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职责     
昨天晚上,北京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坐在树荫下一动不动,也会周身上下蒙一层细汗。天渐渐暗了,太阳下山了,可是空气中浮动的热浪仍是一阵紧似一阵。这时,客人要走了,可是崭新的铃羊牌轿车却被一辆“小面”挤在了里面。“哪儿有这么停车的?堵在人家后面,人家怎么走?”男主人抱怨着。“不如踢它一脚,这车安着防盗器呢。”可是防盗警报尖鸣了很久,它的主人依旧没有出现。“要不只能叫保安了。”女主人灵机一动,想到了小区保安。“叫他有什么用?”男主人不以为然。“叫他们来把车抬开呀,上次我就看见他们几个保安把一辆车抬…  相似文献   

2.
解善     
<正> 她叫香梅。香梅有一位诚实做人、年逾花甲的爷爷。一天,爷爷带着年仅五岁的孙女进城去探望亲戚。那位亲戚是个中年妇女,按辈份,香梅应该叫她小娘。四川话中的小娘,就是北方话中的小姨。小娘热情地招呼爷爷和香梅进入屋内,将他们请到沙发上坐下。随后,小娘一只  相似文献   

3.
怒族鲜花节     
徐锐 《今日民族》2012,(12):34-34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怒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鲜花节. 在怒族人民的传说中,鲜花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但都和一位他们热爱的仙女有关,所以鲜花节也叫仙女节.仙女是一位聪明、勤勉、善良、漂亮的怒族姑娘,她的名字叫阿茸.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由于气候不好,怒族人生活的地方遭受旱灾,田地干枯、山野荒芜,人们生活十分艰难.阿茸姑娘挺身而出,她不畏艰险劈开悬崖,在高黎贡山上凿出一个大岩洞,将泉水引入怒寨.人们有水喝了,土地也湿润了,草绿了、树活了、庄稼也长好了.  相似文献   

4.
品味清苦     
那是2000年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部领导带领我们,从城里驱车到距市区60公里的梁家山村走访台属薛炳权。进入山区后,远远望去,一片迷人的秋景: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下面是层层梯田,椒树遍布其间,在山路两侧,鲜红的柿子依稀可见,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后来到了一家农户前。我是第一次来,停车后才知道这就是我们要拜访的薛老师家。我们一行四人进院后,薛老师一家非常热情,一会儿功夫,女主人端来热腾腾的茶水,儿女们送上山里的特产,有苹果、核桃、大枣,还有山里特有的红红的酸枣,薛老师热情地招呼着让我们尝尝山里的特产。随后,薛老师与部领导…  相似文献   

5.
赵德庆 《创造》2007,(5):120-120
“您去过斯卡布罗集市吗/芫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代我向那儿的一位姑娘问好/她曾经是我的爱人/叫她替我做一件麻布衣裳/上面不用缝口,也不用针线/叫她替我找一块地/就在成水和大海之间……”  相似文献   

6.
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群先天弱智、脑瘫和孤独症的孩子。他们对他们生存着的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他们,不懂得丽日、晴天、阳光、空气、水,以及雨、雪、冰雹、霜;他们也不懂得青春、人生、岁月;更不懂得什么是和平与战争……这一群长不大的孩子,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那是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心灵的世界,要多大有多大,大得令我们无从知道,小得有时连他们自己都容不下。那个叫妞妞的小女孩,五岁的样子,她长着一张全世界人民都认得的“国际脸”,老师说,她的父母都是中国派驻外国的外交官,他们非常爱这个孩子,可是他们的工作使得他们又不能全心…  相似文献   

7.
九月里的一天上午,我来到村里的小卖部买红糖。“对不起,孃孃?焯嵌悸敉炅耍傲教炀吐袅?0个。这两天家家户户都在做纳西月饼。我丈夫已经去进货了,他今天下午就回来。你下午再来买好吗?”小卖部的女主人跟我作了一番解释,“我还得去帮吾耀妈从烤箱里把月饼拿出来。”她边说边打开紧挨小卖部的厨房门,一阵诱人的甜香味从里面飘出来。我跟着女主人进了厨房。吾丽英妈坐在厨房中间的一条凳子上,冲我笑了笑,她旁边放着一个竹篮子,里面放了一摞圆圆的、金黄的饼子。“你在做什么?”我在她旁边的矮凳上坐下。吾丽英妈抬起下巴指指吾耀妈和女主人…  相似文献   

8.
我叫刘德华。1961年我在一个农村出生,那里叫大埔,香港(的)一个非常非常久的一个地方。我真的小时候,我发觉我是很有钱的,我家里有孔雀,我家里有超过两百只的猪,有我数不尽的鸽子,然后我们还有很多地。我看过很多很多年轻小朋友没看过的东西,我从小就知道有电视,我从小就知道有录音磁带,我都(收藏)过很多很多好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早就听说郸城县有个有名的女私营企业家胡翠萍,5月17日,我坐上了一辆车牌号为豫P00966、由郑州发往郸城的长途客车,赴郸城采访胡翠萍。 值得称道的女售票员 售票员是个身材微胖、40来岁的中年妇女。她热情地招呼乘客上车,帮乘客搬运行李。对乘客的提问,她总是微笑着给予解答。我见惯了司乘人员冷若冰霜的面孔,对这位女售票员产生了些许好感。 我与胡翠萍并未见过面,只知道她是郸城县工商联常委、郸城县新颖商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听很多人说,郸城人都知道她,买东西都爱到她开办的新颖天河平价商场,外出都爱坐她公司下属的客车。人…  相似文献   

10.
1977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和几个知青去公社看高考的分数,但因为没有找到人,一无所获。回来的路上,月亮升起来了,能看到满河滩破碎的冰,我们踩在冰上,咯咯地响。突然,董新源(她后来考上了河南医学院,现在郑州一家医院任副主任医师)说,我们是在为理想奔波。我当时的心情说不出是悲伤还是悲壮,非常地想为自己流一滴眼泪。我不知道他们怎么想,但我的理想在远方,在离我们的小县城很远很远举目无亲的城市,而且,是靠自己的奋斗。高考是一个意外,我们下乡插队的时候,上大学还是由贫下中农推荐,我对此毫无兴趣,因为我不相信…  相似文献   

11.
1993年8月的一天,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芳菲园内,一对携手走过50年风风雨雨的老夫妻,正在接受人们的美好祝福,欢度他们的金婚纪念日。当李岚清、罗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其他中外来宾一起,向他们送来一束束鲜花时,当儿孙们环绕于身旁时,沉浸在幸福之中的男女主人.显得愈发精神焕发、愈发光彩照人。男主人——王光英,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其身世多为世人所知,女主人——应伊利,则以夫人身份相伴于王光英左右。作为女记者,我自然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应伊利,希冀通过采访来掀开“夫人”那层神秘的面纱,去探寻出入于“高层”的中国妇女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您去过斯卡布罗集市吗/芫荽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代我向那儿的一位姑娘问好/她曾经是我的爱人/叫她替我做一件麻布衣裳/上面不用缝口,也不用针线/叫她替我找一块地/就在咸水和大海之间……"  相似文献   

13.
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西陂镇,有一户远近闻名的“特殊家庭”。在这个家庭里,4位男女主人都是聋人,两位男主人是黄信洪、黄信卫兄弟俩,两位女主人是郭晓  相似文献   

14.
感悟生命     
记得曾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位饥渴的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向一家院落中的男主人要一份活干,换一顿饭吃。男主人看看他,又看看院落说:“正好那边有一垛柴挡路,请帮我移一移。”于是,流浪汉兴冲冲地将院子东边的柴垛移到了西边。活干完了,女主人也把一桌丰盛的晚餐摆在了他面前。在那个贫寒的季节里,主人家的孙子眼见着那垛柴被陆续来干活求餐的人搬东移西了好  相似文献   

15.
易靖茗 《台声》2013,(7):90-93
在曾经的一位采访对象的介绍下,我得以认识了这位从台湾嫁到大陆的台湾新娘,她叫邱斐瑄。她很忙,但这位爽朗、热情的大陆媳妇儿,还是抽出时间让我们与她一起,分享她在大陆的生活,以及与先生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6.
小幽默     
最佳分析一个杀人案查了好久仍未破案。长官愤怒地问警探:“现在又有人被杀,你什么时候才能将凶手捉拿归案?”警探立正说:“又一个人死了,说明我们又多了一条线索,我们已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凶手有罪,只是还不知道凶手是谁。”死前的愿望法官:你就要被枪毙了,有什么最后的愿望?犯人:我希望穿上一件防弹背心。爱情历程你太太跟你刚认识时,她叫张惠芳同志;熟悉了就叫张惠芳;关系再进一步就改叫惠芳;接过吻后叫芳;上了床叫芳芳;蜜月时就心肝baby地乱叫。生过孩子又还原为芳;人老色衰叫惠芳;闹离婚时指名道姓叫张惠芳;法院判决…  相似文献   

17.
韩芳  张慧茹 《台声》2006,(12):74-76
杨于萱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二的一名学生,是去年8月份来北京求学的一位台湾女孩。认识她是两个多月前,她碰巧是我一位同学的研究生室友,同学一直称赞她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几次相约都不巧碰上她外出实习,只好惋惜地作罢。终于,在这个枫叶红遍的深秋,我们在她们绿草如茵的校园见面了。她上身穿了一件杏黄色的风衣,称着一头飘逸的秀发,一看就知道她是个活力四射、热情向上的女孩。我们交流的时间不长,她的话也不是很多,但她那始终洋溢着灿烂笑容的脸和轻松自然的言语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也透露出台湾女孩纯朴和真诚的一面。她告诉我,她其实…  相似文献   

18.
"我起来,起来了!"一听到丛开宇的说话声,身体欠佳年逾七十的宋红老人忙叫老伴把她扶下床,笑嘻嘻地坐到了客厅的沙发上。丛开宇他们是专程来倾听她和老伴对街道残疾人工作的评价时,老两口一个劲儿地对街道残联工作人员夸起丛开宇的好来。"小丛对我们很热情,对社区每个残疾人的情况都了解得很清楚,工作很认真,经常上门嘘寒问暖。我们住三楼,残联发慰  相似文献   

19.
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不知是什么心理在驱使着我,特别想看看那些残婴弃婴。我骑上单车,冒着火球般的太阳,朝长沙市第一福利院赶去,足足踩了一个小时,这时,一个牌坊式红楼耸立在面前,悬挂门前醒目处的“爱心永存”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紧紧地抓住我的心,顿时,一种抑郁,一种躁动袭上心头……迎接我的是40多岁的副院长,她叫湛才金,主管福利院孤老、残、幼儿工作。她热情地把我让进会议室,未曾开口已先笑,给人一种亲切、慈祥之感。寒喧一阵后,她便言归正传。“我院是长沙市第一福利院、长沙市儿童福利院,‘二块牌子、一套班…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般人看来很小的一件事,但却一直使我刻骨铭心,难以忘怀。1987年,我被安排到鄂西北的一个高寒山区镇当秘书。到任没几天,镇党委赵书记便让我随他下乡调查群众生活情况。我们所去的村是当时全县有名的特困村,离镇有60多华里,下了公路,还得走30多里的羊肠小道。到村后的第二天,赵书记就安排我和村文书直接到农户家里去,一上午要摸清5个农户的情况。虽是初秋的天,山里却有了浓浓的寒意。当我随村文书爬上半山腰,来到一个农户家时,男主人不在,只有女主人抱着孩子在屋里烤火。火笼中,一根旧檩条从屋里一直拖到门槛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