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建设》2013,(5):44-44
丹尼尔·笛福是英国启蒙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他在59岁时开始小说写作。1719年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发表,大受欢迎。同年又出版了续篇.1720年又写了《鲁滨逊的沉思集》。此后,他写了4部小说:《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和《罗克萨娜》以及若干传记.  相似文献   

2.
陈伯达是一位“大名人”,号称党内“一支笔”,人们习惯地称他为“老夫子”。他曾写过《中国四大家族》、《窃国大盗袁世凯》、《人民公敌蒋介石》等政治论著,他写的《墨子哲学思想》还受到毛泽东的夸奖。陈伯达一度成为党内有影响的理论宣传家之一,但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晚年成了阶下囚。  相似文献   

3.
1978年4月的一天,巴金收到一封从香港寄来的信件。信是老朋友潘际写的。潘际供职于《大公报》,主持副刊《大公园》。潘际约巴金为他主持的《大公园》撰稿。巴金非常高兴。因为他知道有些话在上海还不好写.也不好发。  相似文献   

4.
何其芳 《学习导报》2013,(13):13-14
古今中外,凡是文童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 马克思写《资本论》,从计划到草稿都经过了多年的和多次的修改。《资本论》第一卷写完后,他还要作一次文体上的修饰。他给恩格斯写信说.“工作进行得极其快意,因为在经过许多产痛之后,恬静地舐着婴儿,自然感到乐趣。”德文本出第二版,马克思又改了一遍。对于法文译本,马克思为了使法国的读者容易了解,又作了许多修改。在文学家方面,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据说改过七遍。他们写那样大的作品还改了又改,我们平常写短文章就更应当多加修改了。  相似文献   

5.
胡乔森是写评论的高手。他常常亲自为报纸写社论和评论,不断审阅修改评论稿件。1956年6月20日《人民日报》的那篇著名社论《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  相似文献   

6.
霞飞 《党史博览》2011,(2):34-37
人们对浩然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出身于农民家庭,一生以写农民和农村题材为己任。他创作的《艳阳天》、《金光大道》等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尤其是中国农民喜欢他,称他为“农民作家”。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10年,算得上是贾平凹的活跃期。2005年,他发表了《秦腔》《高兴》。接下来的10年里,《古炉》《带灯》《老生》……部部都是几十万字的长篇,直写到2016年发表的最新作品《极花》。贾平凹是乡土中国变迁的持续记录者,他写农民剥离乡土的艰难、写进城打工者的痛苦与彷徨、写村镇基层干部与上访、写向往城市却被拐卖回农村的女子,他写树、写草、写天、写地、写山石、写明月……在他的笔下,蕴蓄着社会的巨变、  相似文献   

8.
吴官正 《求贤》2013,(5):56-59
五十年前,他是清华大学的理工翘楚,获校长颁发优秀毕业生奖章;十年前,他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位居政治局常委;现在,他已然是一位作家,写随笔、写散文,还写小说。近日,吴官正最新作品《闲来笔潭》出版,讲述了一位领导人的心灵随感。人民网读书频道独家首发《闲来笔潭》精彩书摘,再现吴官正“退后的心态”。  相似文献   

9.
桑田 《湘潮》2023,(2):17-18
<正>1935年,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十几万珍贵文字,饱含他对中国挚爱的《可爱的中国》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同年8月,方志敏英勇就义,《可爱的中国》成了他用生命和鲜血谱写的千古绝唱,是他身为爱国者最后发出的深沉呼喊!爱护中国,拯救中国——《可爱的中国》为了什么方志敏写《可爱的中国》为了什么?  相似文献   

10.
现年已93岁高龄的老作家赵家欣,3月27日在《福建日报》发表了《留得清香在人间——纪念爱妻谢怀丹百年诞辰》的文章,他将此文复印寄给我。我在感慨之余,不禁也想提起拙笔写一写他的亲密战友谢怀丹在永安抗战进步文化活动中的点滴,以宽慰这位可敬的老作家,并借以寄托对谢怀丹同志的缅怀。  相似文献   

11.
在台湾,吴念真被称为“国宝级欧吉桑(大叔)”他写小说,写剧本.他还是名出色的演员,他是讲故事的人,也是故事中的人,《这些年,那些事》是吴念真导演积累了多年,珍藏了多年的文集,是他“经历过人生风风雨雨和最大低潮后,所完成的生命记事”  相似文献   

12.
霞飞 《世纪风采》2013,(12):13-20
1980年3月2日,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与罗瑞卿的秘书王仲方谈话时,由衷敬佩、高度评价毛泽东写的文章,说:文章还是毛泽东他老人家的好,你看《论持久战》《实践论》写得多么好呀!又深刻,又生动,  相似文献   

13.
《红岩春秋》2013,(1):12-13
他是美国人,32岁开始学汉语,如今82岁的他早已是“汉语跟英语一样好”;他刚出版了《邓小平时代》,此前还写过《重整旗鼓:重建美国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许明 《当代贵州》2008,(24):19-19
《当代贵州》总编辑杨骏周末来电话,邀我为伍席源的专访写点评,理由是我曾在省委办公厅工作,熟悉他和他的家庭。这个理由确实令人没法认真拒绝,最后只能从命。  相似文献   

15.
王燕玲 《党史博览》2002,(12):48-49
“文革” 前,李琪曾是北京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是彭真的得力助手。 李琪有相当高的理论水平,他写的《<实践论>解释》、《<矛盾论>浅说》指出了《实践论》与《矛盾论》之间的有机联系——《实践论》着重揭露和批判了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在认识论上的错误;《矛盾论》着重揭露和批判了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在方法论上的错误。他建议人们学习、研究《矛盾论》和《实践论》时,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 李琪曾将他写的这两本书呈毛  相似文献   

16.
韩德强 《党史文汇》2008,(10):36-40
恰值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深翻》出版了。去年我曾带着韩丁的第一部书《翻身》到山西长治的张庄拜访王金红;今年再读他的第二部书《深翻》,更觉意蕴深远。《翻身》写的是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搞土改,分田地;《深翻》写的是触及到了每个中国农民心灵深处的合作化运动,道出了改革开放的内在逻辑和深层问题。看完这两本书.我对韩丁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相似文献   

17.
曾利明 《党建文汇》2008,(11):50-50
卡夫卡生前居住在布拉格的黄金小巷22号。他每天都要到希贝斯卡大街的雅可咖啡馆里进行思考和写作,维持生命的就是老板送的几片面包,他从来不问世事。卡夫卡的特立独行引起一个女人的注意。她坐到卡夫卡的对面,从桌子上拿起他写好的稿纸阅读。卡夫卡写一页,她便读一页。那就是《变形记》手稿,在当时没有谁能读懂,  相似文献   

18.
语丝     
七岁的路娃放学回家的时候非常高兴,因为他今天写的一篇作文《我的爸爸》被评为了优秀,语文老师还拿着他的作文在班上进行了讲评。  相似文献   

19.
今年8月21日,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同志诞辰110周年,8月6日也是他殉难74周年纪念日。最近笔者重读了他在狱中写的《可爱的中国》《清贫》两篇不朽的著作,认识到他无限热爱国家,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  相似文献   

20.
壮士与好汉     
《党课》2010,(15):104-105
《史记》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部史学巨著,快乐大叔以为,相比于写那些帝王将相,司马迂写好汉更倾注了他的一腔热血。或许在他来看,这些来自民间的英雄好汉的故事更有嚼头,只是,有些所谓“壮士”辜负了司马迁的一腔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