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众所周知,美国总统大选的实质就是"拼钱"。哪位候选人募集到的资金多,胜算就大。据英国路透社7月6日报道,美国共和党发言人5日透露,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6月筹集竞选资金破纪录地达到了1亿美金,致使奥巴马有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寻求连任的总统中,第一个因竞选资金不足而被对手打败的总统。据报道,今年的美国大选有可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昂贵"的大选。在最高法院裁定支持奥巴马提出的医疗保健法案后24小时内,4.7万名捐赠者在线捐给罗姆尼460万美金。奥巴马团队表示也筹集到了相当数量  相似文献   

2.
美国总统是全世界最有权力的职位之一,很多权力大家都已经知道,但美国总统享有的以下"特权"你了解多少?没有固定的作息安排很显然,美国总统没有固定的作息安排。里根喜欢在大白天小睡几觉,克林顿"工作"到凌晨3时是家常便饭。乔  相似文献   

3.
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国务卿希拉里上台以来,巧实力作为美国外交新政策经常被提及,具有了全球影响。新政策也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具有广泛的启发意义,值得深入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高调宣布"重返亚太",并推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笔者首先分析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在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的主要表现;其次分析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提出的理论根源,既有"权利转移"理论,也有地缘政治理论与威慑理论;最后分析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发展趋势,对其制约因素及负面影响进行分析,进而指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调整的走向。  相似文献   

5.
王一  宗禾 《新湘评论》2014,(10):59-60
"第一夫人"的称谓,起始于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夫人玛莎。总统制国家的总统夫人、议会内阁制的总理或首相夫人,均被称为第一夫人。起初,第一夫人是居家型女主人。玛莎的最大职责就是让各国客人感到宾至如归。研究第一夫人史的人们发现,美国第一夫人们的国家效用是递进发展的。到了1929年美国第3l任总统胡佛时,露·胡佛成了第一位在白宫发表电台讲话的第一夫人,早于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罗斯福“炉边谈话”。胡佛的继任者罗斯福,又造就了“第一夫人外交”的最高蜂。第一夫人埃莉诺,代替丈夫出国访问,成了不在编的总统特使。  相似文献   

6.
中东地区历来在美国全球外交棋盘上占据重要地位."9·11"事件后,美国将反恐斗争确立为外交的主轴,同时着手推行以维护美国"惟一超级大国"地位为核心的国家安全新战略,中东地区在美国外交中的地位又进一步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7.
杨艳新 《党课》2011,(13):79-82
5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中东、北非局势发表长篇演讲。这是继2009年6月埃及开罗演讲后,奥巴马两年之内再度全面阐述中东政策。在中东剧变、本·拉登毙命的微妙背景下,奥巴马的“中东新政”格外引人关注。美国中东政策的演变美国历来视中东地区为战略重地,  相似文献   

8.
<正>熊争艳侯丽军在11月14日的《新华每日电讯》上报道:应国家主席胡锦涛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于15日至18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与以往几届美国新政府上台后中美关系都经历先摩擦后合作的过程不同,奥巴马就职以  相似文献   

9.
2009年1月13日,获奥巴马提名出任国务卿的希拉里在国会参院外交委员会就其提名举行的听证会上,提出新一届政府要推行"巧实力"外交理念。2月15日至22日她出访日本、印尼、韩国和中国,舆论认为这是美国的"巧实力外交"亮相亚洲。巧实力——美国外交新理念"巧实力"一词最早由美国安全与和平研究所高级研  相似文献   

10.
上回说到美国总统奥巴马亚洲行要拉拢一帮小哥们"制衡"中国,结果频遭冷遇。痛定思痛,也许只有中国倡导的"和谐"才是王道,于是转而伸出橄榄枝,派出高官来北京示  相似文献   

11.
“巧实力”     
《求是》2010,(13)
<正>"巧实力"是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的外交新理念。"巧实力"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苏珊尼·诺瑟2004年在《外交》杂志上提出。2007年在美国发表的《巧实力战略》的研究报告明确提出,运用"巧实力"进行对外战略转型,帮助美国摆脱当前困境,重振全球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美外交史上,美国新总统就任初期,中美两个大国的领导人都要经历一个相互熟悉、适应和斗争的"磨合期"。1981年,好莱坞演员出身的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入主白宫。其不按国际政治常理"出牌"的演员本性,使刚刚建交的脆弱中美关系受到严重冲击。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双方激烈交锋,险些导致中美关系的严重倒退。  相似文献   

13.
从1989年6月开始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制裁,给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带来了极大困难。打破西方国家的制裁,是当时中国外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这一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一项重大成就。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西方的制裁给我国造成很大的困难1989年中国发生政治风波后,CNN、"美国之音"、BBC等西方媒体连续很多天滚动播出谴责的新闻和画面。6月5日,美国总统布什  相似文献   

14.
资讯     
正要闻习近平出访中东:推动全球治理牵手"一带一路"谋共赢应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阿拉伯埃及共和国总统塞西、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鲁哈尼邀请,1月19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上述三国进行国事访问。作为"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外交的开篇之作,这是西亚北非动荡五年来,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到访中东。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月18日至2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对美国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这是时隔近5年来,中国国家元首再次访美,也是奥巴马总统任内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今年是中美重新打开外交大门40周年,无数事实证明,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俱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新年伊始.中东加沙地带战火纷飞。燃于中东的战火和美国政府的中东政策有很大关联。美国在中东面临战略困局.短期看布什外交失大于得。但在军事革新、控制地缘要地等方面.美国是有一些收获的。美国的软实力受到重挫.战争耗费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重大诱因。但总体看.美国实力依然超强,未来也未必长期陷在中东。  相似文献   

17.
瓜田 《前线》2010,(8):53-53
<正>前不久,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跑到美国跟奥巴马会谈去了。会谈后,两位总统竟一改常规,不吃白宫的大餐,却跑到一个小镇的汉堡店去吃了一顿。这估摸是在作秀表演,但仍不失为国际外交一个有趣的花絮。美俄共同设计的这出"汉堡店秀",没有奢华  相似文献   

18.
刘大生 《唯实》2005,(3):48-50
美国有没有"总统",这难道也是一个问题吗?是的,这的确是个问题。在美国的政治法律词汇中,其实并没有中国人理解的"总统"这一概念。中国人之所以说美国有"总统",其实是误译造成的。类似的误译还有"白宫"、"国务卿"、"州",等等。  相似文献   

19.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其总统大选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大选中,外交问题通常不是美国选民最关心的问题,但却是各国政府和民众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因为新总统实施的对外政策,将影响一个时期世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肖华 《党建文汇》2002,(9):40-40
中东局势正从危机一步步滑向战争,而美国总统布什却始终抱着旁观者的心态,不愿过多插手,.即使偶尔开口,他也明显地倾向以色列,要求阿拉法特和巴勒斯坦立即停火。为何布什对阿拉法特与沙龙的态度相差这么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