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飞 《湘潮》2008,(8):49-50
李宗仁是国民党著名高级将领,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李宗仁流亡美国。 1965年,在周恩来等的精心安排下,思乡心切的李宗仁冲破重重阻扰,由美国辗转回到祖国。归国后,李宗仁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2.
张国强 《党史纵横》2005,(10):21-23
李宗仁,国民党统治中国的最后一任总统,新中国解放后,一直定居美国。从1955年至1965年,李宗仁多次表示要回中国。当时李宗仁处于美国“监护”和美蒋特务控制中,如何突破重重阻挠,安全回国?在周总理的精密部署下,这项特殊使命便落在时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丁国钰身上。40年后,丁国钰大使揭开尘封往事,讲述李宗仁秘密归国始末。  相似文献   

3.
边斋 《学习导报》2011,(8):33-34
1965年,前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越洋归来,回到祖国怀抱。同年7月26日上午,毛泽东接见了李宗仁夫妇和李的机要秘书程思远。谈话中,毛泽东问到程思远的学历和工作经验,后来谈到美国。  相似文献   

4.
叶落归根     
1965年7月20日。原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归来。一年后,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握着他的手,说:“请多保重身体。共产党不会忘记你的。”叶落归根@羊夏  相似文献   

5.
《湘潮》1987,(7)
一九六五年七月二十六日,毛泽东在中南海邀请原国民党总统李宗仁的秘书程思远单独谈话。谈着谈着,毛泽东突然问程思远:  相似文献   

6.
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在人民解放战争的沉重打击下,不得不宣告“引退”。次日,出任代总统的李宗仁即致电毛泽东,要求人民解放军停止过江,举行和平谈判。为了进一步了解对方“和谈”的真  相似文献   

7.
李宗仁归国前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影响日益扩大,美国对华政策开始转变。1965年9月下旬,蒋介石派“国防部长”蒋经国访美,提出派兵到越南参战,遭到美方断然拒绝;1966年7月,美国国务卿腊斯克访问台湾答记者说:“我们承认中华民国政府……”,“唯一”两字不见了;1967年3月,大陆“文革”如火如荼,蒋经国对美国某杂志记者说“挥师北伐,必成必胜”,可该杂志却以《中国神话》为题,发表了一篇具有讽刺意味的社论;1968年2月,曾带头反共亲蒋的尼克松发表总统竞选演说,说“在今后8年中,中国问题一定要解决”。  相似文献   

8.
1950年2月27日,毛泽东在结束访问苏联归国途中,抵达哈尔滨视察,这是毛泽东一生当中唯一一次到黑龙江视察。在18个小时的停留中,毛泽东视察了哈尔滨的工厂、市容,还特别为松江省委题词: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哈尔滨市委题词“:发展生产”;为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题词“:学习马列主义”;还为《松江日报》题写了报头。这些题词给松江省、哈尔滨市广大干部群众指明了方向,激励和鞭策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为建设新中国而努力奋斗,并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5年过去了,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今天,我们重温题词,更具有…  相似文献   

9.
1949年1月,国民党河南省主席张轸在信阳宣布独立,湖南省主席程潜在长沙逼蒋退位,白崇禧则在武汉以停止使用金圆券、扣留重庆运来的武器相要挟,要蒋引退.1月21日,蒋介石迫于各方压力,以“因故不能理事”为名宣告“引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代理”总统之职.22日,李宗仁表示愿意接受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提出的8项和谈条件,并派出以邵力子、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和平谈判使团前往北平,开始了国共之间长达3个月之久的谈判.在这次和谈的背后,李宗仁还安排了一些人士,秘密往来于南京和北平之间,直接与中共方面接洽,试探中共的反应,其中一个最主要的人物名叫刘仲容.早在抗  相似文献   

10.
1950年春天,对哈尔滨人民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春天。此时,新中国刚刚诞生几个月。毛泽东出访苏联归国,来到哈尔滨视察。在停留的短短18个小时里,毛泽东创下了他生平的纪录一下子作出六项题词,分别是:为松江省委题词“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哈尔滨市委题词“发展生产”;为哈尔滨市第二次团代会题词“学习马列主义”和为《松江日报》题写报头。这在毛泽东以后的经历中是没有的领袖的题词和关怀如一股巨大的力量鼓舞了当时的哈尔滨人民,为建设新哈尔滨指明了前进方向。毛泽东那艰苦奋斗、与民同苦的领袖风采也为哈尔滨人…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与李宗仁归国杨明伟1965年7月17日,周恩来异常繁忙。处理完一天的诸多政务以后,还有一件重大的事情在等待着他。夜晚,他通宵未眠,一直在静候一架由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机场起飞的飞机的消息。18日晨,周恩来接到有关部门报告:李宗仁乘坐的飞机已经进入...  相似文献   

12.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 1965年7月26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刚从海外归来的原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和其夫人时,突然主动向在座的李宗仁的机要秘书程思远发问:"你知道我靠什么吃饭吗?"程思远一时茫然不知所对.毛泽东接着意味深长地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以前人民解放军打仗,在每个战役后,总来一次总结经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然后轻装上阵,乘胜前进,从胜利走向胜利,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13.
1965年7月20日,新华社从北京播发了一条轰动整个世界的新闻: “前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和他的夫人郭德洁女士,从海外归来,今天上午乘专机抵达北京。” 李宗仁一行回国途中的经历曲折而惊险。30年来,不少中外报刊相继从不同角度予以报道和描述,但却大多语焉不详,甚或是捕风捉影的虚构,以至以讹传讹。 李宗仁回国一事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的。这件事从开始酝酿到最后实现,前后几乎经历了10年的漫长时间。其间,日理万机的周恩来做了大量艰苦而细致的工作。整个过程都是在极其机密的条件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胜利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摧毁了国民党赖以维护其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从而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下野,“副总统”李宗仁代理“总统”职务。李宗仁上台  相似文献   

15.
1949年1月,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至1月21日,蒋介石在一片质疑声中无奈宣布下野,并有文告称:“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其职权。”而在这一时期上台的李宗仁明白:自己只不过是一个“象征“罢了,和蒋介石共事多年,他深谙蒋介石“虚让实控”的政治伎俩。于是,李宗仁后来借口体恙就医,远走美国。5年后(即1954年),李宗仁被蒋介石免去副总统职务,成为一介平民。  相似文献   

16.
《党的文献》2008年第5期刊载萧永义《十年未解天边月——漫议毛泽东手书〈归国谣〉著作权归属》一文,在臧克家考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判定《归国谣》一词著作权应属毛泽东,笔  相似文献   

17.
1949年1月,蒋介石政权风雨飘摇,岌岌可危。至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并有文告称:"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其职权。"但李宗仁深谙蒋介石虚让实控的政治伎俩,于是借口体恙就医,远走美国。5年后,即1954年,他被蒋介石免去"副总统"职务,遂成为流落异乡的一介平民。李宗仁归国事,发轫于1955年5月,成功于1965年7月,时间跨度10年之久。在这段漫长的时日里,尽管事情复杂曲折,深邃微妙,毛泽东却始终采取鼎力支持、谒诚欢迎的态度,终于成功。"一笔政治账!"寄居海外的落寞与寂寥,激发着李宗仁思念祖国之  相似文献   

18.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叶剑英肩负组织广东战役、筹划广东建设的重任来到江西省扭州市。在祛州,他遵照毛泽东的指示,把赣州城作为向广东进军的战略基地,导演了一场“征州定大计,广东奏凯朕”的宏伟历史话剧。毛泽东面投机宜广东和广西是国民党在华南地区的最后两个营垒。虽然大陆的彻底解放在1949年已成定局,但国民党仍企图在两广负隅顽抗。余汉谋集团约12万守广东,白崇植集团约17万守广西,构成了所谓的“粤桂联合防线”。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行政院院长兼国防部长何应钦、“广东王”陈济棠、“山西王”阎锡山等一大批军政要员…  相似文献   

19.
成一 《党史文苑》2007,(12):18-20
l949年初,国共谈判时,毛泽东为新华社连续写了六篇评论。《毛泽东选集》收入了五篇,在《评战犯求和》的题解中说:“这是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揭露国民党利用和平谈判来保存反革命实力的一系列评论的第一篇。其他的评论是:《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和平”》、《国民党反动派由“呼吁和平”变为呼吁战争》、《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个答案》、《南京政府向何处?》等。”这个“等”字就是至今还鲜为人知的被称为新闻名篇的《蒋介石李宗仁优劣论》。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蒋介石的几次下野大都与桂系有关.蒋介石与桂系首领李宗仁之间向来是貌合神离.互存戒心.暗自较量.1948年3月,国民党第一届国民大会之后.两人的矛盾便公开化了.当初,按照蒋介石的打算,想利用这次“行宪国大”推举孙科为副总统,使孙科变成自己的亲信.但李宗仁却不买帐,与蒋唱对台戏,公然宣布将与孙科竞选副总统一职.李宗仁使出浑身解数,竟然以微弱优势奇迹般地取胜,当上了副总统.这无疑惹怒了蒋介石,从此埋下了祸根.尤其在1948年至1949年1月间,蒋介石的百万精锐之师,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血本无归.国民党内部对蒋介石怨声载道.而身为副总统的李宗仁更是“趁火打劫”.急调自己的谪系桂军迅速聚集到南京附近,又命桂系将领白崇禧布防长江沿岸.此举意图十分明显,就是直逼蒋介石将总统宝座让出.蒋介石对此忍无可忍,但又感到力不从心.这时,他脑子里闪现出一个阴险狠毒的念头:秘密干掉李宗仁.他很快将时任保密局局长的毛人凤召至官邸,向毛人凤亮出底牌,要他尽快除掉李宗仁.并再三叮嘱此事必须严格保密.一切由他亲自指挥.蒋介石询问毛人凤:“准备叫谁直接负责这次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