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明 《今日民族》2021,(8):39-40
1961年,国务院公布了180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爨(cuàn)宝子碑和爨龙颜碑分别位居石刻类的第二和第三号文物.有趣的是,这两块碑都来自云南省曲靖市.它们究竟有什么独特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不但得以入选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而且还名列前茅?  相似文献   

2.
马希 《传承》2009,(6):76-77
桂海碑林在中国文献中是具有独特地位的碑林,这里碑刻林立。而在这众多石刻中,《龙图梅公瘴说》碑是一块充满文化和政治色彩的碑刻,在桂林石刻中有它自己独特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桂海碑林在中国文献中是具有独特地位的碑林,这里碑刻林立.而在这众多石刻中,<龙图梅公瘴说>碑是一块充满文化和政治色彩的碑刻,在桂林石刻中有它自己独特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春秋》2016,(5)
正在曲阜孔庙、孔林、孔府及周边地区,散布着多达7000余块历代的碑刻,其中仅孔庙一处就有唐、宋、金、元、明、清至民国时期的碑刻1000余块,包括御制碑、谒孔碑、修庙碑、祭庙碑、功德碑等等。曲阜碑刻从宋代就引起文人学者的极大重视,文学家欧阳修、金石学家赵明诚都曾亲自到曲阜探访研究,并收入各自的著述。明清两代考据学盛行,金石大家更是纷至沓来,对曲阜古碑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5.
冯玉祥的廉政碑谷全革由冯玉祥将军于1927年亲自撰文的廉政碑碑刻,最近在虞城县利民镇被发现。刻碑碑身长2.5米,宽1米,虽历经变迁,依旧碑身完好,字迹清晰。碑文的内容是:"我们一定要严惩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为人民建设廉洁的政府,为人民除水患,兴水利,...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冠县政协负责编纂的《冠县碑文大观》一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碑刻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具民族特色的亮点之一,见证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冠县碑文大观》全书26万字,16开,7大篇章,集史料性、知识性于一体,图文并茂,资料翔实。该书辑录了冠县有史料记载以来的碑刻、志铭文化,它的出版是对冠县历史的又一个全新视  相似文献   

7.
“掖县鼎鼎文物最,文峰山上道昭碑。”这是全国书协名誉主席赵朴初的诗句。云峰山,又名文峰山,位于莱州城东南7公里处。顶峰酷似笔架,俗称笔架山。云峰山,西北遥望苍茫大海,东南毗连巍峨群山。山上峰奇木秀奇石盘踞,景色宜人。古往今来,云峰山吸引着无数文人名士到此寻幽访胜,题字赋诗,留下了历代摩崖刻石近40处。其中北朝刻石17处,宋代刻石10处,明清刻石各2处,不明朝代刻石若干处。除一处明代刻石在山之阳,其余均在山阴和极顶。刻石以山势取之,虽为人凿,犹如天开。或矗立,或斜依,或偃卧;嵌空叠架,大小不一,姿态各异。由山腰散布到山顶,形成天然碑林。最负盛名的,惟北朝郑道昭摩崖刻石《郑文公下碑》、《论经书诗》、《观海童诗》等。  相似文献   

8.
李梓儒 《乡音》2014,(11):43-43
河北省元氏县有两千三百多年历史。县内封龙山为冀中汉碑最为集中的地区,现有《汉祀三公山碑》和《白石神君碑》两块碑存。另有《汉封龙山颂》《汉三公山神碑》《汉三公之碑》以及唐人翻刻的《大唐八都坛神君之实录碑》等四碑有拓片存世,《无极山碑》仅有碑文流传。封龙山诸碑皆因山而得名,在见诸记载的封龙山七碑中,两块有御语山名,六块有三公山之名。问题是,封龙山、白石山今天依然沿袭旧称,而三公山、御语山之名,现在元氏东麓山脉中已早无此名。那么,这两座山究竟是今天的邪两座山呢?  相似文献   

9.
故乡义僧碑     
花果山有一新建的义僧亭,亭中一块巨大的石碑,称之义僧碑,碑上刻着碑文,记迷了花果山抗日僧人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10.
云南自古至今少数民族众多,各少数民族之间长期以来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保存在曲靖市第一中学校园内石城(曲靖古称)盟誓碑亭中的碑刻文物——《大理国段氏与三十七部石城盟誓碑》(以下简称《盟誓碑》)便是明证。此碑是研究云南历史上各少数民族团结友好关系的见证,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用汉文字书碑刻石记载少数民族历史事件、语言及章法的实物证据,其历史文化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蜚声海内外,是国内外文物考古爱好者到曲靖不可不欣赏的古老奇特的云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艺术文物。正因如此,《盟誓碑》于1961年3月4日被国…  相似文献   

11.
想起一座碑     
想起一座碑李川想起碑,就给人一种沉重感。看到碑,就看到历史。碑,不只是昨天.今天,也会成为碑。近来查档,看到一些因公牺牲的公安干警的名单。看到他们被深深地“埋”在档案中,连同名字和精神。由此生出一种心境,生出一种情感,于是突发奇想:建造一座人民警察英...  相似文献   

12.
永远的唐碑     
肖白 《前进》2006,(6):56-56
古来胜地多藏宝。在山西省会太原晋祠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有一镇祠之宝,即大唐天子李世民御制唐碑。  相似文献   

13.
朱俊杰 《春秋》2013,(5):58-58
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存储了无数名胜古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山东东明县地处黄河下游,沿黄124华里长,是黄河入鲁第一县,积淀着久远的黄河文化。位于黄河右岸、东明高村险工淤背区(大堤桩号206+900)的“高村黄河历史文化苑”,其治黄历史碑廊内有清代、民国时期的碑刻9座,上面刻有帝尧时期、战国、唐、宋、元、明、清朝时代的碑文。有宋朝苏辙和欧阳修的治河疏略碑,  相似文献   

14.
云峰山游记     
云峰山游记马家麟位于山东省胶东半岛西北部的莱州市(掖县),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为历代州府治所。最近我有幸游览了位于莱州市南7.5公里处的云峰山,观赏了堪称魏碑之最的《莱阳郑文公之碑》。云峰山,又名文峰山,因其型似笔架,所以当地百姓又称之为笔架...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先人自古就有为了立碑的传统,大凡立碑者,多为歌功颂德名曰树碑立传,使死者“名昭日月,流芳千古”。但也有为坏官、贪官勒石上碑的。我在广西兴安县境内的灵四贤祠内就看到一块“劣政碑”。碑高8尺,宽5尺左右,上书“浮加赋税冒功累民兴安知事吕德慎之纪念碑”,落款为“中华民国五年冬月合邑公立”。此乃兴安百姓告倒了刮地皮、增田赋、虚报浮夸、欺压百姓的县令吕德慎之后,请匠人勒石,在吕德慎离兴安前立下的一块纪念碑,读罢碑文,感慨良多,当即拍照,以作纪念(如图)。据我所知,类似这样的“劣政碑”还有:1943年…  相似文献   

16.
唐代西爨及昆明的族属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术界对古代爨、僰、昆明诸部族属之探讨再次出现热潮,其讨论之深度。广度均非五、六十年代所能比拟。此项研究有助于西南民族史上一些重大问题之解决,鉴于对东爨乌蛮之族属,笔者前已著专文论述,现仅就唐代西爨及昆明之族属问题,略述管见,以求教于诸同志。一、西爨之族属爨之作为地名,源于南北朝时爨氏对南中之割据。其时爨氏统治区域便有东、西二境之分。《爨龙颜碑》云:“州土扰乱,东西二境,凶竖狼暴,缅戎寇场。”但是,  相似文献   

17.
一、瑶族婚规碑的内容: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瑶族聚居的瑶麓有三块石碑。虽然这三块石碑有的叫“瑶族乡规碑”,有的称“瑶族婚姻改革碑”或“瑶族婚姻议榔碑”,但因它是瑶族父老为改革瑶族婚俗而立的,故从《黔南人物志稿》(一)统称之为“瑶族婚规碑”。 现存于瑶麓民族小学前大门外侧的有二块,其中一块碑上刻有“同治二年三月”字样,可知为公元1863年所立。因该碑石质较差,经多年风雨剥蚀,碑面已有缺损,字迹不清,内容隐约可辨者有:  相似文献   

18.
《尹宙碑》和蔡邕葛国峥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我来到鄢陵县城东关,拜谒了慕名已久的书法瑰宝、河南省重点保护文物《尹宙碑》。《尹宙碑》现保存在鄢陵县初中院内(原文庙戟门内),碑高2.09米,宽96厘米,碑文叙述汉代豫州从事尹宙的家世及其功这。尹宙,字...  相似文献   

19.
早就听说乡镇党委书记的榜样吴金印同志关于碑的故事。那是农民给他立碑,他去拆,最后农民们把赞颂他的碑文刻在太行山的峭壁上。谁知几立几拆,事情还没有结束。最近,立碑、拆碑之事又在石屏村和后沟村重演。为什么立碑?农民为了铭刻吴金印的功德。卫辉市唐庄镇的石屏村,十年前人均收入只在300多元。党委书记吴金  相似文献   

20.
梦圆水阳江     
梦圆水阳江(报告文学)程平水阳江流淌了好多年,它把历代宣州人惨遭水灾的悲恨埋进了两岸的泥土中,而宣州人治理水患的梦想,却充塞了数千年的历史空间。今天,我们在宣州城郊张果墓碑刻文上,还能看到我们祖先与洪水搏斗的壮烈。相传南宋时期,宣城县令张果,不知那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