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论现代哲学中的思维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素 《学习论坛》2001,(5):8-10
创新是人类智慧的灵魂,是现代哲学生命延续和活力再现的核心和精髓.哲学上的思维创新是优化、改变其思维方式和应用能力的重要基础;是现代哲学不断进步的决定因素;是直接推动哲学变革的智慧先导.综观思维创新的全部过程,从推动现代哲学生成、进步和繁荣上讲,创新就是要突破原有思维关系结构的旧模式;创新就是用哲学特有的"问题意识"去发现新矛盾,建立新关系;创新就是培养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反思和批判中"引爆"智慧潜能.  相似文献   

2.
丁素 《学习论坛》2013,(6):51-5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文化理念和思维创新是增强创造活力的重要选项。文化理念与思维创新是同质共进的辩证过程。文化理念的确立由思维创新来引导,其发展也以思维创新为前提。思维创新是优化、改变文化理念的灵魂,是培养文化理念自觉的智慧先导。创新就是要突破原有文化关系的旧框架、传统文化结构的旧模式,用哲学的"问题意识"去发现文化新矛盾、建立文化新关系、构筑文化新结构;就是要培养发现和破解问题的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的思考能力,在理性反思和批判中"引爆"文化智慧潜能,创造文化新形态。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里既有实际问题,也有理论问题,并对此产生某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人们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问题体现了哲学智慧,因此哲学是“智慧”之学,即是问题之学。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任何一个伟大的理论家,都只能立足于他所处时代的社会实践,吸取前人的经验,提出解决他所处时代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人类智慧的集中表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无论是…  相似文献   

4.
构建中国“新实学”,既是中国人“文化自觉”意识的充分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展望21世纪,只有在“返本开新”(或“推陈出新”)的基础上,中国实学才能逐步地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新的哲学体系。“新实学”主要新在两点上:一是必须准确地全面地把握时代精神,从哲学价值观高度,回答与解决时代提出的各种新问题;二是必须超越“旧实学”的理论架构,吸纳人类各种新的哲学思维成果和新的研究范式,构建中国“新实学”。构建中国“新实学”必须坚持三条基本原则:准确地把握时代精神。提高“文化自觉”意识,走哲学“综合创新”之路。坚持多元诠释学方法。构建中国“新实学”,是“提高国家软势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中国现代化的精神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回望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地运用唯物辩证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哲学智慧。其中,坚持民主与集中、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人类命运与国家利益的辩证统一的两点论;抓住人民立场、理论武装和自我革命的全面从严治党“牛鼻子”的重点论;通过创新思维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通过系统思维实现“十指弹琴”、通过战略思维实现战略策略“虚实结合”的辩证发展观,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智慧的具体彰显。  相似文献   

6.
浅论创新思维的阻碍因素及突破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个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某些事实中寻求新关系、找出新答案的思维过程,它是伴随创造活动而产生的思维过程。它的阻碍因素主要有从众心理、过分嫉妒、“冬夏心理”、极端的自我评价。根据创新思维的阻碍因素,培养创新思维应做到:培养浓厚的科学兴趣;多向思维的习惯;激发潜在意识等。  相似文献   

7.
“守正创新”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所实现的“哲学革命”的思想遗产。如果只是从具体的实践层面来理解,必然会出现套语化、片面化、标签化的倾向。本质上,“守正创新”具有超越具体实践中“技”的层面而更为深刻的世界观方法论意义,这既是把握世界的重要范畴和基本方式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产物,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阶段新成果。“守正创新”在哲学思维层面的发展:由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到实践辩证性思维方式,实践理性从“前提性”反思转向“价值性”反思。从思维方式层面把握守正创新实质内涵,也能更好地把握“守正创新”对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云是党的第一代和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陈云毕生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目光远大、智慧卓越的领导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解决过无数复杂而关键的问题,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他善于总结经验,进行哲学思考,用自己的独特而创新的哲学思想丰富并深化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陈云是党的高级干部队伍和领导人中,学习哲学、运用哲学、着力进行哲学创新的一个典范。学习陈云,对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所要求的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全面提高执政能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 ,经历了“返本归真—构建体系—问题意识—人本意识”的历史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 ,是在关注时代重大现实问题和前沿问题中的创新 ;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创新 ;在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努力恢复和确立人的主体地位的创新 ;在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中创新 ;在清理与总结既有成果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在创新过程中涌现出一系列哲学的新生点及哲学的分支学科 ,提出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观点和一些新的哲学理念 ,建构新的哲学形态。  相似文献   

10.
人根据实践需要可与宇宙发生无限的关系,而元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哲学家将人与宇宙的关系抽象到最极限的"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这对矛盾关系的结果。恩格斯是从元哲学意义上提出哲学基本问题的,而国内一些学者是在非元哲学意义上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的。非元哲学意义上的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与宇宙关系的终极反思上,最后还必须抽象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上,其根据在于:一是元哲学的反思是终极性"寻根究底"的思维,二是哲学史上元哲学的反思始终是围绕思维和存在关系而展开的,三是元哲学的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反思体现了所有哲学反思的根本矛盾。元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主要在于两个标准的提出;其实践意义,是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余卫国 《探索》2011,(4):187-191
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新的历史背景下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哲学研究为基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所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智慧,以哲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叙述方式加以提炼和升华,使之真正成为以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主义”的“实践哲学”为主线,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大”创新理论为依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建设实践为框架,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哲学、文化哲学和生态哲学为一体,既能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实践精神,又能充分反映当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既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又面向世界的开放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相似文献   

12.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与信息的获取密切相关。哲学教学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哲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利用信息资源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效果及目标的实现。信息素质教育就是为提升人自己所拥有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把创造性思维变成现实的手段和能力。哲学教育不仅要把知识和信息当作材料传递给大学生,而且要帮助大学生理解他们所处的世界,最终让学生走向自由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的新见解施一青在《哲学研究》第5期上发表题为《哲学的历史发展来看码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一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问题上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他指出,近年来广泛流行于我国哲学教科书和报刊上的一种观点;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另一种观点:说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概括为关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科学, “没有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而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相似文献   

14.
回答“哲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蕴含两个可能的思路,一个是反驳对哲学本性的质疑,另一个是增强哲学的问题意识。前者驳斥了人们对哲学的误解和矮视,后者饱含着对哲学的现实价值的期待,两者都涉及对哲学社会功能的理解。当代哲学“应用”反映了人们思考生活“是怎样”与“应当怎样”的智慧积淀.关注与时俱进的日常生活实践,融于生活又超越生活。当代哲学“应用”从应然角度确立追求的“路标”,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世界的“爱智慧”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蕴含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智慧。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源和基础,在经典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发展及其规律做了大量研究和论述,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思想理论来源和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主要有四个面相,也是四个构成性问题:返本、继承、超越和批判。此四个问题合理的解决理路当分别是:把返本与开新统统纳入大文化视野以及人类精神的当代走向之中,呈现一组相对比较真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立足于自觉的中华民族意识并联系普遍的中华民族心理,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中提炼出超越应用哲学和自给自足哲学的哲学问题来丰富发展马哲;超越问题已将马哲定位在世界哲学的架构里,因此不应局限在形态创新层面,而更应致力于对世界提供一种独特的智慧;中西马科对话才是更加合理的批判逻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只有同时发散繁衍这四个问题并渐次收敛趋同之,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方式才能生成,从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更具解释力(包括政治解释力和科学解释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及马工程才能最终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与信息的获取密切相关.哲学教学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哲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利用信息资源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到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效果及目标的实现.信息素质教育就是为提升人自己所拥有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把创造性思维变成现实的手段和能力.哲学教育不仅要把知识和信息当作材料传递给大学生,而且要帮助大学生理解他们所处的世界,最终让学生走向自由思考.  相似文献   

18.
解磊 《世纪桥》2007,(2):4-5
对立统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棱心。它指导了我们具体的实践取得了成功,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创新和丰富。邓小平同志在新时代和新主题的探讨和理解中,转变了思维方式,重视和研究了其中的统一性。在哲学思维上实现了从矛盾辨证思维向系统辨证思维的转变,引导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从“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思维造就思想,思想创造价值。代表人类所有文明的思想无不源自思维,解悟人生的所有生命智慧无不依赖思维。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一直以来就是决定人们智慧高低、创新出路、人生成就的根本能力。  相似文献   

20.
康兰波 《求实》2007,1(3):22-25
针对我国哲学在当代创新中存在的知性化倾向,提出哲学精神是哲学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哲学精神是人类精神的最精致表达,是对科学精神的超越,以科学精神取代哲学精神是当代哲学被知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永葆“爱智慧”风范的精神品格,哲学精神主要包括追求纯粹、反思批判、高扬自由等内容。哲学的创新就在于哲学精神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