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张旭东 《党课》2007,(4):74-77
什么是腐败?简言之,腐败就是用公权谋取个人、家庭或小集团的私利。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反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机关干部迫于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不敢公开再搞贪污受贿等腐败,却涌起一股暗流,流行起新的潜规则,即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从表面看是人情往来,其实是权钱交易、彼此心照不宣。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非典型性腐败”。值得警惕的是,这种“非典型性腐败”正在演化成为公开的腐败,而且越来越肆无忌惮,如果我们不加大力度予以惩治,那么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这绝非耸人听闻。  相似文献   

2.
黄云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贪官。从法院审理查明的犯罪事实来看,黄云受贿的特点非常鲜明。一是先办事后收钱。从法院审理查明的事实看,黄云多次非法收受12家单位和个人贿赂共计232万余元,但每一笔钱,黄云都付出了“劳动”(或者亲力亲为,或者委托他人),而且都帮别人办成了事。同时,黄云受贿而不索贿,从不主动开口要钱,但是对于熟人主动送上门的钱,他是来者不拒。  相似文献   

3.
丁煌  苏北 《当代党员》2007,(10):60-61
近年来,我国反腐工作取得巨大成效,但仍有一些官员变着花样挑战法律、党纪。他们并不赤裸裸地收受行贿人的钞票,而是更看重受贿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花样不断翻新的“优雅式腐败”,已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张敬礼被控受贿罪、诬告陷害罪以及非法经营罪三项罪名,近日在北京市二中院受审。对张敬礼非法出售自己编著的书籍经营额竟然达到2300余万元的指控,让公众惊讶不已。与一般贪官直接收受金钱不同,张敬礼的绝大多数受贿款都是通过自己著书立说来变相收受。能想出如此隐蔽、如此“优雅”的做法,真可谓“用心良苦”。对这种“优雅腐败”,还须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些地方纷纷开设党员干部廉洁自律专用账户“581”(取意为“我不要”的谐音),准予受贿人将收受的贿赂不记名存入该账户,事后根据其交款回执,即视为主动拒贿,不予追究。一些媒体曾对此大加褒扬,称其“适应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情况,是‘堵疏结合’、治理腐败的有效措施”。笔者对此却持疑义。受贿罪是我国刑法严厉打击的经济犯罪之一,什么情况下该从重处罚,什么情况下可以从轻处罚或免除处罚,刑法中均有明确规定。受贿人将所收受的贿赂不记名存入廉政账户,只能说明受贿人在受贿行为完成以后的认罪态度方面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9月24日,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涉嫌受贿一案公开审理。从相关报道的情况看,贯穿于刘铁男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的行贿受贿行为,呈现出典型的“圈子腐败”特征,也使得刘铁男“三圈”内的一些成员因此“一损俱损”。  相似文献   

7.
日前,湖南一位“将受贿款用于扶贫”的副市长余某,成了大小媒体的新闻人物。虽然最终被定了受贿罪,但在许多人眼中,余某仍算得上一个“好官”,因为按余某的说法,他虽然受贿,但有不少款项是用于公务开支和公益事业,因此他“不腐败”。简而言之,就是“自己不挥霍就不是贪官”。这一说法,听起来总有点怪怪的感觉,但又说不出问题出在哪里。因此,很有必要作一番剖析,看这种做法与一般腐败现象有无本质区别。首先从受贿款的来源说起。有人向官员行贿,实际上是向权力行贿。受贿款是出卖权力所得。领导干部常说:“我们手  相似文献   

8.
时下,官员“接力”腐败犯罪现象较为严重:贵州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阎健宏因收受巨额贿赂被判死刑,接任阎职务的向明序不到一年,又因贪污受贿被判刑;广西玉林原市委书记李乘龙一案,拔起萝卜带出泥———玉林三任地委书记都是贪官……如果说前任官员以权谋私依法受到严惩是罪有应得,那么后任重蹈覆辙,“接力”腐败,则难以让人理解和接受。剖析官员“接力”腐败犯罪的根源,主要因素固然是个人所为,但用人失察,选拔及管理干部制度上的缺陷,给人的教训和启示是沉重的。其一,权力失控,由少数人选人是用人失察的祸根…  相似文献   

9.
致歉声明     
《党建文汇》2008,(9):29-29
“杀熟”,意思是:做生意时,利用熟人对自己的信任,采取不正当手段赚取熟人钱财。郑州市热力总公司、郑州电缆集团、白鸽集团原掌门人刘先超,因受贿上千万元,近日被判处无期徒刑。刘先超在受贿时也“杀熟”,在其所收受的贿赂中有相当部分是其亲友、老乡、下属送的——  相似文献   

10.
何丹翩 《先锋队》2010,(11):13-15
非物质贿赂是相对于物质贿赂而言的,是将赤裸裸的权钱交易转向隐蔽的新型贿赂,属于隐性腐败的范畴。非物质贿赂的滋生蔓延,是腐败形式的一种“转移”,也是行贿与受贿双方为逃避党纪国法制裁的“被迫迁移”。  相似文献   

11.
2007年7月10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对原铜梁县委书记马平、马平之妻沈建萍受贿案进行了公开宣判。法院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马平有期徒刑13年,继续追缴其受贿所得脏款18.06万元,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沈建萍有期徒刑3年,继续追缴被告人马平、沈建萍共同受贿脏物折合人民币205.5763万元。  相似文献   

12.
今年7月10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对铜梁县委原书记马平及其妻子、南岸区人民检察院原检察员沈建萍受贿案进行二审公开宣判。马平及其妻子沈建萍受贿一案,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党风建设》2001,(9):4-5
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一些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大多发生在八小时以外。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干部在八小时以内有单位和领导的监督,一般不会发生什么问题,而八小时以外,监督出现空白,个别素质低、自律意识差的党员领导干部经不住诱惑,导致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腐败行为的发生。因此,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  相似文献   

14.
“非典型腐败”,就是看起来不像是腐败、或不被认为是腐败的腐败。读起来拗口.可现实生活中确有这样一些官员。面对来势强劲的廉政风暴,他们变换招数。其“应对”手段也日渐多样化。有的官员在职时不伸手,但处处留“人情”,离职后四处伸手索回报,美其名曰“换手抠背”;  相似文献   

15.
宾语 《廉政瞭望》2006,(8):20-22
2006年6月20日,创下安徽第一腐败“纪录”的安徽双轮集团原董事长刘俊卿,因为涉嫌受贿、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及非法持有枪支等罪,站到了安徽省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被告人的席位上。检察机关指控,从1993年至2004年,刘俊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先后196次单独或伙同妻子张兆侠收受他  相似文献   

16.
玩摄影、养兰花、收集名人字画……原本,这些只是个人的“雅好”。但近年来,一些官员的“雅好”摇身一变成“雅贿”,让腐败也变得“文艺范”。中国青年报记者根据官方媒体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至少有27名落马官员涉嫌收受“雅贿”。“雅好”成腐败又一隐蔽通道。  相似文献   

17.
界定回扣     
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1997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第六十一条第七款也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中的共产党员,在经济往来中,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依受贿论处。”  相似文献   

18.
天下     
《廉政瞭望》2013,(12):14-15
日前,英国议会3名贵族议员涉嫌受贿腐败的丑闻被曝光,他们三人通过收受公司企业的金钱报酬而向议会进行所谓的“有偿游说”。无独有偶,英国议会这种“有偿游说”的腐败之风在2010年就曾发生过,虽然英国议会一度加强对官员游说的限制,但仍遭到公众的质疑和批评。而这一次“有偿游说”丑闻的发生,不仅使英国议会再度染上不洁的污点,也使卡梅伦政府的执政形象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06年7月1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二庭、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以《研讨会纪要》形式下发“商业贿赂犯罪法律适用”政策意见。纪要规定:一、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私自将财物用于公务支出的,一般应当依法认定相应的受贿犯罪,可以酌情从宽处罚。但下列几种情形,因行为人的受贿故意不能或难以认定,不宜以受贿犯罪论处,或者应将该部分财物从受贿数额中扣除:1.行为人因难以推却、退还等原因而收受他人财物,随后将财物上交单位账户或放入小金库使用的;2.行为人收受他人财物后,将财物用于公务支出时公开说明了财物的性质或…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2月16日,是南昌县国土资源局原局长何学锋上诉的最后期限。何学锋受贿一案,以被告人服判告终。何学锋在短短4年的履职生涯中,利用手中职权,在土地征用、土地整理开发上大肆收受贿金220余万元。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何学锋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并处没收财产10万元。其权钱交易的犯罪经历,可以成为当前全国查处国土资源系统腐败窝案的一个“微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