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后,为了建立由美国主导的以“民主和人权”为主要内容的世界新秩序,实现美国意识形态一统天下的全球战略,巩固冷战成果、促进美国经济发展、保护美国安全、维护美国单极世界,适应“美国制下的民主”的国际战略需要,美国积极扶持南亚各国的“民主化”进程,这成为冷战后美国在南亚意识形态战略利益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论冷战后影响美国外交战略的几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 ,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新的国际政治态势 ,各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应运而生。本文着重分析了“民主和平论”、“文明冲突论”和“霸权稳定论”等几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并指出其对冷战后美国外交战略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输出民主、人权价值观一直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冷战结束后,美国进一步将“推进民主”、“价值观输出”作为“美国在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资本”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美国输出民主、人权价值观战略的本质是以美国式的民主为标准,赤裸裸地推行新霸权主义、新干涉主义,建立“美国价值观主导下的世界新秩序”,实现后冷战时代“美国治下的和平”,表现出美国的反民主、反人权、反自由的伪善嘴脸。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一直在不断调整防务政策,以便应付国际安全形势的新挑战,实现其称霸全球的战略目标。最近,美国国防部长佩里在年度防务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防范—威慑—击败”三位一体的防务新理论,将其作为处理冷战后安全危机的指导原则。这是美国政府对传统的以威慑为核心的防务战略的重大修改。这一新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将“防范性防务”,即“防止对美国安全的潜在威胁变为全面爆发的现实威胁”,置于新时期防务战略的首要地位,从而改变了冷战时期主要依赖核威慑来对付现实威胁的防务战略。  相似文献   

5.
秦宗 《求是》1999,(12)
冷战后,随着国际战略形势发生新的变化,美国的霸权主义也有了新的发展。这次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对南联盟发动军事打击,就是美国在世纪之交加紧推行其称霸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是美国霸权主义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对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并保持高度警惕。美国霸权主义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在战略上,以“领导世界”为目标,竭力谋取全球霸主地位冷战结束后,美国明确提出它的战略目标有两个:一是美国必须发挥在全世界的“领导作用”,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二是美国必须确保在…  相似文献   

6.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关系发生了一系列转折性的变化,其中较为引人瞩目的是意识形态之争的“隐形化”。正确分析国际政治中出现的这一新变化,对我们确定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对内对外政策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一、意识形态之争“隐形化”是相对于冷战时期,特别是尖锐冷战时期以意识形态划线的东西方关系而言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核心的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之间展开了全球性的较量,形成了东西方之间的激烈对抗局面,意识形态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所谓“冷战”就是指二战后美国为反苏、反…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出于美国实力相对衰落、新兴大国崛起及亚太地区地缘环境变化等现实因素,美国在亚太地区所推行的是一些现实主义学派学者力推的“离岸制衡”战略。离岸制衡战略具有理论假定、政策内涵、战略优势和操作方式等丰富的理论涵义。在离岸制衡战略指导下,冷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采用联盟政策。美日同盟作为美国亚太联盟的核心,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相似文献   

8.
中东地区是美国冷战后全球战略调整的重点之一。最近,五角大楼公布了一份长达40页的“美国对中东的安全战略报告”,为美国冷战后的中东安全战略勾勒出一个大体的轮廓。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美国的所谓“人权外交”○罗艳华(一)利用“人权外交”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并不是冷战后西方的新举措,而是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一贯推行的政策和战略,1953年1月15日,美国杜勒斯在国会准备任命他为国务卿的听证会上说,要用和平方法使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的产生源于美国决策者的全球霸权构想。在冷战期间及冷战后,联合国与美国霸权的布局形成了迥异的战略关系。冷战极大地限制了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的空间,联合国被严重边缘化;冷战结束以来,联合国发挥作用的机会来临,但美国单极霸权战略成为最大制约因素。在博弈论的意义上,联合国的宗旨、尊严与美国的战略谋划存在着无法调和的二律背反。但是,也正是在与美国的互动关系中,联合国作为多边国际制度的独立性和制约作用才有了更深刻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所谓“规制主义”,是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对外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哈斯提出的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新战略。冷战结束后,世界开始了多极化进程,国际社会进入了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冷战时期指导美国对外政策的“遏制原则”已经过时,美国政府受新保守派的影响更加关注国内问题,但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有称霸世界的强烈愿望。在这一背景下,哈斯提出了美国新时期对外政策的新构想——规制主义。哈斯认为,现在是一个“失规制”的时代。经济和信息领域日益一体化、全球化,但政治上更趋分散化。在形成一个有结构的、内聚的新整体之前,混乱和紧张会长期而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初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国际形势跌宕起伏,错综复杂。美国“9·11”事件对国际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国际关系大分化、大国安全战略大调整、世界局势大动荡。但从总体上看,国际格局和形势发展的基本趋势并未因“9·11”事件而改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一、大国关系:由紧趋缓合作增强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美挟超强实力地位,以“领导世界”为名,谋求再现美国世…  相似文献   

13.
向外输出美国民主、传播美国价值观,是美国全球战略与对外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美国输出民主战略具有隐蔽性、渗透性、强制性。冷战后美国历届政府输出民主战略各具特点:老布什政府注重巩固冷战成果,试图构建世界新秩序;克林顿政府积极实施扩展外交,试图建立民主国家大家庭;小布什政府着力实施“反恐”战略,划定输出民主的重点战略地区;奥巴马政府提出“负责任主权”、“巧权利”的概念,输出民主战略出现新动向。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国际战略重心几经调整,依次经历了北约“东扩”、“反恐”战争、“亚太再平衡”三个阶段.当前,奥巴马政府之所以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是因应中国和东亚在世界权力结构中的比重上升,希望不断扩大美国在亚太的影响力来制衡中国崛起.然而,“亚太再平衡”战略并未如前两次调整一样快速推进,当前已呈现出迟滞性特点,并且该特点将可能长期化.究其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地区战略与资源调配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各地区战略之间相互掣肘;而其实质原因,是美国的冷战思维在作祟,据此拟定的战略目标远高于其实力,也悖离了新时代世界和平需要大国加强合作的要求.美国对华政策应该摒弃冷战遗留下来的围堵思维,正视中国的崛起现实,并与中国等大国一道,以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塑造国际新秩序,方可共筑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5.
刘万文  郁彩虹 《唯实》2004,(6):76-79
"先发制人"战略的出台,标示着"9*11"事件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大转变.这一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是在美国特定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影响下,在超强综合国力基础上,在冷战后既定单极战略目标导引下,在美国国土安全受到国际恐怖主义现实威胁和直接攻击情况下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6.
一、美国在冷战后推行的世界战略是谋求单极统治世界的霸权战略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一些国家为了在未来国际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纷纷提出了所谓未来国际秩序的设想。较为典型的是美国前总统布什提出、经过现任总统克林顿加以补充并付诸实践的所谓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即美国谋求冷战后单极领导世界的全球战略。作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公开宣称要领导世界,在全球  相似文献   

17.
《党建文汇》2011,(7):20-20
最近一段时期,美国频频“出招”,围绕5月中旬推出的《网络空间国际战略》,扩张其在网络空间的总体优势。一系列带着冷战色彩的政策引起国际社会担心,网络空间一时间硝烟隐现。  相似文献   

18.
冷战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出人意料地终结了,它给国际政治格局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也对中美关系造成了重大影响。本文拟从两国关系的战略基础、两国的矛盾与合作等方面来论述冷战结束对中美关系造成的影响。 一、冷战结束使中美两国关系的原有战略基础遭到破坏,新的战略基础尚未形成 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关系的战略基础之一是结盟反苏。苏联集团的解体使美国失去了冷战对手,使中国消除了最大和最直接的威胁,中美两国同时发现,双方不再像过去那样急切地需要对方了。主导两国关系的因素不再是第三国苏联,两国关系将呈直接的互动关系。由于两国…  相似文献   

19.
当前,美国在伊拉克的困境已成为世人热议的公共话题。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冷战后发动的持续时间最长、后遗症最为严重的一场地区战争。美国深陷泥潭,遇到了自越战后从未经历过的“伊拉克综合症”。在此背景下,美国如何调整伊拉克政策,这种政策调整会对美国未来战略处境产生怎样影响,便成为值得高度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牧仁 《理论研究》2012,(6):42-46
后冷战时代东亚的国际政治格局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东亚地区的制衡力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美国为主导,以关日同盟为基础的东亚“霸权稳定”格局正在向中关日“三足鼎立”的方向演进。美国“重返亚洲”后,进一步强化了美日同盟关系,大国之间的权力角逐产生了新的利益矛盾。中美日之间的大国关系决定着东亚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