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荣与梦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没答出。现在应该我出一题,如果你没答出来,这一局咱俩就算扯平了。卜 一 “如果让我答出来了,你批输了,就得趴在地上学小狗。” 小胖得寸进尺地说。 “好,你听好了,初七的月亮,怎么讲?”_ 周围的同学听到这奇怪的“智力题”都忍不住笑起来。 小胖冥思苦想也猜不出·周围的同  相似文献   

2.
阴阳与保养     
人最希望了解的是自己,人最不容易了解的还是自己。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养生就是"养成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什么方式才是适合自己的呢?这就需要了解自己,然后才能知道什么最适合自己,就养生而言,第一步要了解的就是自己的体质。虽然每一个人的体质都不同,但万事万物都不离阴阳,人的体质也分阴阳,把握住阴阳就把握住了体质偏性,也就把握住了怎么养生。有的人说阴阳太泛了,怎么把握呢?其实也很简单,因为阴阳原本是中国的古人在观察自然现象的  相似文献   

3.
鹤林 《两岸关系》2003,(10):57-59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也是台商投资祖国大陆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一大批台商来到深圳、东莞、广州等地开拓创业,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成功乐章。 十几年过去了。今天的珠三角是否风采依然?是否仍像一块巨大的磁石一样吸引着台商投资?  相似文献   

4.
重典与严管     
<正>馒头人人要吃,却不想如今吃馒头也会让百姓成惊弓之鸟。一段媒体曝光的影像,让我们警醒了,即便是在大上海这样的原本以为吃得最安全的"后世博"国际化都市里,即便是在这座城市中原本以为最可信的大牌超市中,人们买到的馒头,竟然也是染色的、变质的、工人们"打死也不要吃的"。无怪乎有老外会疑惑地问咱中国人一句:"你们怎么就毒不死呢?!"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学者,我们是怎么写作的?是如何完成那些几万字、几十万字、甚至上百万字的论文的?外人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而我们做到了,且并不觉得神奇。但我们能说明、描绘、解释我们写作的过程吗?我们的灵感是怎么产生的?是怎么由一个点切入(问题)、进而形成一条线(逻辑)、最终呈现出一个面(论文)的?在笔者写作的过程中,最初是向外看(关注问题),后来不由自主地也向内看(关注思维),此时上述问题很自然地涌现在脑海里,久  相似文献   

6.
<正>后备干部,这一特殊群体,有着诸多神秘。不仅普通群众难以明晰一二,即使对众多干部而言,也常因人事问题的敏感而难得究竟。谁是后备干部?什么人能成为后备,什么人成不了后备?后备干部是怎么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必须抓好现有城市的发展和改造怎样加快城化进程?从四川的省情来说,就是要加快发展现有城市,着重发展以县城为重点的城(镇)。要依托现有城市包括县城的扩张、改造,这是我省城市化最经济、最显效的捷径之一。我们不可能脱离现有的基础另外再搞别的什么途径。我们要积极地、大力地、放手地发展大中小城市,重点抓好县城等一批条件  相似文献   

8.
美国肯德基国际公司的子公司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达9900多个。然而,肯德基国际公司在万里之外,又怎么能相信他的下属能循规蹈矩呢?一次,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收到了3份总公司寄来的“鉴定书”,对他们外滩快餐厅的工作质量分3次鉴定评分,分别为83、85、88分。公司中外方经理都为之瞠目结舌,这3个分数是怎么评定的?原来,肯德基国际公司雇用、培训一批人,让他们佯装顾客潜入店内进行检查评  相似文献   

9.
农村的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谁来组织?谁来推动?怎么组织?怎么推动?这就是村治的问题。可以说“八郑规程”对解决上述问题迈出了重要一步。在“八郑规程”中,原则不再是口号,而是可以操作的办法和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规章制度。制度是具体的,操作过程也是具体的,哪一项办了,  相似文献   

10.
望子成龙,是中国父母对孩子最传统也最普遍的希望。怎么才能成龙成凤呢?惟有求学。目前,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出国留学人员年龄趋于低龄化,原来多是大学毕业后再去留学,现在,少年留学生成为海外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外留学,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吗?当越来越多的“海归”变成了“海待”,您还会选择把孩子送出去么?你认为出国留学一定比在国内接受教育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吗?孩子的意愿如何?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父母,基本上都能比较客观冷静地对待是否送孩子出国留学的问题。但也有一些父母比较盲目, 希望通过送孩子出国留学以达到“镀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舒展 《北京观察》1999,(7):40-42
当鸟儿安闲地在我们周围自由鸣唱时,人们往往看不见或忘记了它们是以捕食昆虫、种籽为生的,原来鸟儿是在经常地毁灭生命;反之,我们又忽略了那些唱得正欢的鸟儿、窝里的小鸟或鸟蛋,正在成为猛禽与食肉兽的美餐。那么,自然界的生存竞争的奥秘何在呢?地球上的生物到底是怎么来的?还有,像海南岛鹿回头名胜那美丽的珊瑚礁是怎么生成的?如果把问题提到最深的层次:人类是怎么来的,真是上帝或女祸用泥捏成的吗? 达尔文令人信服地回答了  相似文献   

12.
《雷锋日记》里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地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这些朴实无华的语言,正是雷锋精神的生动写照。50年来,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我们身边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雷锋式的好人物,韦寿增就是新时期践行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13.
“政府采购一台电脑竟要两万五,这样的预算你们怎么也会批?”“办公厅编制人员177个,车却有172辆!而且总共才就100多辆车,维修费用怎么就要115万呢?”如此激烈的质问,来自于广州市的人大代表。3月23日,广州市财政局在广州市人代会上公布了《广州市2004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26日上午,广州市人大代表们纷纷就该报告部门预算部分的可疑之处,向广州市财政局局长郭锡龄展开连番“轰炸”。类似的问题让一向处变不惊的“财爷”也感到有点招架不住。两个小时下来,财爷”面对媒体记者感叹地说,今年的确比较“激”,代表的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14.
<正>监督不是最终目的,只是一种手段。通过监督,最终解决问题,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达成社会的和谐稳定,这才是政协民主监督的根本方向。"这么好的古建筑,怎么就成了大杂院?政府拨点钱,把占用的住户和单位搬走不就行了?""又开始雾霾天了。不是下了决心,治理污染吗?怎么不见效果呢?""你看看下班高峰时间这车堵的,也不知道领导们是怎么上下班的?"埋怨、牢骚、烦燥的心态时常在  相似文献   

15.
辛其马 《创造》2014,(12):80-81
正在理想信仰普遍缺失和社会公信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必须树立法治的权威。一段时间以来,一向被外界视为高高在上的官场地震不断,今儿此人忽地被"带离",明儿说不准还在看别人笑话的彼人也"告别"了领导岗位,而某某某可能就是后天保不准遭遇"双规"的——你说这是怎么了?一个个心惊胆战犹如丧家之犬,官场从来都是最平稳安身之处,这些人怎么就突然没有"安全感"了呢?于是,随着一个个像模像样的官大人被缉拿,"官不聊生"之说也泛起。  相似文献   

16.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彩票已经成为一些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给人们增添了许多喜怒哀乐的故事。一对恋人中了9999元大奖,4个“9”啊,情侣渴望他们的爱情也如这个最幸运的数字一样幸福又长久,男友慷慨地把奖金全部赠给了女友,可不久后,两人因感情不和而分手。情感可以分离,奖金怎么分开?一对恋人无奈之中走上了法庭。 人们在为案件本身扼腕叹息之时,更多的人在反思:中奖的人们为什么不能正确面对幸运?  相似文献   

17.
黑箱     
<正>文化的魅力在于一个“化”字,不是填鸭式输入,更不宜粗暴地强加给别人。据说某大学的国文教授前不久做《论语》讲座时,受到了外国朋友的质疑。那位外国人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过的知识还要再三再四地复习,天天抱着书本背呀记的,这根本不好玩,又怎么高兴得起来呢?教授回答不了,也不做辩解,露出了“河曲智叟”的窘态和蠢态。想想也是,这个孔老二怎么胡言乱语,说出这样跌眼镜的话呢?  相似文献   

18.
十年成长路     
袁士坚 《乡音》2011,(6):29
我是2001年调入磁县政协工作的,到现在已整整10年了。记得刚刚调入政协时,政协是干什么的?政协会议怎么开?界别怎么划分?工作报告提案怎么写?调研怎么搞?调研报告怎么写?我都搞不清楚。办公室主任周勇送了我一本《政协知识与实践》的书,让我仔细阅读,  相似文献   

19.
在《雷雨》这出悲剧里,身世最悲惨,所受的打击、迫害最深重的,要算侍萍了。因此,她一向也是全剧最惹人同情的一个人物。人们怎么能不格外同情她呢? 三十年前,当她还只有四凤那么大的年纪时,她就被人最残忍地遗弃了。无法忍受的屈辱和伤心,逼得她不得不抱着自己刚生下三天的孩子投河自尽。想死可又没死成,她被人救活了。但活下去,在那样一个社会里,又谈何容易?更何况她还得拖着一个孩子!这三十年来的生活,真不知她是怎样度过的。其中的辛酸,其中的血泪痛苦,局外人实在是很难想象的;恐怕也是每一个稍有同情心的人所不忍设想的呵!然而,谁又料得到,如今,她已到了垂老之年,前面却还  相似文献   

20.
在沪的大批浙江籍民营企业的崛起,对上海以及浙江本身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引起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在沪浙企、浙商到底有多少?浙江人在沪投资这一现象究竟是怎么发生的?是否体现了经济发展的某种规律?它是否会对浙江经济带来负面影响?浙商在沪取得成功后,怎样使上海成为浙商对家乡反哺的重要基地?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沪浙江籍民营企业情况与特点到目前为止,在沪经商办企业的浙江人共有8.4万(不含在沪建筑工人),企业近6万家,其中个体工商户29665家。总注册资金超过900亿元,投资总额约1700亿元。从浙江本地输出资金总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