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心胜春晖 4月2日,邵武市水北镇故县村。 18岁的杨代春和他坐在轮椅上的父母,默默注视着谢黎芳一家坐上面包车。一向坚强的杨代春眼里满是不舍和依恋。他哭了,不住地用手抹着眼角,那饱含热泪的双眼,是多么渴望能再看会儿亲人!是啊!亲人要回去了,代春怎能不留恋?何况那又是怎样一种特殊的亲情啊!代春怎能忘记三明,怎能忘记无微不至关照他的谢黎芳阿姨和她的一家人。  相似文献   

2.
七月抒怀     
又一个七月,向我们走来……火红的七月,寄托着人们 多少思念和回忆! 因为七月,萌发了一个红色的生命! 怎能忘记,八十四年前的七月一日,金色的铁锤镰刀旗 帜,在嘉兴南湖上的那条红船中诞生……从此,无数的中华 优秀儿女,为了拯救国家于危难、救民众于水火,高举着火  相似文献   

3.
《党史文苑》2004,(9):34-35
“九一八”纪念日又到了。每到次时,怎能忘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烧杀奸掠?中国人民勿忘国耻,来看看日本鬼子对中华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吧!———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4.
在庆祝建军90周年之际,我们由衷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横刀立马、浴血奋战做出巨大贡献的军事家们,同时,我们又怎能忘记那些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竭尽才智付出一生的科技界精英?!正是因为他们前仆后继的努力与付出,中国的国防力量才日益强大,保障着我们能在自己的国土里安居乐业,能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骄傲地挺起胸膛.  相似文献   

5.
一代开国将军,是人民军队的开拓者,共和国的奠基人。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的日子,人们不会忘记那些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开国将军。  相似文献   

6.
本期导读     
新中国首任北平市长叶剑英伴随着1999年新年钟声的敲响,神州大地沉浸在迎接国庆50周年的喜悦之中。共和国不会忘记,50年前那个冬天,也  相似文献   

7.
袁成亮 《党史博览》2008,(10):26-27
提起田阿桐这个名字,在中国时装界几乎无人不晓。他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共和国领导人的首席服装师。由他首创的“毛式中山装”在中国公务休闲时装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那么,田阿桐是如何走进中南海的?在半个多世纪的裁缝生涯中,他又有哪些难以忘记的记忆呢?  相似文献   

8.
在这个世界上,我衷心感谢你,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兵团工运》。怎能忘记,多少年来,你与我携手同行。是你,教我认知世界,教我读懂生活,教我为了美好的事业不停地奋斗;是你,敞开  相似文献   

9.
林伟 《广东党史》2009,(6):61-61
2008年3月17日,吴仪,这位共和国历史上第三位女副总理正式卸任、淡出政治舞台。“希望你们完全把我忘记!”从卸任那天开始,吴仪果然在众人面前“消失”,没有任何参加活动的报道、没有题字、没有出书……她说到做到,但我们却无法将她忘记。  相似文献   

10.
1957年10月7日,杨刚在《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岗位上骤然辞世。正值52岁的盛年。两年前因公遭遇车祸,造成严重脑震荡,久治不愈。惯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她,怎能承受这病休的孤寂窘境?加之,又置身“反右派”严重扩大化声浪的冲击,刚直不阿的她怎能适应这种极不正常的政治氛围!兴许,为了求得身心的解脱,她坦然地撒手人寰而去? 杨刚的一生,是在不断超越自我中“寻觅生命,萦念人生”的一生,她的命运始终紧扣着祖国和人民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解放初期,任弼时同志家住的房子很挤,又靠近大街,不适宜养病。组织上给他找了个安静的地方。任弼时同志说:“那房子住着一个机关,我一个人怎能牵动一个机关呢?当干部的一丝一毫也不能搞特殊。”后来,组织上又给他找了一套  相似文献   

12.
长江奔腾不息,岁月风云变幻,共和国已经走过了最艰辛的那段岁月,驻足大桥遥望东逝的江水,不禁想起81年前发生在江城的革命岁月。相信历史不会忘记,江城人也不会忘记。在那个白色恐怖的年代,有着这样一群热血青年,为着共同的革命理想聚集在江城——武汉,为的是今日的安宁与繁华。  相似文献   

13.
心灵百叶窗     
你的心灵小木屋,有没有与外界沟通的窗口?那扇心灵之窗,你安装百叶帘了吗?常常地,你为那从窗口满泻而入的金光满心欢喜,无比自豪。是的,人生怎能没有光明,心灵怎能任其幽暗?心灵小木屋必得有大千世界的光和热涌入,才会有生机、有生趣,才能酿出灵感,产生出创造的冲动。所谓幸福欢乐,与心灵门窗的敞开程  相似文献   

14.
一其实世界上所有瑰丽崇高的颂辞都远远未曾描摩出这一种生命的辉煌与博大其实生活中一切激昂动人的旋律都远远未曾讴歌出这一种历程的惊心动魄就称其为一部史诗吧可那些古老朴拙的汉字源远流长的音韵又怎能叫我们的足迹真切而深刻地抵达并抚摸南湖水波中的船舱和桅橹又怎能叫我们的双手炽热而果敢地拉开枪栓在黄洋界的炮声里炸响自己的心跳就称其为一幅巨画吧可那些凝重丰富的线条深沉庄严的色彩又怎能令我们的目光丝丝入扣地与遵义城头的火炬相融相吻同那年轻而伟岸的思想对视又怎能令我们的血液昼夜不舍地和着滚滚延河水的脉搏以枣园灯火…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20,(1):107-107
主题内容+精美设计:每本日历书都有它自己所表达的主题,在有限的空间内为读者传递有效的文化知识,满足读者的快文化需求。日历书的设计也是吸引消费者的一大亮点,每种类型的日历书又有着不同的装帧设计,除了有传统式的翻页日历,还有像书一样左右翻页的。这样精美而且又有内容的日历书,消费者又怎能拒绝呢?  相似文献   

16.
殷 朝末代君主纣王 ,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由于他的奢侈残暴 ,导致了殷朝的灭亡。纣王初即位时还未暴露出他的荒淫暴虐。有一次 ,他让工匠做了一双象牙筷子。大臣箕子看到以后 ,就害怕起来 ,因为他预见到 :拿象牙筷子绝不会在泥土制造的器皿中去夹食 ,势必要用犀牛的角、精美的玉来制作杯盘 ,象牙筷子、角杯玉盘又怎能盛一般的羹汤呢 ?肯定要吃牛、虎、豹胎熊掌之类的珍贵食品 ,而吃了这类食品 ,又怎能穿着粗劣的衣裳 ,住在茅屋土舍里呢 ?必定要穿锦衣住金殿才匹配呀……箕子一边叹息一边自言自语地说 :“唉 ,纣王用上了象牙筷子 ,这仅…  相似文献   

17.
雪凝层层覆压,路冻了,水断了,电停了,多少急促的目光在期待,多少信息在传递。人们难以忘记:雪凝路上的亲情电话,抢险现场的指挥调度,雪凝上空飘扬的“绿丝带”……如果没有通畅的信息传输,如果没有现代科技的信息保障,在这场50年不遇的罕见冰灾面前,又怎能科学、系统地指挥抢险。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刚从抢险第一线回来的贵州省通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德明。让我们一起真切地感悟通信人在雪凝中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8.
张义康 《共产党人》2004,(19):42-43
我伴着共和国开国大典的隆隆礼炮声诞生,又与共和国一同迎来了55岁生日。能与共和国同龄,是我的荣幸和骄傲!  相似文献   

19.
少年董必武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此之际,我们不会忘记那些为共和国的成立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们。董老是中共“一大”代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不朽功勋。本刊特连载《少年董必武》,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在共和国的历史航程上.一九九七年二月十九日是一个让人悲痛欲绝的日子,是一个让人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就在这一天里,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离我们悄然而去………突然间,共和国失去一位领袖,人民失去一位亲人和同志。山,在低垂;河.在悲泣;千里草原啊,从东到西,都在默念一个伟大的名字——小平同志……历史志能忘记,是您·与其他伟大的革命家一起,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屯缔造了位于中国正北方一个模范自治区;是您,从那一庄严的时刻起,就关注内蒙古这片神奇的土地,象关。c子女一样一把党的民族政策的温暖时时送到农牧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