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当前,经济犯罪活动已经渗透到商品经济各个领域,对改革和发展商品经济危害极大。如何加强我国经济刑事法制建设以有效地打击经济领域中的犯罪活动,使我国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促进改革的深入发展,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任务。  相似文献   

2.
现代经济犯罪的发展,促进了对现代经济犯罪与刑法的研究。这是犯罪学与刑法学必须研究的一个新课题。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同犯罪成本与经济刑法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作为一门刑法学科,是进入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为适应打击经济犯罪的客观需要,才登上我国法学的历史舞台的。经济犯罪与刑法的诞生是与经济形态的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犯罪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因此,在修改和完善刑法中,应当特别注意对打击经济犯罪规定的研究。一、修改和完善刑法关于打击经济犯罪规定的必要性近几年来,经济犯罪活动同过去比较发生了很大变化,刑法中关于打击经济犯罪规定在很多方面已经与社会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突出的表现在:(一)经济犯罪案件增多。1982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发布后,开始了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的斗争,经济犯罪活动曾有所收敛,但  相似文献   

4.
<正>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论断,否定了传统的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的经济模式的理论与实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犯罪的数量与类型也呈现出同步增长的趋势。如何建立商品经济的经济犯罪观?如何认识商品经济与经济犯罪之间的关系?如何分析商品经济的消极因素对经济犯罪产生的影响?这些问题对于当前惩治与预防经济犯罪,都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本文拟对这些问题略抒己见,就正于刑法学界。  相似文献   

5.
经济犯罪是伴随着商品经济产生的犯罪现象,这种犯罪严重侵害了国家的经济利益,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败坏社会风气,腐蚀国家公职人员。打击、控制、预防经济犯罪是现代各国和地区所共同面临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分析我国经济犯罪的现状与特点,介绍国家在惩治经济犯罪中所采取的各项对策,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强化打击各种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6.
任克勤 《政法学刊》2001,18(2):61-65
经济犯罪是在商品经济运行领域中,为谋取不法利益,严重侵犯国家经济管理制度、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依照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经济犯罪案件具有与一般刑事犯罪案件不同的特点。当前经济犯罪表现出侵害面广,案值大,危害严重等新特点。在发展趋势上其数量增多、形态复杂等将会更为突出。我们要审时度势,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打击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具体剖析了存在于商品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领域里的经济犯罪现象。作者认为,有商品与货币存在,就有商品经济的消极因素存在,经济犯罪就会渗透到商品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领域,即成为商品经济的伴生物。作者指出,只有商品经济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才能为克服其消极因素创造条件,才能为减少和消灭经济犯罪打下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们到一些地方对经济犯罪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作一浅析,希望能够有助于当前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研究。一近几年,特别自去年以来,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的斗争取得了很大成绩,正在向纵深发展,但任务还很艰巨.其基本情况是: (一)从犯罪案件数量看,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的斗争,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目前经济犯罪仍然很严重。深入探索严惩严重经济犯罪的理论与实践,对于继续惩治经济犯罪,大力发展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保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峰 《犯罪研究》2006,(6):16-27
经济犯罪因其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动摇社会经济基础,各国刑法历来都将其作为重点打击对象。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过程中,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呈现上升趋势,并且,与经济体制变革相适应,产生了许多新的经济犯罪形式。为了有效地打击经济犯罪,我们必须首先对当前经济犯罪的形态与危害作深入地研究,通过对经济犯罪的法律形态、结构形态以及经济犯罪的根本危害、衍生危害的分析,来讨论我国经济安全与经济犯罪危害的对策,进而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把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这是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过去十年改革的经验和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商品经济,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治理控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与人民法院的各项审判工作都有密切联系。发挥审判职能,运用法律武器,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是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经济犯罪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犯罪形态。经济犯罪具有与其他犯罪不同的特点。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犯罪的现状,探究了经济犯罪的深层次根源,并提出了经济犯罪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正> 经济犯罪是普遍存在于当代世界各国的一种社会病态,尽管由于经济、社会制度和国情不同,我国的经济犯罪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或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犯罪具有重大区别,然而因为都处在商品经济的大背景之下,它们之间仍不能不呈现出许多类似之处。所以,进行横向的比较研究,对于丰富我国的刑法理论以及完善经济犯罪对策,是有所  相似文献   

14.
伞明 《法制与社会》2011,(8):140-140
本文简要介绍了审判实践中经济犯罪数额与量刑之间的矛盾,阐释了调整打击经济犯罪的思路,揭示了犯罪数额与量刑的对等关系的重要性以及我国经济犯罪数额标准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经济犯罪的概念经济犯罪的术语是1872年在英国伦敦举行的预防与遏制犯罪的国际会议上由英国学者希尔首先提出的。1932年德国学者林德曼又从刑法角度阐述了经济犯罪的概念。1939年美国学者苏遮兰从犯罪人的社会属性出发进一步研究白领犯罪中的经济犯罪。此后,经济犯罪的问题广泛地被世界各国的学者所关注,许多国家制定了相应的刑事法规。经济犯罪概念之所以比传统的财产型犯罪概念晚出现,是由于客观经济条件所决定的。从全球的角度看,18世纪后半期开始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不但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而且加快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世界性的市场逐步形成。19世纪中叶起,激烈的竞争使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变得更加复杂,经济活动中的失范行为大量涌现。虽然各国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日益加强,但"犯罪的资本家"为追求高额利润非法经济活动急速增多,侵害了社会经济秩序,危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正常运行。在这种严峻的情势下,最早于犯罪学领域,随后在刑法学领域,进而在各国刑事立法中,确立起经济犯罪的概念。我国的现行形法通过的当时,主要的经济体制仍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因此,刑法中没有经济犯罪的明确反映。进入80年代以后,商品经济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经济犯罪开始增长,并迅速蔓延。为此,1982年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公布了《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在这个法律文件中,首次使用了经济犯罪这一术语。这是指引我国犯  相似文献   

16.
《法学》1989,(11)
近几年来,农村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但是伴随而来的经济犯罪也呈蔓延之势。惩治腐败,严厉打击严重经济犯罪,不仅关系到农村改革的声誉,而且也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兴衰。现就某县当前查处经济犯罪情况的调查和剖析,从中得出防范的有益启示。一、当前经济犯罪分子的几种手段(一)在物资交易中,索要回扣。由于乡镇企业的原辅材料大都靠市场调节,有些企业厂长利用手中掌握的“原材料供应”、“紧缺物资销售”等权利,在出售紧缺物资时索要“回扣”,甚至不紧缺物资买卖中也要“回扣”。如某五金厂副厂长芮××,在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刑法学界对于经济犯罪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与探讨,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之要求的经济犯罪观正在逐渐得到确立。.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由于我国是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在确立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经济犯罪观的时候,我们既要破除长期以来受产品经济影响而形成的某些经济犯罪观念,又要摆脱资产阶级学者在这一问题上提出的某些观念,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经济犯罪,在当今国际社会经济高速多极发展的情况下,正呈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日益成为刑事犯罪的主要类型。这类犯罪,对以经济建设为主要动力的社会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正越来越引起各国政府和司法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伴随这场大变革的迅速推进,经济领域的刑事犯罪也呈日趋严峻之势,不仅案件的总量急剧增多,而且案件的性质越来越严重。打击经济犯罪已成为当前上海政法部门一大工作难点。上海经济领域诈骗犯罪概况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领域里的刑事犯罪随之出现,并迅速蔓延、膨胀。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市场拓宽,经营方式和经营手段多样,经济领域的犯罪更趋严重,原有的刑事犯罪活动构成被打破,经济领域里的刑事犯罪越来越成为刑事犯罪中的主流,成为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障碍和威胁。纵观十多年来上海经济犯罪活动的发展、演变过程,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即经济犯罪案件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存在的。经济诈骗案件逐年攀高,成为经济犯罪的主要类型经济犯罪案件种类繁多,但案件的增长数和在经济案件中所占比例数,最突出、上升幅度最大的是经济诈骗案件。上海市经济诈骗案件每年以百起的增长幅度向上高攀,而且在经济犯罪案件种类中始终占90%以上。经济诈骗犯罪已成为左右上海经济犯罪升降的主要案件种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前经济战线的改革,主要是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那末,经济犯罪活动与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有没有关系?怎样坚持打击严重经济犯罪,以保障改革的成果?这是迫切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可是,当前理论界对此有所忽视.本文谈点浅见,以引起大家重视.  相似文献   

20.
经济犯罪与民商事纠纷(即经济纠纷)交叉,是当前人民法院在审理民商事纠纷案件审判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而且愈来愈突出。理论界和实务界已有许多探讨,但由于有关部门的文件、司法解释的规定过于原则,造成司法实践中认识不一致。因而目前在对经济犯罪与民商事纠纷交叉的处理方法上仍然是五花八门。同时,人民法院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三部门之间也时常因经济犯罪移送问题发生推诿、扯皮的现象。这种状况,既不利于及时打击经济犯罪,也不利于保护民商事权益主体的合法权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应该说,缺乏系统规范的处理经济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