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世界石油开发史上,中国大庆油田的诞生和发展,成了一页不容忽视的重要篇章。作为中国现代经济的动力之源,大庆不仅是当今中国最富于神奇色彩的企业,而且是世界瞩目的特大油田。 30年来,大庆累计生产原油已经超过10亿吨,目前大庆一天的原油产量比1949年全国一年的产量还多3.1万吨。30年累计产值达930多亿元,累计上缴近779亿元,相当于国家投资的11.8倍,在全国所有工矿企业中名列榜首。1973年以来大庆累计出口原油1.05亿吨,创汇242亿美元。 然而,30年来,大庆奉献的不仅仅是原油。20万大庆人在亘古荒原上以艰苦卓绝的创业精神点燃并发扬光大的中国式现代化企业之光,乃是比他们提供的物质能源更为宝贵的“精神能源”。  相似文献   

2.
日本是世界上第四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二大能源进口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对一次能源的进口依存度达80%左右。目前石油占日本能源总需求的50%左右,其次为煤、核能、天然气和水电等。日本几乎没有本国的石油储量,大部分原油来自政局不稳定的波斯湾地区。虽然日本计划将来逐步减少能源进口,但估计对中东地  相似文献   

3.
美国:能源消耗巨无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能源总消费量约占世界的1/4,但能源产量只占全球总产量的19%,石油一半多依赖进口。进口石油约一半来自OPEC国家,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是两个最大的非OPEC供应国。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08,(18):9-9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比较低,尤其是富煤少油,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短缺,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1%和6.5%。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是石油安全,自1993年我国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能源安全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相关用能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5.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76%,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主要能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公报:1993年煤炭产量达11.41亿吨,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国有重点煤矿产量占5亿吨。在94个国有重点煤矿中有70个局、矿拖欠职工工资18亿元,涉及251.3万人,占国有重点煤矿职工总数321万人的78.3%,有的矿务局  相似文献   

6.
美伊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东石油控制进一步加强,在战略上更加结实地握住了中东乃至世界石油市场的“阀门”,世界能源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与此同时,我国的石油消耗也与日俱增。据统计,2002年我国石油消耗量已达2.41亿吨,其中国内产量1.67亿吨,净进口量达到8360万吨,所占比例已超过34%。而到2005年,我国石油需求量将达2.9亿吨左右,有可能超过日本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相似文献   

7.
黄蕙 《瞭望》2002,(10)
车辆激增让中国的城市交管部门大伤脑筋,却乐坏了世界石油供应商——在新能源时代尚未到来之前,急剧增长的中国车用油品市场眼见得将为他们带来滚滚的财源。 中国从1993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目前每年的进口量已达7000多万吨,占总消费量的1/3。有资料表明,我国未来新增的石油需求几乎将全部依赖于进口。而汽车是石油消费大户,目前,汽车每年约消耗我国汽油总产量的85%,柴油总产量的20%。长远来看,油料短缺将制约我国的汽车消费和汽车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中国很可能会成为煤炭净进口国。近十年来,我国一直是煤炭净出口国,并在2003年出口达到历史最高的8298万吨。此后,我国煤炭出口数量开始快速下降,而煤炭进口数量却开始快速增加,使得我国煤炭净出口数量快速下降。其中2007年出口数量仅为5317万吨,而进口数量快速增加到5102万吨,净出口仅为215万吨,煤炭进出口贸易呈现基本平衡态势。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5,(5)
中国煤炭储量十分丰富,具备承载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主体责任。据第三次全国煤炭资源勘测预测,目前中国已标明的煤炭保有储量超过1万亿吨,可采储量在1100亿吨以上。煤炭资源储量约占全国矿产资源储备的90%,化石能源的95%,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经过建国50多年的开发建设,中国已成为世界产煤大国。2003年全国煤炭产量16.7亿吨,国内煤炭消费量15.9亿吨,占国内一次能源消费量16.78亿吨标煤的67.2%。2004年全国煤炭产量超过19.5亿吨。  相似文献   

10.
老油田外围找油田 过去,人们曾希望在大庆周围再找一个象大庆这样的特大油田。地质专家们认为,根据松辽盆地的地质构造,要找到一个这样的油田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把大庆外围的中小油田加起来,要找到相当于大庆油田初期的储量是大有希望的。于是,大庆派出一批批勘探人员,在千里荒原寻找那些散落的“珍珠”。 朝阳沟,这个距大庆老油田150公里的油田,是目前在大庆外围找到的最大油田。它位于松花江北岸,面积达360平方公里,巳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1亿吨。这已然是个大油田了。可因为站在巨大般的大庆老油田  相似文献   

11.
常识告诉我们,石油,这个埋藏在地球腹中的“黑色金子”,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 二次大战前后,曾以世界特大油田称誉全球的苏联巴库油田,就是随着石油资源的衰竭、原油产量的剧减而日益衰落,萧条下来的。那么,我们著名的油城大庆,她的未来呢? 大庆,  相似文献   

12.
已故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中央副主席孙越崎先生是中国重工业建设的开拓者之一.抗战初期,孙越崎临危受命,挂帅开发甘肃玉门油田.他率领近万名石油工人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开始了一次前无古人的创举.终于建成中国第一座大油田,年产汽油200万加仑,保证了西北地区的战时供应,为抗战胜利做出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成品油再次涨价,似乎早在预料之中。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能源资源的瓶颈制约已经越来越突出。我国人均石油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 石油的对外依赖度已经超过40%,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尽管2005年国家五次提高成品油价格,汽油出厂价上涨了  相似文献   

14.
林威 《瞭望》2002,(48)
为推动石油来源多样化以减 少对中东产油国的依赖, 同时保护美国的石油公司在非洲的巨额投资和丰厚利润,美国开始重视非洲能源战略,积极介入非洲事务,并准备驻军非洲。 目前非洲石油的探明储量达760亿桶,约占世界总量的8%;产量达600万桶/日。和中东产油国一样,非洲大部分石油输往美国为  相似文献   

15.
大庆解局     
《瞭望》2007,(33)
看到国际石油价格攀升的曲线,就会想到我们这个大国的石油安全。而一想到中国的石油,就不能不想到大庆;想到大庆,也就不能不想到37年前去世的"铁人"王进喜。在过去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里,大庆油田的开发,摘掉了"中国没有大油田"的帽子。"我们有大油田",几乎所有的一切都跟着改变了。否则,那可怕的结果无法想象。大庆之油流入中国工业的血脉,"铁人"代表的精神结晶随之流淌。大庆人将"铁人精神"概括为:"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博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创业精神;"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的无私奉献精神;等等。这些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精神遗产,始终伴随着大庆油田艰难的市场化转轨过程。在企业重组改制进程中,大庆油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冲突:自然资源逐渐减少,历史包袱沉重,结构性矛盾突出。5年前,一场激烈的改制震荡曾使人们对大庆的未来忧心忡忡。如今,可以告诉大家,大庆从阴影中走出来了。面对石油资源递减不可逆转的现实,这个世界级大油田提出了"创建百年油田"构想。气魄宏大,意义重大。关心中国的石油,关心大庆的明天,我们从中会获得太多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对苏贸易是绥芬河市的重要经济活动,今后绥芬河市的经济发展仍要以贸易为先导,把开展多边贸易,首先是对苏贸易作为整个外向型经济的启动机制和重要依托。 绥芬河市发展对苏贸易具有广阔的前景。首先,中苏贸易具有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互补性。苏联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远东地区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储量在全苏占有很高的比重。煤炭占全苏的72%,石油占52%,木材占77%,能源储量占全球的1/3,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长期以来,苏联经济实行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生产的方针,国民经济中重工业的比重高达60%,轻工业和农业和占20%,这种资源状况和产业、  相似文献   

17.
前不久,我们“国有企业改革与党在国有企业中的政治领导问题研究”课题组赴大庆石油管理局进行了为期6无的调查。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油田。在石油地质情况十分复杂、老油区产量连年递减的情况下,已经实现了23年持续高产稳产。1985年以来年产量一直保持在5500万吨以上。到1997年底,已累计生产原油1461亿吨,占全国同期陆上石油总产量的对%,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去年以来,大庆油田遇到了三大困难:一是年初受东南亚经济危机和油品走私的冲击,国内油品市场供大于求,油田被迫关并限产。上半年平…  相似文献   

18.
根据石油部党组的安排,优秀政工干部熊元启事迹报告团在京活动之后,从今年五月下旬赴华北、大港、辽河、大庆、胜利五个主要油田巡回报告,一万二千九百余名油田政工干部听了报告。熊元启同志的模范事迹和“三自”精神,在广大油田政工干部中引起强烈反  相似文献   

19.
世界石油安全走势与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是世界第一大能源和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石油生产地和消费地的不一致性导致了世界范围内对石油的争夺,进而带来一系列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的矛盾和争端。我国能源消费对石油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从国内外多角度构建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是我国最大的含油气沉积盆地,早在50年代,石油地质工作者就在盆地里发现了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并陆续作了不少工作。随着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的战略西移,从1987年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陆续从大庆、华北、中原、四川、新疆、胜利等各大油田,抽调精兵强将,组织起一支上万人的石油大军,集中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在塔里木盆地开展了一场石油大会战。 在为寻找我国石油后备资源而进行的特殊战斗中,由四川石油管理局组织的塔里木四川钻井公司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