了现在世界上的经济头等大国。在此种情况下,有的人,甚至有相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宣言》作为第一个世界性共产党组织的党纲,170年来一直是世界上最畅销的马克思主义著作。青年马克思和青年恩格斯在布鲁塞尔的思考和创造,使《宣言》文本充满批判理性与革命激情。真理是可以穿越时空的。在风雨如磐的旧中国,年轻的寻路者和奋斗者品味到《宣言》的"真理味道"。新中国成立后,《宣言》精神持续引领中国建设新型社会,推进革命性变革。当代中国青年学习《宣言》,不是要回到历史中去考究和照搬个别字句,关键是要把握其精神要义,从而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7.
政治的正义性决定了法和国家的合法性。西方古典政治正义观是形而上的以"君主"为视角的抽象正义观,追求臣民服从国家制度、实现君主统治的目标。近代启蒙思想家基于理性主义的原则,以抽象的人和抽象人性为视角,借助设想的自然状态和主观假设的社会契约论构建了以资产阶级"人民"为视角、资产阶级人民主权为内容、实现资产阶级正义的政治正义观。马克思在深刻批判资产阶级政治正义观的基础上,从现实的人和社会关系出发,创立了以无产阶级"人民"为视角、无产阶级人民主权为内容、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实践转向"的政治正义观。马克思主义"实践转向"的政治正义观实现了从"人是制度的规定"向"制度是人民的自我规定"的转向,在实践层面解决了国家和法的合法问题。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的有关精神生产与"世界文学"思想蕴含着丰富的资本主义文化批判内容,从而引出更为深层的资本逻辑问题。这启示我们,文化发展要突破资本逻辑的掣肘。在以《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本质科学界定的基础上,真正驾驭与超越文化发展中的资本逻辑,探求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路径,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9.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对"自由国家"、"铁的工资规律"、"由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等说辞逐一进行了批驳,指出了"国家帮助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消磨无产阶级革命斗志"的拉萨尔主义的理论本质。这一檄文启示我们:在阶级社会,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只有通过自发的暴力革命才能真正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实现自身解放,除此,别无他途。  相似文献   

20.
对卢卡奇、柯尔施的社会革命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新文化革命运动、阿尔都塞与齐泽克的存在论幻象批判理论进行历史考察,梳理其意识形态理论演进的逻辑线索,不难发现,卢卡奇和柯尔施在对第二国际庸俗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的批判中阐释了总体性思想,希望借助阶级分析方法并通过社会实践来实现推翻资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葛兰西和法兰克福学派采用人本学方法,对文化—意识形态进行反思批判,以此来动摇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根基,获取文化领导权,确立社会革命的方向;阿尔都塞、齐泽克采用了与传统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研究方法,对意识形态的结构、功能及其存在属性作了极为"晦涩"的研究剖析。三种不同向度的意识形态理论均有合理与偏颇之处。准确把握其思想精髓,对于我们坚持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