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组织部门是管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是做好党的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组织部门要有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转变工作职能,创新工作方法,推进组织工作科学化,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组织部是党委主管组织工作、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在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负有主要职责,组织工作是党的各项工作的前提基础和重要保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新形势下各种新情况、新矛盾不断涌现,这就要求组织工作要与时俱进,切实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充分发挥好组织部的职能作用,体现组织部门“家”的亲和力。  相似文献   

3.
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领域.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把党的先进性建设规律与"两新"组织的发展运作规律结合起来,准确把握党的先进性在"两新"组织中的时代特征,积极探索党的先进性在"两新"组织中的实现方式,努力构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格局,是党建理论和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息烽县"两新"组织的实际,就"两新"组织如何开展先进性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李新杰 《理论前沿》2002,(24):30-31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选人用人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的作风建设的成败.一定要按照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的要求把好选人用人关.在选人用人的具体工作中,必须大力弘扬"五坚持"、"五不准"的好作风:  相似文献   

5.
如何加强"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当前党的建设的紧迫任务.近几年来,理论界就此展开了热烈讨论,目前,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意义、"两新"组织党建设置模式、党务干部队伍建设、党组织与业主的关系、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等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本文对此作一综述,以期将此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组织工作应秉承以人为本、服务中心、公平正义的工作理念,把学习十七大精神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党的组织建设、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结合起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7.
公道正派,是党的组织工作精神最集中的体现,是组织工作和组织部门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一项严格严肃的政治纪律,是组织工作者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职业品格.胡锦涛同志指出:“公道正派,廉洁清正,严于律己,率先垂范,是每个组织工作干部必须恪守的职业道德,也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基本要求。”“必须充分认识到,组织部门干部的素质、作风和形象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的看法,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信心,乃至影响到整个党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组织路线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组织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把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与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结合起来,主动作为、担当善为、奋发有为,在助力“十四五”新发展中努力交出组织工作高分报表。  相似文献   

9.
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始终保持高校党的先进性,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完成十六大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和任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要通过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高校党的先进性,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前提;思想理论建设是根本;基层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是基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是关键;党的作风建设是保证.  相似文献   

10.
90年来,党的组织建设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党创立初期就从多方面积极进行自身的组织建设,经历了右倾和"左"倾错误的危害,逐渐形成了正确的组织路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组织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组织建设工作紧密围绕过渡时期的中心任务广泛展开,初步实现了向执政党组织建设的转变。从1957年到1978年间,党的组织建设在曲折中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党的组织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此后,党的组织建设在实现拨乱反正、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科学发展中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认真学习宣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应把握好以下几项重要内容:一是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什么是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二是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科学体系;三是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产生和形成的历史过程;四是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与党的基本路线及其他工作基本方针的关系;五是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与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花大力气把基层组织建设好。当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因此,必须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首先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夯实组织基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成分和社会组织形式日趋多样化,尤其需要加大组织建设的力度,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不断延伸党的工作范围,充分发挥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当前,有两个方…  相似文献   

13.
党内民主是执政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是党的建设重要内容,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党的先进性不会自发形成,必须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大力发展党内民主,是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力量源泉,它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大力发展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14.
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代会常任制是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方面的一项崭新课题 ,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方面的重大制度创新 ,是发展党内民主、推动党内形成生动活泼政治局面的关键环节。实行常任制必须妥善解决好以下问题 :各级党委对常任制的认可 ;关于常任制市、县党的代表大会的定位 ;基层要不要实行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 ;党代会自身机关设置以及与党的委员会的关系问题以及实行党代会常任制的条件问题。  相似文献   

15.
坚持党的先进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资格,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坚持党的先进性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于坚持与时俱进;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制度建设在于建立健全便利、管用、具有约束力的规范,这种规范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起到解决根本性和全局性问题的作用。党的制度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得到中央和省委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指出,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历时一年半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制度成果是这次集中教育活动务求取得的三大成果之一。如何结合地区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规定的党建工作制度,并不断创新党的工作方式,探索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两个作用”,不断取得制度建设的新成果,已经成为各级党组织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通过拨乱反正,改革开始起步。党提出了新时期100年不变的基本路线,即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我省组织部门以三中全会的精神为指导。转到了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1979年2月和11月,湖北省地、市组织部长会议和湖北组织工作座谈会先后在武昌召开。  相似文献   

18.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加强国企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为此,我们一定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切实增强抓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提升国企党建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工作总的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构建“和谐湖北”,以“迎接十七大胜利甘开、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主线,以做好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有关准备工作、集中换届后领导班子建设、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重点,统筹推进其他各项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为构建和谐湖北、把我省建设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20.
群众工作是党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是党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的基本途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党的群众工作制度建设和创新。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在中央的大政方针指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许多优化党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的新制度,为党的群众工作实践积累了许多新鲜经验。深入分析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制度创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影响群众工作制度进一步创新的原因,对于当前把握群众工作方向、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