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宁夏经济在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2.
宁夏要以永久性举办“中阿经贸论坛”为契机,充分发挥论坛积极作用并形成有较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主动服务于推动宁夏与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建立新型战略合作关系的新模式,推动宁夏经济结构由内陆封闭型经济向内陆开放型经济转型进程,将宁夏营造成为中国面向阿拉伯国家开放的先行区、桥头堡,助推宁夏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人》2005,(8):12-14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积极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宁夏经济发展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发展相协调,使宁夏初步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但是必须看到,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历史包袱沉重,宁夏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人》2005,(21):8-10,16
“十一五”期间,是宁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在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能不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与进展,从而实现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直接关系到我区能否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大局。  相似文献   

5.
宁夏经济体制改革大体经历了启动与目标探索、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历史阶段。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不断深化改革,为实现宁夏跨越式发民的宏伟目标提供动力支持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人》2009,(17):58-58
今年以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积极响应国家引进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精神,制定《宁夏回族自治区引进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暂行办法》,在北京举办宁夏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发布会,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各行业急需紧缺博士32名、硕士231名。加强归国留学人员之间、归国留学人员与党委、政府之间的联系,于4月28日,成立了宁夏留学人员联谊会。  相似文献   

7.
石雷 《共产党人》2007,(7):41-42
“大邮政”理念的付诸实施缘于当时宁夏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高潮的兴起。2003年,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要加快城市化建设,建设“大银川”,实现宁夏跨越式发展,宁夏邮政局新的领导班子兴奋地意识到这个绝佳的发展时机,局党组书记、局长马赞福认为:“邮政绝不能错过这一轮的战略机遇。宁夏虽小,也要有大作为。宁夏邮政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于是,“建设大邮政,服务大银川”的发展理念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财经热读     
《共产党人》2009,(4):13-13
宁夏48个重点项目吹响建设“集结号”,宁夏轻纺业在金融危机冲击下“逆市而上”,宁夏新增中央农业投资项目资金全部到位,宁夏煤炭生产建设规模破亿吨大关,宁夏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快,宁夏农行县域网点实现电子银行全覆盖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人》2006,(21):35-36
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五”以来,宁夏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全区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收入分配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阶层和行业之间仍存在“四大差距”,成为影响宁夏和谐发展的“四大鸿沟”。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人》2005,(7):43-44
企业是国家也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命脉,财富源泉。企业的竞争力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目标能否如期实现,以及宁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前途。如何评价宁夏企业改革的成果,正确判断宁夏企业目前的活力现状,是一个关乎全局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个体理想的实现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达成作为重要基础。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结合具体实际,提出了"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的改革目标,并就实现路径从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目标与实现方式的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宁夏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模式,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宁夏愿景。  相似文献   

12.
从全国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信息化发展形势着手,分析宁夏数字乡村建设在全国所处的坐标方位,可以看出宁夏已经进入国家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前列,位列西北五省区第一。以宁夏数字乡村建设与县域数字乡村评价为依托进行纵向分析,宁夏信息网络日趋健全,村级光纤网络全覆盖;快递包裹进村逐年增多,交通物流逐步完善;物联网智慧农业试点应用助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农村电子商务与网络销售再上新台阶。但是,宁夏数字乡村建设还存在着顶层设计缺失、平台体系标准不规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场景融合不深入、人才技术不足、资金保障不够等问题与短板。因此,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健全数据平台体系;拓展场景应用融合发展,增强数字乡村发展动能;加强人才技术资金投入,增强数字乡村要素保障,是当前加快宁夏数字乡村发展,释放数字红利催生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宁夏新形象是一个“地区形象”问题。地区形象是地区发展的一种新动力,其文化意蕴,就是小省区也能办大事,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其特质在于它是宁夏人追求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宁夏的实践过程,反映了宁夏人思变、求新、拼搏、奋斗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鲁忠慧 《共产党人》2011,(13):26-28
<正>宁夏文化"走出去"是宁夏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是宁夏文化实现国家级传播、世界级传播的必由之路。一、宁夏文化"走出去"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自治区为实现"小省区办大文化"的目标,立足区域文化特色——回族文化资源,生产自治区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探索与  相似文献   

15.
探寻制约宁夏红寺堡区农民收入倍增目标实现的原因所在,是提出政策措施、力争使红寺堡区与宁夏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宁夏要争先”,非公有制经济不仅可以而且能够为宁夏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认识并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优势,不仅是对党的“十五大”经济理论的重要实践,而且也是宁夏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围绕《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工程规划(2013-2020年)》目标实现,疏理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与保护的迫切性和艰巨性,探索宁夏生态移民迁出区的生态恢复与保护,实现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及完善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把全面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作为今后自治区新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宁夏的实际情况,对于实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与美丽宁夏,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宁夏只有大力开放,才能走向富裕;只有和谐发展,才能永远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蓝天,走环境美好的和谐发展之路,早已成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吴素芳 《共产党人》2005,(12):46-47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现宁夏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战略选择。如何准确把握时代的要求,分析宁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选择,提高宁夏非公有制经济的竞争力是宁夏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闫院平 《共产党人》2005,(16):36-37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一年多,便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为此,本刊记者就宁夏建设节水型社会等有关问题专访了宁夏水利厅厅长袁进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