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努力构建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党的重要战略举措。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特征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我国的现实需要我国的民主法治提供政治保障,并对民主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动我国的民主法治和政治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标志。民主法治建设的程度,决定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程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始终立足于民主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3.
郑云斌 《党史博采》2007,4(5):13-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为我们确定的一个奋斗目标.民主法治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方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浅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切实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历史和实践表明,完善的民主政治结构不仅是构建“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而且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5.
耿百峰 《理论学刊》2007,2(10):94-96
民主法治居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个基本特征的首要位置和更高层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政治保障;必须大力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只有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6.
民主法制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要高扬民主和法治的旗帜,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臧荣华  吴小平 《求实》2007,2(8):61-63
民主法治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格外注重民主法治建设,建立健全民主法制,确立人民利益至上,崇尚法治精神。  相似文献   

8.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而建设法治政府则是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前提和进一步实现全面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基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诉求。各级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始终处于支配地位,一个依法行政的政府是社会改革发展的稳压器和助推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规划、积极推进的主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民主法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今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把民主法治作为六个基本特征的第一条,意义十分深远。●一、民主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基本特点,影响和决定了民主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并不是完全并列的,民主法治居于首要位置和高一个…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政治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宪政紧密相联,宪政是民主的保证,民主是宪政的依归;法治是宪政的运行机制,本文对宪法、宪政含义、宪政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进行探讨,并试探性地对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推进宪政建设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基本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必须高度重视民主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社会。民主法治乃是社会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它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和谐社会的制度基础。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应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努力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我们必须力求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必须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必须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制定和完善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公民权利、规范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安定的法律体系;必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13.
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的又一次升华。这一重大任务的确定,将和谐社会的实现纳入了可行化进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且必须依赖于法律制度的保障,必须借助于法治的践行。第一,民主法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法治保障的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首先就要"民主法治",和谐社会一定是一个法治社会.因此,只有依靠法律制度来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才能保障和谐社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把民主法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要求,意义十分重大.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法治社会,在现代文明建设中,法治所追求的价值准则和目标就是社会和谐.只有全社会崇尚法律权威,人人遵纪守法,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环境,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又是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论和谐社会的构建及其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命题,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民主保障机制、法治保障机制和福利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与法治的关系辨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相伟 《探索》2007,(1):35-37
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探讨和谐社会与法治的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法治国家是十分必要的。建设和谐社会与建设法治国家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和谐社会与法治具有价值和目标上的趋同性。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根基和首要特征。有和谐不一定有法治,而无和谐则一定无法治。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彰显宪法的基本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建立健全民主法治,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关键在于彰显宪法的基本作用。宪法的基本作用有两个基本方面: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我们要充分彰显宪法的基本作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全球化在为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促进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的建设的同时,对中国的意识形态、经济安全和社会主义文化产生了冲击,不利于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在全球化条件下有序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冯梦成 《世纪桥》2007,(8):48-49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建立法治政府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法治政府要求以法律制约权力,用权力制约权力。其根本目的是解决公共权力的自主性与保护人民权利之间的内在张力,建立一个职权有限、责任明确,服务民众的政府,以能够更好的维护和实现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