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群英战吕布     
快乐大叔 《党课》2009,(6):102-103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对里面波诡云谲的政治形势以及三国鼎立的复杂态势并不觉得十分感兴趣,倒是极其迷恋里面的英雄好汉,因此常常为了到底是典韦武功厉害还是马超武艺超绝而争得面红耳赤。倒是后来一些脑筋活络的个体户“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把《三国演义》里面的英雄做了一个排序,印成“毛片儿”,卖给我们这些孩子。  相似文献   

2.
说起长篇小说《红岩》和根据该小说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许多人都耳熟能详。罗广斌、杨益言也因是《红岩》的作者而广为人知。然而,曾是川东地下党成员、“11·27”大屠杀中从渣滓洞脱险、《红岩》主创人之一的刘德彬却因为在1957年反右运动中被认为犯有“严重错误”,而被剥夺了《红岩》小说的署名权,远离自己亲爱的战友。  相似文献   

3.
今年7月25日,刚卸任江苏省常州市市长的王伟成在网上发表离任感言,向全市市民、广大网友致谢告别。“亲爱的网民朋友们:你们好!今天下午我已经卸任了……”一封有2000字的长帖《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市长任职到龄了,回归老百姓》一出现在常州百姓论坛上,就引起网友关注,短短两小时内,点击量过万。“市长为市民办事。是理所当然的。”“我做的工作好比是播了些小香瓜的种子,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2,(1):128-128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围脖”时代已经到来。近日,《党课》杂志官方微博正式在“新浪网”安家落户,欢迎大寐在新媒体平台上继续与我们交流互动。从这个寒冷的冬日开始,让我们一起来“织围脖”吧!  相似文献   

5.
我最喜欢《冰糖葫芦》这首歌,其中有一句是:“人人都说冰糖葫芦酸,可酸里面它已透着甜……”我觉得做党务工作如同吃糖葫芦的感觉一佯,酸中有甜,甜里透酸,令人回味无比。  相似文献   

6.
《廉政瞭望》2012,(18):54-54
《围城》里面引用过拿破仑的一句话:“请客,菜要好!”这话确实是拿破仑外交政策的核心原则之一。拿破仑今天可以和沙皇打仗,明天可以和沙皇激动地抱成一团,后天又可以带着几十万军队闯进俄国,给沙皇一个惊喜。但拥抱归拥抱,打仗归打仗,请客总归菜要好。  相似文献   

7.
原谅和遗忘     
原谅和遗忘黄一龙“可以原谅,不可遗忘”,这是一句西方谚语。女作家龙应台用它作了一篇随笔的题目(后一“不可”后力。了“以”字),收在她的文集《人在欧洲》里面。文中讲了战后西方搜捕漏网纳粹分子的若干事例,觉得这种找八九十岁的老者算40年前的旧帐的办法,和...  相似文献   

8.
每当听到那首《党啊,亲爱的妈妈》,我就会想起在自己前半生曲折的成长道路上,最有幸的是拥有共产党这位亲爱的“妈妈”,是“妈妈”教育我、培养我,不断鼓励我,是“妈妈”改变了我的命运。没有“妈妈”,就没有今天的我。“妈妈”,在您90岁生日的时候,就让我为您再次唱起这首歌:“妈妈哟妈妈,亲爱的妈妈,你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大,扶我学走路,教我学说话,唱着夜曲伴我入眠,心中时常把我牵挂……”  相似文献   

9.
马敬福 《当代党员》2011,(10):79-79
我在许多场合都做过一个测试:拿一个塑料袋,里面放一沓报纸,在现场找一人对他说:“请你帮我把它带到北京去”  相似文献   

10.
“党啊党啊亲爱的党啊,你就象妈妈一样把我培养大,教育我爱祖国,鼓励我学文化……”存工作闲暇之时总爱听《党啊,我亲爱的妈妈》这首歌,这一近乎固执的习惯,常常引人不解。  相似文献   

11.
叶茂 《廉政瞭望》2012,(11):18-20
贪官们在过了大堂之后,除了无罪释放和监外执行的,大多的归宿还是在大牢里。虽不一定得把牢底坐穿,但总要待上好些年份,白白辜负好年华,致使人生空对月。即便如此,他们在里面,也有少部分人不消停。不久前,网上还曝光华东某监狱修得豪华如“白宫”,欧式大楼、高档酒吧、豪华会议中心、带阳台的单人牢房和人工河等,设备奢华程度超过许多高档社区,被称为“散发着豪华自由的香味”。在网络时代,人们喜欢把个案放大。其实让民众心情复杂的并非监狱的这些硬件设施,而是一些落马贪官们在里面是否照样过着“逍遥生活”。正如法国作家斯汤达曾在小说《红与黑》里慨叹的那样:“监狱最大的不幸,在于不能把自己的牢门关严。”  相似文献   

12.
吴正龙 《学习导报》2012,(19):50-50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英国《新政治家》周刊撰文大谈运用“巧实力”的技巧。她任职不到4年,奔走访问近100个国家,摇唇鼓舌,可谓将“巧”字发挥到极致。让我们晒晒希拉里“巧实力”的“工具箱”,看看里面到底都是些什么“货色”。  相似文献   

13.
冯亦同 《世纪风采》2007,(2):23-24,25,26
“远看一条索,近看鸭池河,敌人拼命堵,老子硬要过。要过,要过,这就过!李觉送行蛮不错,你在对面站岗哨,我在这里洗个脚。”——陈靖:《过乌江》 这是1935年2月红军长征路上强渡乌江天险时,一个年仅十七岁的红小鬼创作的一首宣传鼓动诗。该诗曾经传遍军中,产生了很大影响。诗里提到的“鸭池河”系乌江上游的别称,为红军“送行”的李觉是国民党军纵队司令。豪迈的诗句生动地表现了长征英雄们的无畏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辛辣地嘲笑了敌人“围追堵截”的失败。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为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播放的纪录片《长征文学风采录》中,还介绍过这个不朽的经典之作和它的创作者——已故著名军旅诗人、小说和电影《金沙江畔》的作者,解放后曾任华北特种兵部队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炮兵政委的陈靖将军。  相似文献   

14.
晏礼中 《廉政瞭望》2014,(24):50-50
在我的电脑里面有一个文档,名字叫做《享年》。“享年”就是享受生命年数的意思,我是在自己30岁生目的时候。给自己建的这么一个文档。 为什么要建这么个文档呢?因为我想知道,有哪些我喜欢的人,在他们30岁的时候就没了。这样如果我过了30岁,我就觉得自己比他们值了。  相似文献   

15.
曹连心 《党建文汇》2011,(12):51-51
美国海豹突击队原队员马库斯,写过一本回忆录《孤独的幸存者》,里面详细记录了海豹突击队员的受训内容。可想而知,那种高强度的“地狱式”训练,考验的不光是体能极限,更是意志力承受极限。疼痛、寒冷和恐惧,时刻会把人逼到崩溃的边缘,对于受训队员来说,简直每天都是世界末日。因此,教官又制定了一个比较人性化的规则。  相似文献   

16.
“永别了,亲爱的同志们!这是我最后叫你们‘同志’的一次……永别了,亲爱的朋友们!……永别了,美丽的世界!”这是瞿秋白在汀州狱中写的《多余的话》一文中的话。果然1935年6月2日,蒋介石在武昌行营给福建蒋鼎文发了一道密令,“龙溪绥署蒋主任:寒已法电悉。成密。瞿秋白即在闽就地枪决,照相呈验。中正。冬行字即”。今年是瞿秋白就义73周年,特撰一文,记叙瞿秋白的被捕和英勇就义的详情。  相似文献   

17.
清远 《廉政瞭望》2008,(11):34-35
中国是一个梦。英国《泰晤士报》发表文章《中国梦已取代美国梦》称:“中国的经济可能会落后于美国,但它对于未来的乐观情绪、它的社会活力和它的爱国热情远超美国。”文章说,真正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中国人的心态:乐观、活力、爱国、进取和让下一代比自己过得更好的决心。”  相似文献   

18.
我第一次看到《共产党员》大约是在10岁的时候。那是到邻居家玩时,见到他家有一本《共产党员》杂志,那个时候课外书很少,于是就好奇地翻看起来,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里面刊载的红军长征的故事。回到家后,我问爸爸:“咱家怎么没有《共产党员》杂志呢?”爸爸说:“邻居家的叔叔阿姨都是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现代文艺发展史上,记载着一部曾在国内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作品,它就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人们大都知道,这部辉煌巨制是在周恩来总理和千百名文艺工作者辛勤培育下诞生的,但鲜为人知的是,它的孕育过程还和共和国首任空军司令刘亚楼上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东方红》是在《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基础上产生的,而“表演唱”的“总导演”就是刘亚接。6O年代初,中国正经受着一场严重的自然灾害,国际上各种反华势力也借机在政治上对我施压。此时中国所处的环境可谓是“高天滚滚寒流急”、“万花纷谢一时稀”。严酷的现…  相似文献   

20.
朱美云 《当代党员》2007,(10):20-21
编辑同志: 一部《山城棒棒军》风靡全国,我本人也看了好几遍。里面的“梅老坎”、“毛子”等形象令人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