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贪污犯罪一直是社会最关注的腐败现象,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机构改革,使得贪污犯罪有了更复杂的变化,犯罪手段具有高智能性和高隐蔽性的特点,而且此类案件犯罪分子反侦查能力较强,这就给这类案件的证据收集带来更多的困难。本文笔者试从贪污犯罪证据证明力的判断角度寻求对该类案件的证据认定,从而实现对贪污犯罪的有效正确打击。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规定,贪污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通常绝大多数单位都有规范健全的财务账目,贪污行为在财务账目上必然留下蛛丝马迹。但实践中仍有一部分是“无账”贪污案件。“无账”贪污案通常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采取收入不记账的方式侵吞公款或在侵吞公款后故意隐匿、销毁财务账目,造成无账可查的案件。较之一般类型的贪污案,“无账”贪污案的作案手段更为隐蔽、狡猾,案情更为复杂,取证、认证工作更为困难。一般来说,“无账”贪污案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邬培栋 《法制与社会》2010,(35):292-293
近几年的村干部贪污案件频发,影响到农村的社会稳定,也是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一个重点。本文认为基层检察机关应注意发掘村干部贪污犯罪案件来源,全面了解村干部贪污案件作案手法,及时掌握村干部贪污犯罪的侦查技巧,确保侦查行为完整严密。  相似文献   

4.
农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骗取、套取、侵占土地补偿款、涉农惠农资金的,是定贪污还是职务侵占?立法不明确,造成司法认定困难.根据对某市5年审结的132件农村干部贪污和职务侵占案件的实证分析,司法实践中对于农村干部骗取、套取、侵占土地补偿款、涉农惠农资金的案件,有些定贪污罪,有些定职务侵占罪;在检察机关指控农村干部贪污的110件案件中,辩护人、被告人辩称是职务侵占的87件,占检察机关指控贪污案件的79.1%,在定性上法院则认定为贪污罪,但在量刑上则适用职务侵占罪的法定量刑幅度;通过分析归纳梳理认定农村干部骗取、套取、侵吞涉农惠农资金、土地补偿款的身份认定规律,提出以非国家工作人员、非公款为原则综合判断,并按照犯罪数额、退还情况、款项用途等情节综合确定刑期,明确免刑、缓刑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5.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贪污犯罪是我国反腐倡廉斗争的打击重点,而贪污犯罪在大案要案中又常以共同犯罪的形式出现。本文从贪污共同犯罪的概念、表现形式、定罪依据以及贪污共同犯罪中的贪污数额认定等方面着手,对贪污共同犯罪的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及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一件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了贪污案件中的"占有"的意义和界定。  相似文献   

7.
反贪部门在侦查贪污案件过程中,几乎每个案件都要涉及到查账。查账是对案件涉及的财务会计资料及相关财物进行专门检查、审核的一项活动,通过对账务处理、资金来龙去脉情况的检查、审核,从中发现、收集和固定与案件相关的财务会计资料方面的证据,捕捉到有用的涉嫌犯罪的信息。因此,查账是反贪部门在侦查贪污案件中,揭露犯罪、证实犯罪、收集犯罪证据的重要手段,在此,笔者将在实践中积累的查账方法简单地予以总结,与大家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8.
贪污犯罪是世界范围内多发性的职务犯罪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贪污犯罪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本文对贪污犯罪进行了概述介绍,然后对贪污犯罪中存在争议的几个问题,如贪污罪企业性质的认定、对象和数额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完善我国反贪污犯罪司法系统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对证据作了明确规定,书证是其中的一种,在查办刑事案件中书证是不可缺少的证据之一。在办理贪污、挪用公款案件中,书证能否调取及时、运用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定性及罪与非罪的界限问题。因为贪污、挪用公款案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性和公共财物的所有权,而公共财物的所有权最终主要是通过一个单位的财务帐上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在我国刑法第八章规定的贪污贿赂罪12个罪名中,排在第一位。其社会危害性早已不言而喻,一直以来始终是检察机关打击的重点。一、当前贪污犯罪的特点万事万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作为一种特定社会现象,贪污犯罪亦然。笔者就我市2000年以来所查办的贪污犯罪案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发现当前贪污犯罪又呈现出新的特点。1.发案频率高。从2000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反贪部门所办案件情况看,贪污犯罪比例最高。2.涉案金额大,最大涉案金额达690余万元。3.…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们在查处贪污案件过程中普遍被一种算大帐现象困扰,以我院为例,1995年至1999年,决定起诉的3件贪污案件,皆因牵扯到算大帐,犯罪数额的认定与法院认识不一致而诉不出去,判不下来。这些案件几经退查,反复上会,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由于搁置失去了应有的震慑作用,削弱了案件查处的政治、社会效果。下面笔者试就司法实践中贪污案件算大帐现象作一粗浅剖析,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2.
巩志刚  武彪 《政府法制》2012,(27):49-49
7月10日,山西省襄垣县人民检察院反贪局通过网络线索破获的一起涉农惠民贪污案件。犯罪嫌疑人王某等4人因涉嫌贪污农业专项补贴款73000余元被移送公诉机关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13.
刘菲菲 《江淮法治》2009,(18):19-19
一天深夜,侦查一起涉嫌贪污犯罪的案件,我们对嫌疑人的住宅进行了搜查。在搜查过程中,我注意到了这户人家卧室里挂着的大照片:一个穿着红色连衣裙的女孩儿眉清目秀,活泼可爱,在幸福地笑着。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田东县检察院在抓立案查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的同时,认真抓好案件的处理工作。截止到目前,今年所立的4件6人职务犯罪案件已全部侦查终结移送起诉,侦查终结率和移送起诉率均为100%,经起诉部门审查,已向法院提出起诉4件6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反贪局查办了数起出版业的职务犯罪案件.并在工作中积累了侦破此类案件的丰富经验。在几起出版业案件中,发生在原子能出版社的贪污窝案较具代表性。此案源于群众匿名举报.举报线索模糊.但侦查员凭借其职业敏感性和扎实的基础工作.一举侦破了这起出版社社长、编辑部主任、办公室主任兼出纳共同贪污的复杂窝案。我们总结了该案的侦破过程.有以下几点经验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费县人民检察院对该院1996年至2000年立案侦查的贪污案件所作的调查表明:国家工作人员在职务升迁或岗位变动交接之机,侵占公共资金和财物的贪污犯罪呈上升趋势。该院立案调查的94件贪污案件中,趁交接之机实施犯罪的有37件,占39.4%,个案案值最高达14万余元。犯罪主体主要是单位一把手和财会人员。37人中原是单位一把手和财会人员的有35人,占94.6%。贪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少数财会人员控制的帐外资金。有些干部在任时积蓄了一些帐外资金,但或是考虑其他用途,或是有所顾忌,交接之际…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算化单方虚列帐户发生额的形成原理及鉴定确认原理.  相似文献   

18.
张宝 《天津检察》2006,(4):47-47,52
贪污犯罪行为人的犯罪手段一般有直接攫取财物和在账面上弄虚作假两种。如果是前者,侦查的基本方法是盘点实物;如果是后者,侦查的方法是清查账目。下面,笔者结合会计原理和办案实践,谈一下如何运用清查账目的手段来侦查贪污案件。  相似文献   

19.
周国兵 《法治纵横》2013,(17):58-58
6月27日,叶城人民检察院立案查办的夏合甫乡村支部书记贪污4.5万元一案已侦结移送起诉,而这起案件的线索来自该院的乡镇检察室。  相似文献   

20.
2009年至2012年四年间,江苏南京六合区检察院共查处涉农职务犯罪21人,这其中村干部职务犯罪14人。该类案件的特点是,大案比例高,犯罪嫌疑人大多文化程度低,窝案串案多,贪污比较多,作案手段简单,"一把手"犯罪多,等等。笔者参与了上述案件的查处,在发现此类案件的特点和规律后,也摸索出了此类案件的若干查办要点和注意事项,在此与同行们交流探讨。一、查处村干部贪污贿赂犯罪的要点要点之一:查账并调账前面已有统计,村干部贪贿案件中贪污案件占85.7%,所以查帐调帐是第一要务。实践中村干部贪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