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2014年莫迪就任印度总理以来,积极推进印度经济制度改革,提出"印度制造"、"数字印度"、"季风计划"、"向东行动"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总体取得了较为积极的效果。中印两国互为重要合作伙伴,莫迪的经济改革方案为中印两国深化经济合作创造了新机遇。本研究对莫迪经济发展战略和主要改革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在分析制约中印两国合作障碍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深化中印经济合作的五方面建议,以推动实现从"龙象之争"迈向"龙象共舞"。  相似文献   

2.
"新印度"愿景是莫迪本人的施政目标、行动计划和印度崛起的大国战略。莫迪"新印度"愿景重视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大力发展制造业,对内强化政府,对外推行"印度至上"大国外交,为莫迪政府赢得了国内支持,激发经济增长并在国际上提升了印度的国际地位。但如今也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宗教民族主义上升等挑战,特别是受印度国情所限,在加快开放与保护国内弱势群体之间存在矛盾。伴随着中印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的战略目标,下阶段中印关系的重要课题,就是要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共同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进安全及人文对话,使"龙象共舞"成为中印关系"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3.
陈金英 《国际观察》2016,(2):113-126
莫迪执政以来,将"发展"与"治理"作为印度政治经济改革的主题。在经济领域,莫迪相继提出"印度制造"、"数字印度"等战略,推动本国转型为制造业大国,并辅之以土地、劳动力、商品服务税方面的改革来促进经济增长;在政治领域,莫迪政府出台提高官僚机构效率、加强行政权威的行政改革措施,以实现"善治"的目标。2014-2015年印度的政治经济发展表明,莫迪政府面临着官僚机构效率有所提高但政府能力不足的挑战,未能在主要经济改革议题上实现突破。能否超越选举政治的压力和构建更具合作性的中央地方关系是未来印度经济改革的主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4.
印度总理莫迪上台以来,外交活跃进取,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莫迪主义"。"莫迪主义"是新形势下印度大国崛起的战略,植根于印度传统战略文化,具有浓郁的实用主义色彩。"莫迪主义"坚持"印度优先"理念,力图发挥地缘政治优势,助推印度发展崛起。三年多来,莫迪政府外交成绩不少,但挑战也很多。当前,中印关系总体稳定向好但复杂因素明显增多。中印应坚持积极看待对方发展,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妥善处理矛盾竞争,在共同发展中实现民族复兴。  相似文献   

5.
莫迪对印度经济进行了强有力改革,带动了印度各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效果。随着印度23个邦陆续进行了地区议会选举,从目前结果看,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在地区选举中既有极其成功的地区,也有失败的地区。那么经济改革发展与莫迪领导印人党的地区议会选举之间是否有联系呢?本文试图通过选取一定经济指标来表示经济改革发展,并运用相关数据分析方法考察其与莫迪领导印人党的地区选举结果的关系。通过分析,认为在当前印度经济发展阶段,可用电力增长率这一指标与莫迪领导印度人民党地区选举结果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印度总理莫迪上台后,不仅积极推动印度融入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经济圈,而且主动对话中国,全面提升印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彰显印度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新变化。这一变化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一方面有来自印度内部的因素,包括印度国内存在的矛盾问题和发展问题,需要得到来自中国的帮助。另一方面,印度也存在不断变化的外部因素干扰,致使莫迪政府在评估印中关系时,认识到两国关系的依赖性和重要性,尤其是中国的全球大市场地位以及在国际社会中日益发挥的重要影响力,能够对印度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和必要的国际支持。因此,印度莫迪政府对华政策的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印度的发展需求,能够加速印中两国关系的互动与发展,从而有效促进双方战略利益的互惠与共赢。  相似文献   

7.
近两年,印度莫迪政府的大国战略主要呈现以下特征:聚焦大国目标并塑造印度的南亚主导地位,外交战略范围广阔,强调“软实力”的作用,以及注重自我发展与外部环境并举.莫迪的大国战略理念深受印度现实主义国际政治观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印度人民党的执政理念.大国战略的实施与莫迪的执政基础和执政风格密不可分,并融入了莫迪鲜明的个人风格.在大国战略的影响下,中印两国经济合作空间加大,公共外交形式拓宽,地缘政治碰撞凸显,印度制衡中国筹码加重.  相似文献   

8.
李亚兰 《东南亚》2015,(2):77-83,110
达耶难陀是19世纪印度宗教改革社团——圣社(Aray Samaj)1的创立者,在他的领导下,圣社以"回到吠陀去"为改革口号,提出"印度是印度人的印度"的说法,在宗教、社会领域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活动,直接推动了近代印度社会的改革与发展进程。当下,印度新任总理莫迪领导下的社会改革活动引起了很多关注,他所倡导的改革,与达耶难陀的改革模式有几分相似,体现了印度社会改革的某些传统。从达耶难陀领导的宗教社会改革实践活动出发,探讨其改革的模式及特点,可以以此为切入点,找寻印度宗教社会改革的历史传统,并从历史的角度更好地理解印度当前的社会改革。  相似文献   

9.
莫迪执政以来,为了实现GDP稳健增长,促进印度经济发展的目标,不断就外国直接投资(FDI)政策进行改革,希望通过政策改革吸引外国资本进入本国投资,弥补本国国内资金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莫迪执政以来印度FDI政策改革内容,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认为印度通过FDI政策的改革,不断放开外资投资领域,放宽外资准入条件,使得大量外资涌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度制造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发展,推动了印度经济的发展与复苏。但也应该看到,在未来,莫迪政府如果持续就FDI政策进行改革,将遇到较大阻力,同时由于印度本身存在土地制度、劳工法等问题,使得外国投资项目真正落实存在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10.
“印度制造”是印度莫迪政府的一项重要经济战略,目标是将印度打造成制造业大国,推动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让21世纪成为“印度世纪”.莫迪政府出台一系列举措,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鼓励创新创业.但受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质量不高、民主政治效率低下等多重因素制约,该战略落实步伐较为缓慢.“印度制造”已成为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和晴雨表.  相似文献   

11.
张雷 《南亚研究季刊》2012,(1):106-108,6
印度的现代化进程始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从独立前的"殖民主义现代化模式"到从独立后的"以苏联模式为参照的混合模式",再到经济改革以来"自由主义混合模式",印度的现代化模式经历了深刻调整,发展模式的选择和完善对于印度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印度独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现代化道路上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于继续探索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印度政治现代化发展历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政治现代化经历了两个主要演进时期。从独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印度逐步确立了西方议会民主制的政治现代化模式,但也体现出某些东方威权体制的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印度政治现代化模式经历了深刻的发展和变化,东方威权体制特征日渐削弱和消解,民主政治进入了新阶段,但传统宗教因素也被激活。印度政治现代化进程在传统与现代相互作用、延续与变革彼此交织中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I use the policy feedback literature to present an argument regarding the new politics of reform consolidation in India. India’s reform trajectory can be understood in terms of three distinct phases of reforms interspersed by periods of slowdown. In this narrative that goes beyond 1991, an analysis of struggles, opponents, and reversals become important, revealing a more contested pathway. In the 2000s India has moved beyond the initial, crisis-driven phase to a deeper external integration with the global economy and structural reform within. I call this phase an era of strategic internationalization. Reforms of 1985, 1991, and 1998–2000, in different ways, have begun to create new constituencies of support across India, which underlies the consolidation phase of reforms. During this long trajectory, the opponents of reforms could delay reforms but failed to reverse the direction of economic reform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vide a temporal framework that pays attention to mechanisms underlying different phases of reforms and how new supporters and opponents of reforms were created across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reform trajectory. Policies, the social bases of the Indian economy, and classes have been re-configured as a result.  相似文献   

14.
1991年印度发起经济改革,减少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放松对私营经济和外国投资的限制,放松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改革财政税收制度和银行金融制度,促使印度对外经济联系逐渐扩大和高新技术产业异军突起,推动印度经济加速增长和建筑崛起。但是,印度经济改革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殷永林 《东南亚》2011,(1):37-42
本文归纳了实施经济改革以来印度经济增长的6个主要特点,分析了这些特点对印度经济增长的影响。作者认为,这些特点大多对印度经济增长有利,近期印度经济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6.
中印两国经济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经济格局,受到各国广泛关注。本文综合考察中印两国经济改革的绩效,探索中印两国改革成功的制度根源,剖析两国经济发展绩效差异的制度成因,认为中印两国未来发展更应关注制度层面的深层次改革,两国应该相互借鉴各自制度的优势,取长补短,以实现各自的强国之梦。  相似文献   

17.
Devin Joshi 《India Review》2013,12(2):238-267
After twenty years of economic reform and liberalization, is India now on pace to close the development gap with China? To assess this prospect, I analyzed multi-decade trends across six dimensions of human capabilities crucial to both individual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1) economic, 2) health, 3) infrastructure, 4)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5)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6) gender equality. I also conducted a focused comparison of two industrial sectors: software services a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he evidence shows that India is starting to catch up in several sectors, but overall China currently has a significant lead on mos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indicators. Whereas most scholars studying this divergence have focused on shifting economic policies as the key to convergence, I argue that lingering development gaps may primarily be a result of India’s lower levels of social investment. Thus, if India is to catch up and surpass China, it will not only need supportive economic policies but must also concentrate heavily on expanding and improving rural infrastructure, education, and especially gender equality.  相似文献   

18.
It is almost a decade since India began its economic reforms. Apart from the purely domestic economic objectives that the reforms were expected to achieve, there was a recognition that reform was imperative if India wanted to become an economic power of consequence within and beyond its region. This had important foreign policy implications. Official pronouncements reflected the concern that the balance of fiscal power as opposed to military power was the key factor in determining a country's international standing. This called for an integrated strategy to bring economic and foreign policies clos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vigorous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could not be undertaken without sharpening the commercial diplomatic tool. Indian foreign policy over the last decade has been grappling with this challenge.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reorientation in Indian foreign policy, assesses the efforts undertaken so far to make commercial diplomacy viable and highlights the challenges that multi-layered diplomacy poses for a country like India.  相似文献   

19.
印度因其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被美国视为抑制中国“崛起”的控制阀和其重返亚洲、构建遏制中国包围网的重要节点。但印度在政治经济上对美国借重的同时亦和中国在国际上有着诸多共同利益诉求,并为加速本国经济腾飞而不得不倚重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其角色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中美新博弈中印度将左右倚重并制衡。因此,在经济利益为国家相互关系主导因素的背景下,中国应与印度构建共赢发展互动关系,推动两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黄亚丽 《东北亚论坛》2006,15(3):119-123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开始了经济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维特正是在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并将自己的经济思想和主张付诸实践,成为沙皇末期经济改革主要的设计者和实践者,是俄国政府内部启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维特所实施的经济改革政策,对俄国的工业化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大量吸引国外资本,依靠政府的力量进行货币改革和强化保护关税政策等,以此来推动俄国经济发展,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对俄国的专制统治和经济体制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