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省”之史话冯铁金"省"原是中央机构的名称。晋朝开始设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唐代除有以上三省外,又增加了秘书、殿中、内侍三省,通称为"六省"。"省"作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一般都从元代的"行省"(简称为"省",全称为"行中书省")谈起,实际上,"...  相似文献   

2.
中国行省制的创建朱丽华“行省”,也称“省”,是“行中书省”的简称。行省之制源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行台”。三国曹魏高贵乡公甘露二年(公元257年),行台出现。行台是行尚书台的简称。当时,以尚书台为中央行政机构,行尚书台是尚书台的派出机构。尚书台改称...  相似文献   

3.
刘弘浍 《创造》2004,(9):52-53
云南石屏人袁嘉谷(1872-1937),1903年中经济特科一等第一名,大魁天下,成为云南自元代设行省以来独一无二的"状元".此史实很多人熟知,但对袁嘉谷先生的民族观或许研究者极少,就此作些许整理,可为云南文化大省建设尽一瓢之力.  相似文献   

4.
赛典赤·赡思丁(1210—1279年),西域回回人。公元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任命他为云南行省的首任平章政事(相当于今天的代省长)。1279年卒于任上。在云南的六年时间里,他执行忽必烈的圣旨建立了云南行省,使之成为中央管辖的十一个行省之一;他把省会从大理迁到昆明,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发展;他减轻人民的负担,垦荒屯田,兴修水利,治理滇池;他开办学校,传播文化,促进了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赛典赤原是皇帝的侍卫,能提拔到主宰一个省的平章政事,在于他有出类拔萃的才干和为人称道的谨厚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雄才大略的开国明君,还是承先启后的中兴英主,其彪炳史册的文治武功,总是和一大批德才兼备,清政廉洁,智勇双全,能征善战的文臣武将的忠心辅弼和效力分不开。元朝初年,被忽必烈拜为云南行省平拿政事的赛典赤可谓是其中之一他在治理云南的六年间,励精图治,刷新政治,建行省、置郡县,兴水利,定赋税,办教育,改善民族关系,使云南民族和谐,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巩固了元王朝对云南的统治。对于赛典赤的政绩,元朝廷曾用“于是置郡县、置守令、行赋税、施教化。与中州等’哟评语加以肯定。至元十六年(1279年)…  相似文献   

6.
菡芳 《今日民族》2001,(1):43-43
“云南之名”始于西汉,初为县,后为郡,唐代中央王朝封南诏王为“云南王”,元代正式设立了云南行省。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今祥云云南驿设云南县,属益州郡。县名来历有二:一因山得名,即县西北数百里有终日与云气相连的云山,县在其南,故名云南;二因祥瑞征兆得名:传说汉武帝梦见吉祥彩云现于白岩(今弥渡红岩),县在其南,故名云南。 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三路进军南征,“杀高定、降孟获、会师滇池”,改益州郡为建宁郡,继百置祥云郡,治云南县(今祥云云南驿),以今祥云一带为中心,辖青岭(今大姚)…  相似文献   

7.
唐朝贞观年间,李世民和手下的一批名臣(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创建了一个精干、廉洁、高效的政府系统。经贞观初年的机构精简,房玄龄、杜如晦将京官由原来的2000多名裁减为643人。同时,针对因州县设置剧增而造成的百姓少、官吏多的状况,对地方行政机构也“大加并省(裁减)”,裁并了许多州县。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政府裁员和机构精简,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心愿     
顾久 《人大论坛》2009,(11):46-47
贵州是一个多山的省。王阳明到贵州时,曾经感叹说:“天下之山,萃于云贵;连亘万里,际天无极”。说天下的大山,都到云南贵州来了,横着看,连绵万里,竖着看,直达天际。  相似文献   

9.
刘政 《辽宁人大》2007,(1):29-29
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世称谢客、谢康乐。他的诗以善于刻画自然景物而著称,是我国山水诗派的创始者。他曾言:“天下才共一石(为我国古代容量单位,1石=10斗),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生前被封为陈王,死后谥号思,故世称陈思王。他的文学才华为当时和后世所推崇。  相似文献   

10.
《人民政坛》2009,(5):37-37
周刚志2009年3月3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报》载文《中国地方负债与地方政府体制之变迁》: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后,县乡两级财政负债规模当在一万亿元人民币以上。其原因大致有二:其一是现行层层分割的财政分权体制,基层政府处于财政资源分割的最低端,缺乏稳定的财政收入。其二是地方政府缺乏健全的财政监督机制,政府的财政支出行为缺乏硬性约束。我国几部宪法(1975年宪法除外)对地方政府的层级构架仅设置“省一县一乡”三级。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政》2006,(10):49-49
安徽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巡视员任伯鹏认为,救灾工作的主体应在县、乡两级政府。第一,行政法规和管理规律确定救灾应急的主体在县、乡两级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均负有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和财政、民政等行政工作之责,因此对于救灾应急工作.省、市、县、乡各级地方政府共处同一责任体系之中。但是.由于省、市、县、乡政府所处的行政管理层级存在较大的差别.其行政作为也有很大的不同。从行政管理的一般规律来看,  相似文献   

12.
费孝通专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8月,云南省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第二级高级研讨会暨云南省文化产业洽谈会在昆明同时举办,成为云南省文化界的一大盛事。在出席高级研讨会的代表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耄耋老者非常引人注目,他就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民盟中央名誉主席,著名社会学者费孝通先生。 费孝通先生称,云南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此次到云南,他很想再看看自己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想看看从前的老朋友。在云南期间,费孝通对大理、丽江等地做了回访考察,他还走访了抗战期间设在呈贡县的社会学研究室。 8月17日下午,费孝通先生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并亲笔为本刊题字。  相似文献   

13.
总督与巡抚的斗争 清代地方首长,以总督、巡抚为尊(新疆、东北等地,未设行省以前,不在此例),然而,总督与巡抚相较,谁是老大呢?总督仂口兵部尚书衔)是从一品.巡抚(加兵部侍郎衔)是正二品;总督辖地有至二、三省者,巡抚则只管一省。如此,则总督似为巡抚的上官,巡抚得听从总督的号令。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总督与巡抚,特别是同驻一省的督、抚.为了谁当老大,常常打得头破血流.以致满城风雨。朝野不宁。此即清史上有名的“督抚同城之弊”。  相似文献   

14.
周波 《今日民族》2008,(1):34-37
云南作为全国民族自治地方最多和自治民族最多的省,共有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民族自治地方共有78个县(市、区),占全省129个县(市、区)的60.5%;民族自治地方国土面积达27.6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70.2%;据2004年统计显示,云南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2122.7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4415.2万的48.08%;其中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1150.35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1.18%。  相似文献   

15.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共生并存的边疆山区省。全省5000人以上的世居民族26个,其中15个民族为云南所独有;2006年少数民族人口1518.37万,占全省总人口4483万的33.87%;全省有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已有18个民族实行了区域自治,全省民族自治地方共78个县(市),民族自治地方国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2%;云南地处祖国边陲,国境线长4061公里,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郡县的设置,起源于春秋末期。秦并六国,集权于中央,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县之制遂为我国历代地方行政之基础。县衙是中国封建社会县级最高行政长官──知县对所辖区域行使职权的法定场所,也是县级官吏办理公务的地方。封建时代,全国的州县衙署一千余座,现在中国大陆仅存内乡县这一座县衙。众多专家们考证后一致认为:内乡县衙是我国目前仅存的保存又比较完整的一座清代县署,堪称神州大地绝无仅有的一个历史标本。新华社副社长、著名高级记者冯健1989年对内乡县衙考察后留有“北有故宫,南有县衙”的题词。专家们认…  相似文献   

17.
·背景· 1999年 12月· 云南巍山前新村 [南诏]:古国名。是唐代以鸟蛮为主体,包括白蛮等族建立的地方政权。唐初为蒙舍诏,公元649年细奴逻建大蒙政权,以巍山(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为首府。开元年间,其王皮逻阁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六诏,迁治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太和村)。全盛时辖有今云南全部、四川南部、贵州西部等地。历传十三王,十王受唐册封,共254年。唐昭宗天复二年(公元902年)为郑买嗣所灭。  相似文献   

18.
运河东路出平望后,一路向南经王江泾镇,奔嘉兴,继而转道向西。盛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争战之地,素有“吴根越角”之称。据史料载,秦时置县,称由拳。三国时期,喜见“野稻自生”,更名为禾兴。隋朝开凿江南运河,给嘉兴带米灌溉舟楫之利。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嘉兴已成为中国东南重要产粮区,有“嘉禾一穰,江淮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为之俭”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辽宁人大》2009,(5):27-27
地方政府有立法权 根据地方组织法的规定,我国的地方政府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自治州、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县(市)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的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相似文献   

20.
李楫 《今日民族》2001,(10):52-53
前日里,乍闻妻子有喜,表面上泰然自若,处变不惊,其实心里激动得紧。当日里就忙不迭开始引经据典为儿子(或是女儿)取名。取名的标准有三:一要响亮、要美雅;二要顺口、要好念;三要特别、要有创意。思来想去,《中华大字典》洋洋数万字翻遍竟无一字中意,始觉“取名”实是天下难事第一。念及此,不由得想起云南一些少数民族的取名习俗,饶有兴味,为儿取名一事暂且放放,由他(她)更乐于此道的祖父去操心算了,在此不如辑数则云南少数民族姓氏奇趣,以慰诸同病相怜的父母们。傣族在云南众多少数民族里,傣族对姓名的态度要算是最豁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