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宰相、“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王安石,曾在我省鄞县(现为鄞州区)当过三年知县。现略记王安石在鄞县做的一些利民好事,供当今从政者借鉴。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22岁的王安石考中进士。庆历七年(1047),27岁的他被调到浙江鄞县任知县。王安石刚到鄞县上任,就遇上大旱。为了抗旱,他风尘仆仆跑遍了县内“东西十有四乡”,作实地考察。他在考察中发现,鄞之地邑,跨负江海,沟渠汇川,十百相通。后来,官吏不重视水利,渠川浅塞,夏天十日无雨,众川之水就干涸,所以,今日鄞县之民特别怕天旱。于是,他给上司杜杞写了一个鄞县浚治川渠的报告:《上杜…  相似文献   

2.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公元1050年夏,王安石任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知县期满,离任返回故乡江西临川,途径杭州,登高望远,写下了这首《登飞来峰》。  相似文献   

3.
《世纪行》2015,(7)
<正>一大家都知道王安石是个大政治家,可能尚不知他也曾是个优秀的"县委书记"。公元1047年,27岁的王安石被派到鄞县做县令。他刚到任没多久,就体现出了强烈的实干精神,深入基层,调查走访,他在《鄞县经游记》中写道:"凡东西十有四乡,乡之民毕已受事,而余遂归云。"也就是说,在短短时间里,他徒步走遍下辖14个乡。深入的调查,了解民风民情,为其施政提供了可靠依据。他在调查中了解到,当地经济非常脆弱,农民穷苦,年份好时尚可勉强糊口,一旦遇到灾害,就要靠高利贷度日。于是他清理县  相似文献   

4.
杨明 《今日民族》2023,(2):35-36
明代中后期,在西南边疆的云南,诞生了一位杰出的白族学者,他就是李元阳。李元阳生于明弘治十年(1497年),字仁甫,大理府太和县(即今大理市)人。因世居点苍山十八溪之中,故号中溪。李元阳儿时便喜好读书,尤好文史。嘉靖元年(1522年)中云贵乡试第二名,嘉靖五年(1526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因卷人“大礼议”事件,被贬为江西分宜知县,后又任江苏江阴知县。  相似文献   

5.
正北宋陈希亮为官30多年,始终忠于职守,不考虑个人的祸福进退。连一向不为人作行状墓碑的苏轼,也因十分敬佩他的为人,而破例写下了《陈公弼传》。当时,鄠(音同户)县知县因贪污落马后,陈希亮被调至鄠县接任知县。他素有严明执法、敢作敢为的官声,当地百姓期待他对鄠县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他上任后,迟迟没有  相似文献   

6.
许多人都知道,汤显祖(1550-1616)是明朝著名文学家、戏曲家,对于他还曾当过我省遂昌县的知县,却鲜为人知。汤显祖曾历任南京太常寺博土、詹事府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等职。万历十九年,因上章抨击朝政,被贬为广东徐闻典史。两年后  相似文献   

7.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宋神宗时为相,力主变法,后因保守派的反对和变法派内部的勾心斗角而失败。他第二次罢相(1076)后,在金陵闲居,回顾变法的成败.归结出一句话:变法是对的.但败在用人不当。王安石一向重视人才,认为“徒法不能以自行”,须有  相似文献   

8.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华州邽(今陕西省渭南市)人。19岁中进士,曾任巴东县令、成安知县、殿中丞、宰相等职。至今在河北省成安县还流传着他秉公断案、达济天下的许多故事。寇准因德才兼备,政绩突出,受到宋太宗赏识,22岁便升任成安知县。当时漳河不断泛滥成灾.宋辽战争频繁,丁役、赋税日益繁重,蝗灾时有发生,地主豪绅对百姓敲诈勒索,民不聊生。他到任后,诉状如雪片飞来。寇准目睹现状,决定对多年积案尽快处理。并治理水患,发展生产。他首先在县衙前张贴告示。言明暂不升堂理事,诉讼案件听候处理。然后,他  相似文献   

9.
《春秋》2001,(4)
王植,字槐三,今河北省深泽县人,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士。初官广东,九历州县,后奉调山东。乾隆十二年(1747)二月任沾化知县,仅一月零两天,即奉檄调任郯城知县。  相似文献   

10.
《春秋》1996,(3)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郑板桥在潍县任知县时,写的《明志》诗。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居士。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早年家贫,在扬州卖画为生,乾隆六年(1742年)即他49岁时被任为山东范县(今属河南)知县,5年后改知潍县,在潍县做了7年官。  相似文献   

11.
正陶元淳(1646年—1698年),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考中进士,六年后,朝廷任命他去昌化(今海南昌江黎族自治县)担任知县。当时昌化兵乱频繁,县府册籍全被烧毁,一些豪强趁机霸田占地,百姓只得外出逃荒,城中居民不满百户。如何减轻民众负担,使失业流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撤销鄞县设立宁波市鄞州区的请示》(浙政[2001]13号)收悉。同意撤销鄞县,设立宁波市鄞州区,以原鄞县的行政区域为鄞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鄞州路。  相似文献   

13.
古代清官海瑞四岁丧父,靠母亲谢氏抚养成人,他对母亲十分孝顺。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元月,海瑞任浙江淳安县知县。有一天,他买了两斤肉。人们很奇怪,一打听才知道是他为母亲做生日。此事后来被浙督胡宗宪所知,笑其寒酸,被当笑话传了出去。  相似文献   

14.
“高雄河南近又远,曹公架桥紧相连。南岸有庙香火盛,北岸有墓坚碑赞。岁月越久情越浓,藕断丝连砍不断。”这是台湾省高雄县风邑赤山文史工作室“清朝凤山县(今高雄县)知县曹谨公故乡寻根之旅团”团长、高雄县观光协会创办人、名誉理事长林运臣先生1999年8月27日至9月3日在河南省沁阳市访问期间写的一首诗。诗中的“曹公”,指的是台湾凤山县(今高雄县)知县、河南省河内县(今沁阳市)人曹谨;“庙”指高雄县凤山市曹公庙;“墓”指沁阳市曹谨墓。和林运臣先生一起到沁阳市访问的还有高雄县风邑赤山文史工作室总干事郑温乾,高雄县观…  相似文献   

15.
"公之德兮,水盈豫州之泽兮.公之神兮,呵护豫州之民兮.公乎其来兮,天上狂澜须回兮.公平其去兮,盖莫不如泣而慕兮."这是当年老百姓在栗大王庙祭祀栗毓美所唱迎神送神曲中的唱词,表达了对栗毓美深深的怀念之情. 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号箕山,又号朴园.山西大同浑源人.在河南、湖北等地历任知县、知州、知府、粮盐道、开归陈许兵备道、湖北按察使、河南布政使、护理巡抚、河东河道总督.因他一生光明磊落、两袖清风、不畏权势、体察民情和治理黄河有功,道光帝赐谥"恭勤".  相似文献   

16.
在群星璀灿的现代中国哲坛上,以科学家的身份而留名的,丁文江大概可以算作第一人了。虽然,他并不是一个“职业”哲学家,但是,由于他在“科学与玄学论战中”的特殊作用以及他对马赫等科学主义的介绍,使得他能够处于中国现代哲学史比较醒目的地位。丁文江,字在君,笔名宗淹,1887年生,江苏泰兴人。在其15岁时就因才智过人而被泰兴县知县尤章纳为弟子。尔后即去日本和英国留学二年,1906年考入遐迩闻名的剑桥大学,1908年考取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动物学和地质学,稍后又进入德国富莱堡大  相似文献   

17.
《前进》2019,(8)
<正>王国光(1512—1594年),字汝观,号疏庵,明泽州阳城(今山西阳城润城镇上庄村)人,明朝杰出的改革家、政治家、财政家,官至正一品光禄大夫,曾任吏、户、刑两京四部尚书,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历任江苏吴江知县、河南仪封知县、兵部主事、顺天尹、户部  相似文献   

18.
杨志文 《前进》2015,(1):51-52
<正>担当,古今之意相通。清代山西大同浑源籍能臣廉吏栗毓美所坚守的担当之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今天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号箕山,又号朴园。嘉庆七年(1802)朝考二等第二名,以知县用分发河南,历任知县、知州、知府、粮盐道、开归陈许兵备道、湖北按察使、河南布政使、护理河南巡抚、河东河道总督。他为官38年,不仅是一名廉吏,更是一名能  相似文献   

19.
王安石(1021- 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在北宋中期发起的“王安石变法”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今后的历史,并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王安石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推行的青苗法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中为美国所仿效.  相似文献   

20.
豫西南边陲的新野县,虽属偏僻之地,但却因“猴戏”而闻名天下。在明代,吴承恩曾因做了三年新野知县(见《新野县志》)而写出了《西游记》,使猴子在人们的印象中成了智勇双全、惟妙惟肖的“大圣”。在清代、民国乃至建国前,新野人曾因玩猴而走遍全国各地和世界十多个国家与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