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回眸1995年春,我担任河南省内乡县法院马山法庭庭长。该镇村民韩冰(化名)诉讼与妻荷花(化名)离婚。韩冰在诉状中写道,他没有生育能力,妻却生了个孩子,由于妻的不忠诚导致夫妻问感情破裂,请求法庭解除其夫妻关系。为证明妻有见不得人的事情,韩冰当场向法庭提交了县、市级医院证明,证明其精子成活率仅10%左右。稍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清楚,精子成活率低于60%根本不可能有孩子。  相似文献   

2.
荷之韵     
陈丕升 《中国律师》2023,(10):76-79
<正>荷花,又名莲花、芙蕖、水芙蓉等,为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因不同地区气候差异,自每年5月至9月间盛开,有红、粉红、白、紫等多种色彩,或有彩纹、镶边等形态。荷花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观赏和食用两大类。它原产于亚洲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早在周朝即有栽培记载。说到荷花,似乎人皆喜爱。每每让人想起的就是宋代文学家、哲学家周敦颐《爱莲说》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古往今来,荷花一直是文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通用题材。  相似文献   

3.
荷韵     
魏小燕 《检察风云》2013,(10):84-85
某天,余慧文老师送给我一本她精心拍摄的《荷花》2013年台历,立刻,我被封面那张精美的摄影构图吸引。镜头下所见的绚烂旭日,亭亭怒放的芙蓉仙子不卑不亢、不俗不媚,加之那灵动欲飞的"荷韵"二字,把荷花高洁、优雅和坚贞的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翻开台历,我又深深地被那一幅幅精美的照片和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感染,在余老师的镜头里,芙蓉仙子的巧笑倩兮,有的清新脱俗,有的娴雅端庄,更有的引来辛勤忙碌的小小蜜蜂,抢着与她们合影"成蜂之美",还  相似文献   

4.
杨建国 《检察风云》2006,(22):78-79
荷花的高洁典雅和靓丽飘逸为世人所共识。“出淤泥而不染”,又让古今多少文人墨客按捺不住,不吝把笔墨、水彩、技法尽情挥洒在一波池塘中的荷花、荷叶之上,不少佳作令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感慨万千。其中,张大千先生是中国绘画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位画荷花的佼佼者,中国当代画荷花的卓越大家。  相似文献   

5.
学生云者,我向来这样想,这样说,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鲁迅林征是我的学生,是我十四年前的一名学生。他留给我的印象十几年来都是美好的,可现在我成了他的辩护律师,为检察机关指控他犯的抢劫罪、强制猖亵侮辱妇女罪和聚众斗殴罪进行辩护,我的心情怅然而沉重。我至今似乎明白了,似乎又一点也不明白,一个当初在老师心目中的优等生,十几年后会沦为一个犯罪团伙的主犯之一。八十年代初,我在一个县城的小学当老师。林征读四、五年级时,我任他的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刚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对社会、对工作。对生活都充满…  相似文献   

6.
《法庭内外》2009,(8):58-59
法官: 我大学毕业后,被一家钢铁公司录用。我的主管黄某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已婚男子,他丰富的工作经验、娴熟的业务技能以及对我大哥哥般的关照,深深吸引了我。为了他,我付出了作为少女最宝贵的东西,先后三次为他做了人流。在我第四次为他怀孕时,一位学医的闺中密友提醒我:再去流产,担心永远失去做母亲的权利。  相似文献   

7.
在我的世界观看来,结婚是幸福、神圣和美好的。几年前,我一位已婚的男性朋友,在和我出去交际时开玩笑地告诫我,不要暴露他已婚的身份,当时我对他的行为嗤之以鼻,笑骂他“流氓”。没想到,几年以后这样的“隐婚”行为竟然会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8.
沪家解忧     
我的困扰:我2008年毕业后就进入一家合资公司,当初的面:试官就是我现在的上司,他对我非常照顾。后来他表示喜欢我,虽然他有家庭、有妻子,最终我还是和他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9.
荷花佛教寓意在唐宋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荷花在佛教中象征着“不染”、清净,有“不不染”与“而不染”两种发生途径。中唐以后,随着佛教的变化、禅宗的兴起,荷花“不染”的发生途径呈现了从“隔”(“不不染”)到“即”(“而不染”)的总体态势。到了宋代,理学家以儒解禅,对荷花的“不染”进行本体思考,指出“向上一路”,荷花成为士大夫人格象征。此外,在中国学中,“青泥莲花”特指有才德的妓女,这是荷花佛教寓意在中国“向下一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潘家永 《江淮法治》2009,(12):52-52
丈夫和我结婚后不久露出了真面目,自私、酗酒,举止粗鲁,动不动就发火、殴打我,刚开始殴打我之后,还向我道歉,到后来就肆无忌惮了,经常把我打得伤痕累累。我对他彻底绝望了,提出离婚,可他不同意。我到公安机关请求警察管管丈夫,最好对他治安处罚,可公安机关要我提交相关证据。请问,我应当如何收集丈夫实施暴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如果用一个时尚的词来给他贴标签的话,他是一个“官二代”。他叫罗西北,他的父亲是一个名叫罗亦农的先烈,他本人是我国著名的水电专家.19年前,我被友人推荐加入“先驱者后代”丛书的写作阵营,我负责的采写对象正是罗西北:这一次机缘,让我和罗西北和他的夫人赵仕杰教授有了一段长达十几年的交情,也让我对先驱者的后代这个人群有了一些了解。  相似文献   

12.
1997年12月20日是我国现代法医学奠基人林几教授的100周年诞辰,我们开会来纪念这位教授,纪念他对法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学习他对法医学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来鼓舞、激励法医学界同志们,振作精神,努力向前,立志有所作为。我和林教授认识是在北医读书时,林教授教我们法医学,讲课生动,配合案例,同学们都感兴趣;他也教我们精神病学,多是配合精神疾病鉴定讲的,也有趣味。下课后,我对法医学方面的问题,总爱问长问短,问这样问那样,他也不厌其烦地答复我,后来我们比较熟悉了,他曾表示希望我将…  相似文献   

13.
《法庭内外》2011,(3):58-58
法官: 我因与丈夫感情破裂而诉请离婚,但丈夫却有意刁难,死活就是不同意。为将我搞臭,让我没脸见人,他竟然一再在网络游戏上发布言论,骂我是“妓女”“婊子”“人见人睡”,租住的地方是“鸡窝”,还公布了我的真实姓名、详细住址和电话,使我的工作、生活、精神受到很大影响。我要求他停止侵害,消除影响,他却说法院没有判决离婚之前,我还是他妻子,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后,我到灾区去培训警察。有一次吃饭时,一位个子不高、黑胖胖的人和我同桌。他认识我,我不认识他。我问他贵姓,他说姓叶,是某某中学的校长。我一听立刻站起来说:“给你敬个札啊!你是名人哪!”这个人就是被评为“中国最牛校长”的叶志平。我为什么要站起来给他敬个礼?因为在地震过程中,他的桑枣中学,  相似文献   

15.
李红星的“绝招” 我叫马红梅,是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民二庭的一名法官,与李红星是同事。8年前初识李红星时,他还是一名书记员。见面时他总是先跟我打招呼,当时我只是觉得他这人热情。后来我调到复兴法庭后,他开始独立办案了,后来听说他结案很多,连续几年在民二庭结案率第一,当时我想他一定是很能干吧。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2月27日,我随一位律师去江苏连云港采访。第二天一早,我见到了他——一位房屋遭遇拆迁的农民。 他并非我此行的采访对象,他是通过律师知道我来到当地后,才找上门来的。透过他满身的寒气,我知道他是起了个大早从村里赶来的。  相似文献   

17.
韦建云,一个从事了近三十年检察工作的老检察官。同事们亲切地称他“韦头”或“老韦”。每当听到这样的称呼,他总是乐呵呵地笑着答应。和韦老师共事近一年,我深切的感受到他对检察工作的热爱,以及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一年来,他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保护弱者,就是维护公平正义”,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在他和蔼的面庞上读到的是一种坚毅与敏锐。  相似文献   

18.
最早对律师有一个比较完整而深刻的印象.来自刘德华主演的《法外情》,那也是我看的最早的刘德华主演的电影。刚刚出道的刘德华,饰演一个刚刚出道的香港大律师,他英气逼人.他才华横溢.他绅士,他潇洒,他正义,他坚定。在记住了刘德华的同时,律师这个职业也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觉得那是一个需要我仰视的职业,那是一群值得我崇敬的英雄。当时我还在读高中,成绩属于很烂的一类.我不敢奢望自己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员,只是想有机会的话.我也要绅士一点.洒脱一点,正义一点.坚定一点。  相似文献   

19.
文杰 《当代审判》2003,(5):38-38
今年1月初,单位一位同事领来一位二十三四岁的女青年来到我办公室。同事介绍说,这个女青年是他远房亲属,遇到官司了,请我这个“法学家”帮帮忙。然后指着我对那个女青年说:“你有什么苦尽管向他诉,他是法学‘专家’,会帮你圆满解决的”。  相似文献   

20.
拉姆塞耶教授是美国哈佛法学院东亚法律研究中心的成员之一,他的研究方向是日本法。基于对日本法的兴趣,当我在课程表上看到他主持的日本法研讨班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旁听这门课程。我给拉姆塞耶教授发了邮件,表示了我想旁听他的课程的强烈意愿。教授迅速回了邮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