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深度转型时期.由于社会结构的转换、机制转轨和经济利益的调整,人们的思想感情、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革.这些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地通过社会心态的变化反映和表现出来.在这些变化中,求稳定、求发展、求富裕的主流社会心态占有主导地位,代表着社会发展进步的思想力量.同时,也呈现出大量社会心态失衡的现象,甚至一些不良社会心态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现出来.针对社会心态失衡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重视社会心态问题的调查研究,既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更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开放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人民内部的具体利益关系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要造成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心态失衡、困惑增多、情绪失控,影响社会稳定和安定团结.人民政协作为党委领导下的协商机关,应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过程中,职工思想意识,信仰信念,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变化.职工在两个转变过程中的心态怎样?它有什么意义?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在两个转变的过程中职工思想有哪些变化呢?第一,从盲目的,客观的随意性向主观的能动性转变;第二,从满足于现实生活的水平向追求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转变;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期青年政治心态变化轨迹与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青年在社会转型期政治心态的变化轨迹,与其所处的不同社会环境以及青年自身的政治参与息息相关.按照"文革"结束后的反思、改革开放后的激越、市场经济建设的新环境三个不同阶段考察,中国青年的政治心态轨迹,表现为反思与寻找自我-激情高涨而后愤恨不满-理性地追求实用与实效三种不同的心态.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部分中青年干部贪嘴、贪财、贪色、贪赃枉法,成为历史罪人.个中原因纷繁复杂,除了外界的客观诱惑、内部的监督不力和某些机制上的弊端外,与他们腐化堕落的心态如膨胀心态、矛盾心态、侥幸心态、霸道心态、消极心态是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正确认识、剖析这些腐败心态,是防治和减少中青年干部腐败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6.
社会安全运行需要构成社会安全体系的生存保障系统、经济支撑系统、社会分配系统、社会控制系统、社会心态系统和外部环境系统等诸子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社会心态的形成和演变主要来自社会安全系统的变化,并能直接反映社会安全系统的综合变化。所以社会心态系统既是社会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安全系统运行状况的综合表征。因此,社会心态可以作为研究社会安全运行状况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7.
美国成功学的始祖拿破仑·希尔在对全世界500多名成功人士进行20多年的研究后得出了成功的十七条定律,其中把积极的心态列为成功的第一条定律.他说,一个人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他的心态.成功人士始终用积极的思考、乐观的精神和辉煌的经验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拥有积极奋发、进取、乐观的心态,正确处理人生遇到的各种困难、矛盾和问题.一个人能飞多高,是由他的心态所制约;一个民族能有多强大,同样也是由这个民族的心态所决定.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商业活动的繁荣,必然促使青年心态发生巨大变化。本文所列青年心态的十大变化,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心态变化的主流是健康、正常的,显示出青年在特殊条件下的成熟性,但其中的一些心态也需要加以引导,使之向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心态产生了很大冲击。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心态主要表现在价值观、社会感受、社会认知和社会信任四个方面。在价值观方面,民营企业家存在着理想迷茫、创新意识不强、实用主义盛行等问题;社会感受方面,受到技术发展、供给侧改革影响,成就感被侵蚀;社会认知方面,对规则的认知存在着矛盾心理;社会信任方面,缺乏稳定的预期。要促进民营企业家社会心态健康发展,需要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常态化政企沟通协商机制、打造创新人才支持系统、构建企业家心理支持平台。  相似文献   

10.
关于污染环境罪的主观心态,存在三种意见:故意、过失与混合心态。没有理由惩罚某种行为的过失犯罪却不惩罚相同行为的故意犯罪,过失心态观点不能成立。混合心态观点存在着立法惯例和刑法原理的根本性悖论。污染环境罪不属于“法律有规定”的过失犯罪,而是属于仅描述客观构成要件而没有规定主观心态的故意犯罪,属于行为人对于严重污染环境后果所持故意心态的犯罪。法定刑高低或无变化不能成为该罪是过失犯罪的原因。司法解释关于该罪共同犯罪的规定与最高院公布的环境犯罪典型案例的裁判文书证明了该罪系故意犯罪的结论;司法解释关于该罪想象竞合犯的规定不能证明该罪是故意犯罪。通过过失心态观点和混合心态观点的“破”与故意心态观点的“立”,得出污染环境罪无论在立法上还是在司法上都是故意犯罪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和习惯势力的影响,以及受转轨所引发的社会利益关系、社会利益格局变化的冲击,不同的下岗职工群体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社会心态变化,对再就业工程形成某种制约。摇摆心态。不少人一方面羡慕社会上那些迅速富裕起来的“能人”,指手画脚;另一方面当自己需要重新选择,面临机遇和挑战时,畏首畏尾,不敢到竞争更加激烈的领域里去奋斗去拼搏,有一种把握不定的摇摆感。冤屈心态。随着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和优化劳动力的组合,精减机构和精简人员在所难免。然而真正轮到自己被精减、下岗时,却不免感到唐突和冤屈,抱怨领导不公、自己命运不佳,尤其是看到自己下岗后收入减少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英国是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它偏离欧洲大陆,主要居民区地势较平缓,气候温和湿润,相对独立舒适的自然条件有助于该国居民形成稳健、审慎的"岛国心态".一方面,他们在政治上容易安于现状,重视传统经验,不易受极端观念、理想主义和个人感情的支配,乐于遵循、服从某些古板陈旧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和规定,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了比较保守的群体心态;另一方面,相对独立安定的社会人文环境还促使他们在政治上注重保持自身特色,善辟蹊径,自成体系,在政治制度的建设中造就自己的风格特点.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君主制的长期延续.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社会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革,而这些变化都会直接、间接地通过社会心态的变化反映出来,转型期社会心态处在多样的、复杂的嬗变之中。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的心态却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不良社会心态迅速滋生,这给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谐干群关系的建立都具有负面的影响。引领、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已经成为一个必须引起各方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对不良社会心态产生的背景、不良社会心态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良好社会心态引领与培育的具体对策,以期对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不良社会心态问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基层公务员的心态是影响精准扶贫效果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十八大以来大部分基层公务员的心态是积极的,呈现出认同感增强、积极性提高、满意度增加、责任心增强的良好态势。但是,受基层工作性质、考核机制设计、政策限度过大和精准扶贫"内卷化"困境的影响,部分基层公务员也存在一些消极心态,如以"敷衍塞责"的心态面对责任担当、以"疲于应付"的心态对待检查填表、以"急于求成"的心态跟风产业项目、以"消极应考"的心态应付入户评估。为调适这些消极心态,应减少检查,破除扶贫中的形式主义;注重心理,激发基层公务员的内生动力;赏罚分明,建立扶贫责任容错机制;科学评估,完善精准脱贫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心理是行为的内在基础,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新媒体时代,领导干部正确有效地应对舆论需要以积极的心理状态为支撑。当前,部分领导干部因认识不清、能力不足、制度不全而在应对舆论时存有种种不良心态,主要表现为:鸵鸟心态、路人心态、大棒心态、憋足郎中心态和幸运儿心态。对此,一方面,领导干部需要加强学习、提升能力,主动修炼积极心态;另一方面,组织部门要完善制度、加强教育,引导培植积极心态。  相似文献   

17.
法轮功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基础,它带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迎合了当前部分中国人的心态,满足了不同层次民众的精神需求和健身需求.铲除这一基础,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王晓黎  吴魁 《工会论坛》2008,14(1):150-151
当前我国传统文化呼唤回归,有观点提出传统文化的丧失缘于现代科技的发展.近代科技革命对传统文化具有积极影响,它大大增强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力量,促进了传统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兴起;但科技进步也导致了文化的冲突与困境.造成传统文化危机的原因是国民整体文化水平的下降和在接受西方文明过程中的不平和心态;恪守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发扬中国文化的特质,同时要从全球化中吸取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9.
分析年轻干部队伍中出现的"走麦城"现象,可以通过外部宏观环境(现行干部政策和监督机制)及内部因素(年轻干部成长心态)两方面入手.防止年轻干部"摔跤",关键是要选准苗子,把好进口关;大力拓宽年轻干部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认真调节心态,主动适应社会,敬业爱岗.  相似文献   

20.
从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正从一个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急剧转变。面对新世纪、新时期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我国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价值观念等也必然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而其中,最能够体现和反映这样变化的工具就是流行语的变迁。流行语以其特有的娱乐性、草根性和开放性得到了广大青年群体的使用、接受和认可。结合社会心理学理论,初探新时期青年流行语的变迁历史,了解青年群体的社会心态变化,发现和分析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新时期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的培养提供解决依据,从而使青年群体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矫正,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有序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