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日前记者调查采访了起跨省维权案件,维权时间长达15个月之久。其间有悲有喜,有炎凉有温暖。四川江油青年文明强在河北省太原市被非法行医治死,其父文再富在维权中突发脑溢血成为植物人,无奈之下母亲何自蓉返回家乡求助。家乡政府得知情况后,成立援助组三赴山西,维权成功,何自蓉最终拿到赔偿金。  相似文献   

2.
默数九十九     
星期天丈夫陪妻子逛商店,一路上,妻子有说有笑,兴致勃勃。正当妻子一遍又一遍地在商店里试穿衣服时,丈夫身上的呼机响了:他低头一看,呼机上清楚地显示着:“饭做好了,快来我家。柳小姐。”柳小姐是何许人?丈夫怎么也记不起来。正当丈夫纳闷的时候,妻子过来了:“谁在呼你啊?”见丈夫神色迟疑,妻子夺过呼机,顿时脸色大变,她气愤地冷笑着说:“好啊,柳小姐请你去吃饭,你快去吧!”“天晓得是哪个柳小姐,”丈夫赶忙解释。“只怕是你心中有鬼吧!”妻子眼睛瞪得大大的。“我能有什么鬼!”丈夫有点生气了。  相似文献   

3.
丈夫说:“事业是她的第一需要。”职工说:“她是医院的当家人。”患者说:“她是妇女儿童的保护神。”而她自己却说:“就是为了实践自己内心的一个承诺”。她就是公主岭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原萍。  相似文献   

4.
陈黎 《党员文摘》2007,(4):40-40
她是一位警察的妻子.快要临产了。她拉住正准备出门执行任务的丈夫,说:“你今天陪我去医院做最后一次检查吧。别人检查都有丈夫陪着去.而我每次都是一个人。弄得旁人都怪怪地看着我。再说,我大着肚子一人去医院实在行动不便。你不知道。我每次挤公交车时多想有你在身边扶我一把.拿药时有你去排队,检查时有你扶进扶出……”她这么说着的时候。泪水已经在丈夫眼眶里打转了。  相似文献   

5.
2002年6月初的一天,长治市委书记吕日周骑自行车在街上走,突然被一位妇女拦住,她满腹委屈地说:“吕书记,有个人命案你得管管!”这位喊冤的妇女叫王文平,她丈夫被歹人打死,案子过了7年,她天天喊冤叫屈,竟没人理睬。  相似文献   

6.
朱健国 《唯实》2008,(5):95-95
维权一词前些年在中国出现时,主要是穷人平民使用,多为农民讨征地费,下岗工人讨“买断费”。但近年“维权病”如流行感冒,与时俱进,跃过白领直达金领,进入了“富人维权”新阶段。中国第一女首富张芮在今年两会上批评“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主的不公平,就被称为中国“富人维权”的新高潮。2008年3月27日谷歌搜索网上,“富人维权”相关信息已达7140000万条。其中有苏州一豪宅业主因房产维权被关押44天,有广西某“富商小区”集体维权花费数百万元……这就让人起疑心: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的“富人维权”新浪潮,到底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它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7.
“他杀了和他偷情两年的舞女?!”丈夫的背叛令她痛不欲生。然而,凶案发生当天,丈夫明明和她在—起,凶手不是丈夫!  相似文献   

8.
向命运挑战     
向命运挑战□杨莉在长春市双阳区齐家乡,有个叫金淑兰的女党员,人们都说她是个“苦命人”。她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丈夫见异思迁,另觅新欢,抛弃了她和女儿不辞而别。办妥了离婚手续后,为了生活她不得不改嫁,可刚过上几天好日子,第二个丈夫就因病去世,又给她...  相似文献   

9.
《党建》2014,(12):30-35
阮定梅:“百姓律师”重维权 刚到不惑之年的阮定梅有许多头衔:律师、法律顾问、矛盾调解员、特约点评律师等等,然而,她最看重的,还是群众将其称为“百姓律师”。  相似文献   

10.
李维娜 《党建文汇》2006,(11):24-24
“那天同去的我家吉薰有没有什么消息?”不久前,在江西省瑞金市叶坪光荣院,一位112岁、双目失明的老人,听说我们是“从上面来的”,就禁不住向我们打听她丈夫的下落。这位老人叫陈发姑,70多年前,她的丈夫参加红军北上抗日去了;70多年后,她还在等待着他的消息。  相似文献   

11.
当年她勇闯天下,年仅20岁就攒下千万资产,却为了“荒野保护”散尽家产,被联合国环保署称为“中国荒野保护第一人”;如今她一贫如洗,倒欠几十万元外债;她阻止山民砍伐。被100多人带着砍刀围攻,她的丈夫被盗林者残忍杀害,那时她女儿出生才3天……  相似文献   

12.
家住农七师一二五团的石琴琴,前不久发现邻居严宏顺还给他家的六斤棉花里藏着天上掉下来的“馅饼”:1250元人民币。 面对这个“馅饼”,她先是一惊,然后就是一愣。不一会儿,她丈夫贾更清回到家。不等丈夫坐稳,她就赶忙把“馅饼”一事告诉了他。她丈夫也是  相似文献   

13.
连谏 《党课》2011,(24):73-74
私底下.我曾为她多次呜过不平,因为曾目睹她的丈夫明明自己拿着感冒药盒却还要问她:饭前还是饭后吃?一次吃几颗?我们一起旅行时,她丈夫一日不知要电她几遍,无非是干净袜子放在哪里了?收煤气、水费的人等在门口,他却挖地三尺都找不到缴费卡……诸如此类的事情总发生在她的婚姻生活中,为此,我时常取笑她的无底线贤良主义,把在事业上雷厉风行的男人生生贤惠成了生活低能儿。  相似文献   

14.
布敏 《廉政瞭望》2008,(2):25-27
悲:幸运儿猝死“转正”前夕 2006年11月14日晚,北京一所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申晓晶下班回到家,赫然发现丈夫何东明无声无息地躺在漆黑一片的卧室里,气氛十分诡异。申晓晶心中顿时升起不祥之感。她上前推了推丈夫,触手一片冰冷,伸手去探鼻息,竟然已经没了呼吸!  相似文献   

15.
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农一师十四团五连,近年来,全连女职工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用勤劳的双手在沙土地里“刨金”,许多人成为连队的致富能手。 敢向沙丘较真的人 胡社玲的名字在十四团家喻户晓,她是军垦第二代,她时时刻刻没有忘记养育她的这片热土,现在她已成为承包大户,勤劳致富的带头人。2001年,兵团党委“1 3”文件的出台,给她带来了发展机遇,她决定走上开垦荒地发展特色养殖之路。她和丈夫一合计,拿出家里的所有积蓄,购买了小四轮、链轨式拖拉机和全套  相似文献   

16.
12岁那年,陈琮英做了任家的童养媳。婆家的儿子比她还小两岁。为供“丈夫”念书,她去给人织袜子。 又过了12岁,陈琮英被人接到上海。这时她才知道,“丈夫”做了要掉脑袋的事,让她出来当帮手。于是,陈琮英在正式成为任家的媳妇的同时,也成了共青团中央书记的秘密交通员。  相似文献   

17.
洋县,纪委书记刘西民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知道他的人无不对他竖大拇指。他虽然只在纪检监察这块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奋斗了仅仅4年,但他的铁面无私、刚正不阿却使数百名腐败分子吓破了胆。2000年4月4日凌晨1点,当刘西民掐灭第16支烟蒂后,在一封初查报告上重重地写下了“立案查处”四个字,然后啪地放下笔。妻子黄惠侠已经三次从床上爬起来,带着一脸难以言状的情感,给丈夫添满杯中的茶水。丈夫每吸一支烟,她的心都要猛跳几下,甚至酸痛一阵———西民平时很少吸那么多的烟哪。她清楚丈夫在进行艰难的抉择。是啊,一边是丈夫手…  相似文献   

18.
她叫王凤琴,通辽市库伦旗六家子镇洁利洼村柳编协会会长,一位性格倔强、浑身透着股韧劲儿的农家妇女。人到中年的她,25年前挑着嫁妆来到丈夫家时,看到的是几间破土房,几个木头箱子,露着土的火炕……这样一个破烂不堪的“新家”,比她想象中还要差一些,看着丈夫愧疚的眼神,她用仅有的几十元“彩礼”买回了常用的生活品。“开弓没有回头箭”,她这样安慰自己和丈夫,第二天就和他下地干活,开始了白手起家的生活。 村里办厂第一人 1986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  相似文献   

19.
谭柯 《当代党员》2014,(7):31-31
2014年3月的一天,潼南县桂林街道小舟村。拿起电话,陈俭凤突然有些忐忑:“他们会帮我吗?”29岁的陈俭凤是一名残疾人。前些年,她嫁到了小舟村,丈夫也是一名残疾人。两口子结婚后一直靠吃低保生活。  相似文献   

20.
百言堂     
《正气》1997,(10)
百言堂﹃贤内助﹄莫成﹃先内主﹄于崇良记得欧洲一国家元首曾说过:“政治家的妻子对他们的丈夫来说往往是一大祸害!”在一些人看来,如此刻薄的语言同“唯小人与女子难养”的封建思想没有多少差别。然而,古今中外确有不少女性变成丈夫的祸害,把“官人”推上道德法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