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人事天地》2010,(31):20-20
自治区农业厅以“人才支撑产业、产业造就人才”为思路,把农村人才工作做在产业链上,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上,实现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打造了一支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农业,致力于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2.
井研县哈哥兔业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全省唯一家以肉兔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是四川乐山国家级畜牧科技园核心区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我县以企业为龙头,以基地为依托,以利益为驱动,着力做大做强肉兔产业,做长做宽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大规模、深加工、优品牌、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原省委副书记刘鹏在视察该公司后赞誉:井研哈哥兔业将优良种兔培育、兔肉食品的粗加工和精加工形成产业链,将兔食品店深度加工推到了产业链的终端,成为全省农产品深度系列加工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规划将天津滨海新区列入国家战略布局,以此带动整个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发展,改变我国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局面。这一战略构想的实现,必须以创新为前提发展。我们以创新极化空间理论为核心,分析天津市产业纵向结构,重点剖析创新产业集聚与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特点,对天津创新极化空间系统内外环境进行改善提出政策建议,指出应完善地方政府对创新项目的投资体制,加大科研体制改革,促进官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同时鼓励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4.
安全产业链是一个微观概念。安全产业链对于培植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继而促其步入良性循环意义重大。其基本涵义是应对市场风险紧急避险的固有实力,以安全为特征的经济实体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平稳提升的持续连接。随着市场经济发育程度的递延,市场风险表现的特点越来越明显。一是突如其来;二是优胜劣汰。培植产业链本身是一种降低抵御风险的有效模式,但应深刻理解和把握产业链条的筋脉活动。投资链———政策取向与构筑成本之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是投资与需求结构趋于平衡发展的过程。决定投资方向的要素首先是国家政策,其次是…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竞合"是现代区域竞合的重要特征,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现代产业融合和国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三大历史机遇面前,应该准确认识黔中经济区产业链的现状。构建黔中产业链,必须以制度整合与创新引导产业链整合与创新,建立起培养、吸引、用好产业发展需要人才的长效机制,坚持"多产业链模式"复合演进,打造大产业链的思路。准确认识区内产业链的核心价值环节,按照产业链本身的要求来承接转移产业,加大对核心链环的资源配置力度,整合区域产业链。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期间,云南旅游业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应该突出外向型发展的战略定位,更高效地实现与国际大旅游市场的产业对接,从而按市场法则追求并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使旅游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五大产业之一。为此,必须围绕“使云南旅游产业成为能真正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的战略目标,强化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以更加开放的新举措,突破固有的体制障碍和机制约束。从根本上提升云南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7.
工业兴,则沙湾兴;工业强,则沙湾强。我们要按照“围绕大企业,做强大产业,延长产业链”的发展思路,强力实施“21510”发展战略,全力打造“百亿航母、十亿板块、亿元群体”,以工业大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政府滇西北旅游现场办公会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名牌精品、大旅游开发三大战略,按照“做精大理、做大丽江、做优迪庆、开发怒江”的要求,全面提升滇西北地区旅游竞争力,把滇西北地区建成精品荟萃、精彩纷呈的中国一流、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精品旅游区、云南连接川藏的旅游集散中心,以此带动云南旅游产业二次创业,开创滇西北旅游发展的新局面。大理白族自治州按照省委、省政府“做精大理、提升旅游产品的品牌质量”,把大理建成“集历史观光、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以及滇西北主要旅游目的地和客源集散地”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机制、体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加速建设演西中心城市和打造大基地为载体,以启动和建成一批大项目、形成一批大而强的企业为突破口。以开发精品景区(点)、打造旅游品牌为核心,加快推进二次创业,努力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中老铁路成为云南加强内引外联,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成果。要以“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大发展、大发展促进大开放”为导向,在延伸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上下功夫,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做强沿线产业,大力发展跨境产业和外向型经济,加快推动沿线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用航空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1973-2022年国家层面发布的162份通用航空产业相关政策文本为样本,在政策工具—产业链二维分析框架下,运用文本分析法进行描述性统计、政策工具维度、产业链维度和政策工具—产业链交叉分析,剖析政策工具及其内部结构的不平衡政策工具与产业链的不匹配等问题,提出了优化和完善我国通用航空产业政策、推进通用航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包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平衡使用政策工具、加快低空开放步伐、促进制造业做大做强、做好安全发展统筹等。  相似文献   

11.
东辛物业站发扬“自我超越,物业争锋”的团队精神,以“你我零距离,小区是我家”为愿景目标,以“零文化”凝聚队伍,以创新管理模式来打造物业品牌.为树立物业服务的明星品牌,采取了以“创先争优”为载体,拉近员工与居民的距离;以精细管理为手段,创新创效,实现成本零失控;以“岗检”活动为契机,实现安全零事故;以“争六杯”为抓手,打造品牌,做优服务等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创新链与产业链互动融合作为“四链融合”的核心内涵,是我国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理论机制上,创新链与产业链作为全球创新体系和现代生产体系的重要组织形式,具有一致的核心主体、组织属性和目标指向;产业链可以拉动创新链形成与发展,创新链可以推动产业链延伸与升级,且两者可以相互协同、相互融合。来自江苏的实践表明,创新链发展并未有效匹配产业链需求和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融合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其关键问题在于,产业链发展对模仿创新的路径依赖使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脱节使得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有限使得产学研合作力度不大,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产业关联割裂使得“制造—服务”融合度不深。为此,应实施开放经济转型、创新布局优化和产业集群升级三大总体战略,遵循提升对外开放与扩大对内开放并重、完善要素供给和强化需求激励并举、推动省域一体化与跨省一体化并进、加强产业规划引导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行四条具体路径,加快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互动和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遭遇严重的空间生产正义问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彰显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实现空间生产正义是其价值导向。差异性和异质性空间生产消解地理空间不平衡发展,符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纠正空间生产非正义难题和坚持空间生产正义的实践性要求。为此,要以创新驱动优化供给端,丰富空间产品种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动摇,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建始县畜牧业实际,建始县畜牧兽医局坚持以做大做强畜牧产业链为主线,稳步提升生猪主导产业,着力打造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和以景阳鸡为主的特色养殖业,全力推动畜禽产业创新发展、安全发展、绿色发展。围绕发展理念创新,推进畜禽产业链建设。恩施州委六届五次全会以来,把产业链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恩施经济"升级版"。围绕州  相似文献   

15.
道地中药材产业是乐山市重点发展的四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之一。乐山市药材资源富集、基地建设有力、主体培育初具规模、品牌打造初显成效,但乐山道地中药材产业在下游、中游、上游三环节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为此,需从全产业链条来审视和探索乐山道地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要聚焦精深加工与产业融合发展,实施现代流通市场与电子商务物流补位工程,建好优质大品种与生产基地,推动实现“道地中药材产业集群”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自治区农业厅以"人才支撑产业、产业造就人才"为思路,把农村人才工作做在产业链上,作用发挥在产业链上,实现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打造了一支扎根于农村,服务于农业,致力于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7.
河南警务机制改革的警政理念和以“做大做强派出所”、“做专做实警务室”和“做优做精局机关”为重点的改革措施,洞察警务经济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深悟“破窗原理”,向主动警务推进,切实努力以最低的成本赢得最大的胜利,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佳的效果,为我国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树立了“无增长改善”的标本:不增加一个编制,致力“无增长改善”;警力下沉,献给老百姓亲和力,提高公众安全感;民警工作积极性增加,活力增强;快速反应,社会控制更密,发案率降低、破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8.
城中村从“村”向“城”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基层治理的空间秩序构建,是实现我国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文章采取田野调查法,对上海市青浦区“城中村”改造进行了实地调研。研究发现,结构性赋能、产业赋能和利益赋能构成了基层治理良性运行的底层逻辑,但是产业培育缺失、风险控制不足、政策路径和规划布局不够全面等现实困境对基层治理效能产生了阻滞效应,为构建良性治理格局,实现空间秩序的有效生成,应优化治理结构、完善制度体系、提升激励效能。  相似文献   

19.
农业现代化与国家种业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种业现代化。位于农业产业链最上游的种业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基础性、战略性核心产业,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种业安全,积极应对种业安全面临的挑战。提升种业竞争力,主体是企业,核心是品种,关键是创新。应加强政策引导,健全法规体系,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做大做强民族种业。  相似文献   

20.
<正>2022年12月22日,云南省委书记王宁提出,要壮大资源经济,坚持全省资源管理“一盘棋”。2023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大力发展资源经济,以资源换产业、以资源换市场、以资源换技术,以资源推动产业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历来享有“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世界花园”等美誉,有着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绿色能源、丰富矿产、多样生物、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但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