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自从1999年初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了第一次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研讨会,并将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列入云南的三大战略发展目标以来,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构想引起了省内外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上上下下也为此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工作,直到今年8月中旬,随着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第二次高级研讨会暨文化产业展洽会的成功举办,这一发展战略已经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很多省内外专家都称这是一篇云南迈向新世纪的大文章。 我们有理由对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未来抱有巨大的信心。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提倡创新思维,着力于务实,为此而不断努力。 我们的未来是美好的。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稳步发展的壮丽明天,正在各方人士的热切期待和不懈努力中大步向我们走来。 让我们为她喝彩! 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九大重点工程 根据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国标任务;重点实施九大文化工程:全民素质提高工程、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工程、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程、人才工程、文化精品工程、特色文化区建设工程、县域立化建设工程、节庆活动工程、民族资源抢救与保护工程。  相似文献   

2.
薛安廷 《前进》2016,(1):54-56
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晋中市着力推进"文化旅游化、旅游文化化",将文化元素与旅游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文化产业找到了新市场、获得了新发展,而且为旅游业增加了新内涵,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晋中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于推动我省各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借鉴和启迪意义。一、基本情况晋中是晋商故里、革命老区,境内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近年来,晋中市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名市、  相似文献   

3.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刊载一组有关“民族文化生态村试点建设”的调研报告,同时,我们还请调研者写一点简短的“调查手记”,目的在于引起更多人对基层乡村,对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更多关注。我们相信,“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产业逐渐建立起来,将给云南的社会经济和民族文化注入一股新鲜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刘布弱 《创造》2003,(9):10-10
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立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口号提出已经有几个年头了。今年,省委、省政府再次提出了加快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建设的要求,这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对民族文化产业的重视,从另一方面,也表明这几年我们的民族文化产业作为产业发展是不尽如人意的。那么,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为什么这样迟缓?产业规模难以扩大?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大究竟应该表现在哪里?如何把多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这些问题的核心在哪里?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做强云南文化人。  相似文献   

5.
李富强 《桂海论丛》2003,19(2):92-94
我国西部大开发是在全球化趋势日益强劲的背景下开展的。全球化趋势正无情地消蚀着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保护、弘扬民族文化关键在于创新。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必须以制度化的方式将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即实行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营。在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的今天 ,只有将西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投入市场 ,使之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西部民族文化才能获得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起来的民族心理,是该民族成其为自身而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身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历史任务,并把"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作为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这是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又一理论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思路。它体现了我们党对  相似文献   

7.
把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作为云南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作,既符合云南文化的自身实际,又利于世纪之交中云南经济的跃然发展。如何使这一构想得以实现,让丰富多彩又充溢生命活力的云南民族文化在新世纪的云南社会经济变革中勃起为奇异的驱动力,既需要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又必须采择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一、文化大省应当具有新时代的色彩云南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其间,民族文化的内涵意义是什么?我的理解,我们在建设中,要张扬、要展示的,不是历史意义上的曾经存在物,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优秀精粹品。要抢救、要保护的,不是那些在历…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结合浙江实际,就大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作出如下决定.一、充分认识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建设文化强省的重大意义.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的热切愿望.  相似文献   

9.
武昌 《今日浙江》2008,(16):54-55
保护传承和弘扬发展畲族文化,是我们景宁这一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我们将以浙江建设文化大省为契机,以打造全国畲族文化基地为目标,努力建设一流的民族文化展示平台、流的民族文化创意品牌和一流的民族文化弘扬体系,启动畲乡发展的“文化引擎”,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发掘民俗文化 发展广西民俗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回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山。它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是当前世界旅游发展的新潮流。广西是民俗文化资源大省.民俗文化是广西旅游产品的主题,“八五”期间,先后开发了一系列的民俗旅游产品,对于调整广西旅游产品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广西的民俗旅游亦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必须从整体上深层次地发掘民俗文化.使民俗旅游产品成为广西旅游的拳头产品.为建设广西旅游大省作贡献。一、民俗文化是广西旅…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引导全国人民对中华文化有一种文化自觉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开展文化创新的实践,是我们党先进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光荣的使命。 文化自觉,是近年来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多篇文章和多次讲话中提出的一个理念。费孝通先生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看到了我们的生活本身已进入一个世界性的文化转型期。这就决定了人文世界也正在进入一个史无前例的大接触、大交融的时代。费孝通先生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提出了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这一建设和发展中华先进文化的重大任务和课题。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  相似文献   

12.
邬书林 《今日浙江》2008,(12):20-2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充分认识加快文化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准确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全面发挥文化的社会功能,指明了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关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大事。  相似文献   

13.
李思恒 《创造》2002,(2):25-26
地处滇中北部昆明和攀枝花两大城市之间的武定县,由于历史和自然诸多因素制约和影响,形成了“山区、贫困、民族、宗教”四位一体的特殊县情,经济一直处于贫困状态。同时,也正因为自然、地理、地质构造、气候、历史和民族文化等因素影响所致,又给武定这块贫穷的土地,造化了奇特山川、河流,留下了著名的狮子山、关坡欧州风光和武定大裂谷等丰富而又宝贵的旅游资源。如何紧紧抓住中国加入WTO,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云南建设旅游大省的发展机遇,云南武定旅游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旅游资源分散,开发程度较低。狮子山风景区…  相似文献   

14.
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是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的决定,从云南的实际出发提出来的,是具有远见卓识的跨世纪的发展战略任务。这一目标的提出,这一任务的部署对进一步发展我省的民族文化,繁荣我省的民族文化事业,进而推动我省的经济发展和两个文明的建设,促进云南的全面发展将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民族文化有着广阔的外延和深刻的内涵,专家学者对其定义甚多,但我觉得“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这样的提法似乎更贴切一点。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每个民族以其独特的生产、生…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消费方式正在经历历史性变革,从物质需求为主,逐步转向更多地追求文化生活。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和市场背景下,旅游业异军突起,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朝阳产业。民族地区由于具有独特而又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占有重要的优势地位,正成为旅游的热点地区。居于核心地位,作为旅游基础条件之一的民族文化,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一些正在遇到或可能遇到的问题,需要科学谋划,正确处理。一、旅游业促进民族文化的复苏和发展建国以来,我国制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  相似文献   

16.
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是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建设的基础是丰厚的云南各民族文化,前提是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云南民族博物馆作为系统展现我省各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场所,对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建设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一、民族博物馆收藏的民族文物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传承下来的特殊文化遗产。它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流传于近现代,是各民族不同时代在社会生产、社会制度、社会生活的直观反映,是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毫无疑问构成了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三个越来越”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准确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军营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军队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斯日古楞 《前沿》2013,(20):171-172
冬季那达慕是传统那达慕的创新形式,呼伦贝尔地区凭借丰富的天然冰雪资源,融合浓郁的民俗风情,使冬季那达慕成为呼伦贝尔旅游文化独具特色的品牌活动.雪橇,这一传统的生活交通用具也因冬季那达慕的产生而获得了民族民俗艺术层面的升华,具有新的民俗文化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9.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宝藏。民族文化宣传工作是党的民族工作重要组成部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好这一工作,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弘扬民族文化,丰富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云南的民族文化宣传工作,逐步得到加强,取得了很大成绩。本文仅就自己工作所接触到的民委系统在文化宣传工作方面所做的工作作一简短介绍,不妥不全的地方,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一…  相似文献   

20.
何谓文化大省?拿什么去建设文化大省?这是我们文化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并加以回答的重要问题。我认为,文化大省建设的内容很多,概而论之,主要是传承文化遗存、培育名人名作、建设文化设施、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和文化市场管理。而培养名人名作,生产精品力作当列首位。文化大省的实力要靠不断涌现的艺术精品来证实,靠由此而带来的文化艺术事业普遍繁荣的实绩来说话。没有一批反映时代、流传后世、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优秀作品,基础设施再强、活动再多、政策再好,文化大省也让人难以信服。因此,努力创作具有民族精神,展示时代风貌和江苏特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