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实现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作者既不同意“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也不同意“离土又离乡”的“异地转移”。提出了第一步“就地转移”,第二步“异地转移”的“两步走”策略,通过农村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以及大中城市幅射和延伸来实现农村人口的城市化战略。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拥有大量的农业人口。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劳作逐渐走向机械化,由农村剩余劳动力带来的问题愈加明显。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异地转移的诸多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由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无论是在主观要求上还是客观需要上都显得很重要。本文主要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存在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转移论题”是比较常见的逻辑谬误。其产生的原因或为逃避各种责任,或企图能减轻处理或处罚,或设法为击倒论敌,或对逻辑知识所知不足等,其表现形式有“完全转移”和“部分转移”两种类型,而每种类型之中叉可分为若干种具体情形。“转移论题”谬误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超出一定的适用范围它就不再是谬误。  相似文献   

4.
两种要素配置模型与劳动力转移的两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改变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落后状况,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两种不同要素配置模型。威廉.阿瑟.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过剩,近乎无限供给,因而,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唯一途径,就是把过剩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西奥多·舒尔茨则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不是劳动力过剩,而是人口质量低与劳动力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足,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唯一途径,就是提高人口质量和向农村输入劳动力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与这两种模型相关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呈现两种不同的模式,即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这就存在着如何评价上述两种模型与两种模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上海农村人口城市化再推进与非农化再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0年代上海农村人口城市化和非农化转移进程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转折性变化。农村人口城市化趋于加快 ,但仍滞后于非农化、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非农化转移明显滞缓 ,但却孕育着新一轮再转移的发展势头。新世纪来临之际 ,上海必须高起点加快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与非农化协调再推进  相似文献   

6.
黄瑾瑾 《工会论坛》2010,16(4):8-10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当前之所以会出现中国特殊的“两栖”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和不完全城市化形态,主要是由于其短期城市生活能力较强,而长期城市生活能力较弱。因此,提高进城农村劳动力的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降低他们的城市生活成本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彻底转移、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合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文中通过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分析,认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城市化,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8.
随着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我国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应通过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教育转变二元经济结构,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9.
“双转移”战略和“双提升”战略是广东省破解科学发展难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广东省先行先试,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率先实现调结构和保增长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首先,对广东省“双转移”、“双提升”战略实施的现实依据进行分析,其次,通过细化两战略的关系要素..分别从产业转移和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互动关系以及劳动力转移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互劝关系两个角度来探究两战略的循环促进模式。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将对新农村建设做出六大贡献:一是创造国民财富,增加财政收入;二是破解增收难题,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扩充城市人口,推进城市化进程;四是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五是积累创业本领,回报农村经济;六是冲击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处在城乡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轨的重要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西方的人口流动模型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刘易斯和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比较分析,针对我国的国情,探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我国要依靠发展农村经济就地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相结合的途径,多渠道、多形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这对于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统筹城乡经济,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渔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青岛市3个乡镇5个村为样本的调查分析,发现渔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有共性也有其独特性。因此,必须根据青岛市的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渔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路径。  相似文献   

13.
摘要:探索行之有效的农村转移人口就业模式和路径,加快现阶段农村转移人口就业的步伐,是切实化解就业难题,保障河南经济和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针对河南省的实际情况,通过构建一个模式、采取两大策略、坚持三个原则、借鉴四种经验、实施六项对策,明晰河南省农村转移人口就业的模式构建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金包银”工程是厦门市委、市政府在推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解决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被征地农民的生活出路问题,维护和发展被征地农民切身利益,推动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的有益尝试。本课题主要围绕“金包银”工程的特征及其运作模式,分析了“金包银”工程实施的背景,评价了“金包银”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并对“金包银”工程有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实现顺利转移,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的转移,首先,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改变阻碍劳动力转移的旧体制;其次,积极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第三,增强乡镇企业活力,提高劳动力吸纳能力;第四,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第五,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6.
农地制度创新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而言,现行农地制度的某些缺陷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了效率性、功能性、市场性制约。为此,我们应当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构建农地财产权新框架,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地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按照中央和四川省委的要求和部署,立足近年来成都市农业转移人口吸纳规模较大的发展实际,成都应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本文建立了关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分析框架,通过详细的图表阐释了新世纪以来成都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总结与展望,分析了外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面临的物质、权利、人力和社会等资本困境。在此基础上,文章初步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成都市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思路,并从着力"破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资本困境"和"扩大城镇空间容量"两大问题入手,提出了成都市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制度激励与农村人口转移——以南京为样本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人口转移是中国城市化进一步演进的关键所在。农村人口转移必须兼顾农村居民的利益、节约社会成本并增进社会利益 ,因此有必要同时发挥市场和政府的配置资源的作用。制度是约束和激励经济主体行为的规则 ,它既可以是政府的强制性政策安排 ,也可以形成于经济主体为收益而进行的相互博弈。因此 ,制度可以既体现市场主体的利益 ,也可以凝聚社会的要求 ,如果结合得当 ,制度就可以发挥出市场和政府相互搭配的调节效用。当前要促进农村人口的转移 ,必须对现行的与农村居民转移相关的制度进行改进 ,着重于农村人口转移空间选择上的引导或约束。  相似文献   

19.
在历经了公共政策的政策学习、政策扩散研究之后,道罗维茨和马什提出了政策转移的概念,菲利普斯和奥克斯则从比较教育视角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构建了教育政策转移的动机模型、转移模型及转移谱系.本研究通过输入与输出的二元路径分析框架界定教育政策转移、政策借鉴与政策贷出概念,并结合日本教育政策转移的实证分析探究因借鉴与贷出两个维度的交叉而产生的第三维度“借鉴回归”现象.伴随全球化的脚步,教育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加快转移流通的速度,很多国家扮演着“借鉴者”与“贷出者”的双重角色.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和中国两国在文化和习俗方面都有许多共融之处。虽然在客观国情上的差异,使得两国在教育模式的选择、发展状况上各取所需。但在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影响下,两国的教育产生了新的碰撞,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殊途同归,产生了异曲同工的效果。本文将通过分析新加坡教育政策中“因材施教”理念的产生、发展及实施状况,结合我国近年来在教育领域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对两者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并针对当前中国大学实施“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尝试结合“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以期能找到解决问题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