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京京 《求是》2012,(17):28-31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思想精神旗帜,走什么样的文化发展道路,事关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  相似文献   

2.
刘云山 《共产党人》2011,(Z1):28-34
<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人》2011,(Z1):76-77
<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发展进步,必须有自己的战略目标。善于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具有感召力的目标,并团结带领广大人民为之奋斗,这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准确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是全会的一个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  相似文献   

4.
从人的需要满足角度看,文化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诉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现实途径。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目标指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文化强国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蔡赴朝 《求是》2012,(1):22-2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建设的行动纲领。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广播影视战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必须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加快建设广播影视强国。一、始终高举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影视发展道路旗帜就是方向,《决定》鲜明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
蔡赴朝 《党建》2011,(12):19-20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广播影视战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我们必须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建设广播影视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7.
启瑄 《红旗文稿》2012,(5):4-8,1
启瑄在《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一文中,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和阐释。作者认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当在全会精神指引下,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8.
■《名家访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构想。提出这一战略构想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是什么?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要解决好哪些问题?北京大学马克  相似文献   

9.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是继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全国代表大会中提出文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继"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之后提出的又一个重大国家战略目标,这个目标的提出具有客观必然性。一是国际大势所趋。建设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要求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大学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去年12月4日,福建师范大学董事会成立,校董会主席苏树林省长在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上对福建师范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提出了“四个更加注重”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大学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求是》2012,(9):47-4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鲜明地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大学是优秀文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当今社会,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趋势深入到人们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和层次。针对这些新的趋势,湖北开始深度挖掘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文化产业,力求尽快把湖北建设成为文化强省。  相似文献   

13.
张美兰  王健 《新长征》2012,(2):10-1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的,是我们党深刻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的一种体现,是我们党确切领悟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理念上的一种表达。  相似文献   

14.
张立波 《前线》2013,(4):91-91
作为一种创新性、开拓性的研究成果,陈少峰教授的新著《文化的力量》从多重视角对文化强国战略进行了饶有趣味的诠释和解读,着重探讨了文化管理、企业文化、城市文化、社会正义与公共文化等多领域的问题,是一部全面展示文化力量的原创性著述。从书中可以看到一个学者对建设文化强国的深邃思考。把文化的全方位发展作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力量,从主导观念上提倡文化的价值、文明发展的意义,关注老百姓持续增长的文化需求是这部书的主旨之一。  相似文献   

15.
郑新英 《奋斗》2011,(11):23-2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号角,省委十届十八次全会绘就了建设文化强省的美好蓝图。处处充盈文化气息,时时感受文化魅力,文化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加快大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市、文化大市、文化名市,是党和政府的政治责任,是加快发展的紧迫要求.是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高度,紧紧围绕文化强国建设的宏大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与新论断,在四个维度上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文化强国理论体系,即:立足传统文化之维,筑牢文化强国坚实根基;把住核心价值观之维,凝聚文化强国强大动力;定位"双轮驱动"之维,打造文化强国重要支撑;秉承交流互鉴之维,昭示文化强国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7.
高原丽 《奋斗》2012,(12):51-5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这既是对我国既往文化发展的经验总结,也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维护文化安全是前提和必然要求。维护文化安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 国家根本制度安全。国家根本制度是一国软实力的核心,是保障国家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石。维护国家根本制度安全是国家发展的前提。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维护国家安定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杨帆 《先锋队》2012,(7):53
基层文化发展是文化强国的基石,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不断增强基层组织和群众的文化自信力、自觉力和自强力,特别是要结合实际,在思想行动上防好"三症"。谨防认识上的"短视症"。不能打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旗号,缺乏战略眼光,把主要精力放在轰轰烈烈搞活动上,重场面、重声势、重形式,认为场面越大,影响越大;声势越大,效果越好;形式越多,收获越多。结果往  相似文献   

20.
钱理文 《前线》2011,(11):25-2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意义十分重大,标志着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思想,是一个重大贡献和突出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