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层班组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工作最基层的组织单元,是企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细胞。作为企业最小的团队,班组建设及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就会影响到企业整体效能的发挥。新疆乌鲁木齐销售公司以"五型"班组建设、"五小"文化及站务"五公开"为内容的班组建设活动为抓手,尝试以打造建设一批"示范班组",形成"树典范、带中间、促末端"的班组建设模式,推动了基层班组建设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班组建设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社会形象、经济效益、人才培养和发展战略等诸多方面。班组建设可通过突破"跳蚤效应",选好班组长,提高自身工作水平,强化班组长的指挥官作用;通过利用"鲶鱼效应",激励各班组争创一流,激励员工争当标兵;通过利用"凝聚效应",营造和谐向上的团结班组,创建各具特色的班组文化;通过利用"米格—25效应",提升员工个体的创新能力和班组的整体性能,从整体上创新班组管理体制来发挥班组"战机"的卓越性能。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解放思想、思路创新;注重结合、管理创新;激发活力、方法创新;提升水平、组织创新;参与的群体性等原则。加强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应从三个方面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健全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加强和推进企业文化"落地"工作。  相似文献   

4.
张哲 《工会论坛》2011,(6):118-119
班组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细胞”,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具有出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起点、高标准开展富有自身特色的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规范职工操作行为,提高操作水平,是杜绝各类事故发生,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所在,也是企业长治久安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孟昭贵 《工会论坛》2010,16(3):76-76
班组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企业间的竞争和发展对员工队伍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不断营造学习和创新的氛围,不断丰富学习和创新的形式,不断拓展学习和创新的空间,才能提升班组学习和创新文化,才能增强员工的执行力和创造力,升华班组凝聚力,激发员工在工作中体现生命价值,达到实现企业共同愿景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班组建设是企业强化基础工作的核心,如何在有效提升管理、推动班组规范的同时,始终保持基层班组创新、向上的活力,是摆在创新型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以"无型"创"有型",以提升促规范,是当前班组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班组建设是关系公司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和基础性工作,决定着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经营目标的实现、生产任务的完成和企业文化的落地,是企业发展的战略基石。当前,班组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了责任、标准、机制、激励四个方面的缺失。为了切实抓好班组建设,一是明确班组建设的定位和职责,各层级都承担起各自责任,解决班组建设"谁来干、干什么"的问题。二是推进班组建设标准化,解决班组建设"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三是围绕班组核心业务,减轻班组负担,建立"赛马"机制,激发班组"潜力",解决核心业务提升的问题。四是建立科学的考核兑现机制,解决班组建设真正落实到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作为企业的基石,班组是其生产经营最基础的组织单元和受控细胞。近年来,西南油气田公司按照集团公司班组建设的统一部署,把"五型"班组创建作为加强基层建设、促进管理提升的重要举措,突出重点,深入推进,措施有力,成效显著,建立了检查考核和命名的长效机制推进了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班组是企业管理的执行终端,班组建设离不开和谐班组的推进。通过实现人与制度的融合、人与培训的融合、人与环境的融合、人与成本的融合、人与人的融合,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以推进基层单位和谐班组建设为牵动,可以带动"五型"班组建设上水平。  相似文献   

10.
班组是企业组织的细胞,是企业肌体是否健康的标志.企业管理的成败得失,都离不开班组的穿针引线.只有班组细胞得到优化,重视人本管理,培育特色文化,强化素质升级,构筑长效机制,才能不断迸发班组活动,助推基层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市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经验,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应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努力加快制定适应于全市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意见;悉心总结不同类型、不同区域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经验并加以推广;主动借助主流媒体来扩大工会的社会认同度和感召力;同时注意加强对职工文体社团的组织管理,尽可能发挥市级协会的网络覆盖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职工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会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的重要体现。职工文化活动则是职工文化的载体,它可以满足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助推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和谐社会背景下如何实现企业与社会良性互动,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建设和谐企业、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企业应从确定价值观念、宣传和谐文化理念、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构、加强职工文化队伍建设等方面来进行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和平区总工会近年以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带动了各方面的工作。其做法有四:一是因地制宜,借壳下蛋,破解了区街两级工会活动阵地的难题;二是因企制宜,以文育人,发挥了工会大学校的作用;三是因人制宜,以文聚人,拉近了与职工和企业的距离;四是重在实干,重求实效,推动了企业建会工作。  相似文献   

15.
文化管理,体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更高层次,是企业管理的新阶段。探究企业文化的目的,在于通过建立企业文化达到更有效的企业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通过文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协作的企业文化并非是内部成员之间意见的一致,而是一种在将企业效益和个人利益有效结合前提下,去追求团体的最大力量,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和企业目标。  相似文献   

17.
日本在战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相对完善,且带有鲜明的东方传统文化色彩,与我国企业有天然的相似之处。研究日本独特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精神、价值理念、行为规范和企业制度等,发掘借鉴日本企业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可进一步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浙商文化是浙商群体在长期经商实践中积淀、凝练而成的精神财富,其精神内涵对当代大学生创业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应结合浙商文化中的商业精神和创新精神,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的培养,从而深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车厢文化是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新文化、强化企业管理、增强员工素质、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输气汽车队党支部根据工作实际,依托"车厢文化"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党建活动,创造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团队文化,使党建工作落实到班组,"触角"延伸到"前沿"。在运送员工的短暂途中,能够最大限度地运用车厢的狭小空间,演绎具有鲜明个性和时代特征的车厢文化,使车厢文化成为彰显企业管理水平,增强员工素质,树立企业形象的载体。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天然的联系,在内容上相互渗透,功能上互为补充,形式上彼此借鉴,具有相互融合的基础。在工作中,要增强促进二者融合发展的自觉性,真正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把企业文化的触角深入到员工综合素质方面,将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转化为做好工作推动发展的思想动力,并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以及群团组织的建设,以各项寓教于乐的活动为载体,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觉悟,培育企业精神,最终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