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李勇 《中国公证》2012,(6):23-24
近日.笔者所在公证处某公证员遇到这样一则案例.有一位老人想在自己百年之后将自己名下的一处房产公证给自己的孙女。该公证员了解老人的意愿后,按照遗赠公证程序受理了该案.但是了解这位老人的家庭情况后.公证员却陷人了沉思。原来.这位老人父母双亡.丧偶.只生育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早年已经去世.留有一女.正是老人所提及的孙女.二儿子成年后目前尚未结婚。  相似文献   

2.
宋诚 《中国公证》2012,(11):49-52
一、案例两则案例一:张某为了偿还巨额赌债,偷了父母的房产证、身份证和户口本.找人冒充父母从公证处骗取委托出售房产的公证书后.以36万元的低价将二老的房子卖给了一个姓许的中年男子。后该房房主又两度变更.伤心欲绝的两位老人认为公证处对此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将其告上法庭并索赔。庭审中.公证处称即便在委托公证证明中审查出现失误。也不是导致造成老夫妇房产出售损失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辽宁一个地级城市的法院副院长.为了将一个已婚的美丽女子发展成“二奶”,且长期占为己有,竞将该女子的一句玩笑话当真.从而疯狂索贿800万元建立“二奶保险金”。谁知聪明反被聪明误.就在这笔巨大的“二奶保险金”即将全部到位.他为此沾沾自喜时,一双锃亮的手铐戴在了他的手上……  相似文献   

4.
尹慧芳 《中国公证》2013,(10):58-59
一、与公证当事人对话。察言观色水落石出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公证人员业务素质的集中体现。公证人员在公证受理阶段与当事人建立良好的对话关系,才能及时发现办证疑点。近日,笔者所在公证处识破了一场“石某携假妻办委托”的案件。当事人“夫妇”申请办理房屋出售委托书公证.本处工作人员依法审查申请人石某所提供的各项材料时.发现其妻子身份材料中的照片与石某身边自称其妻子的女子相貌有些许出入。于是.工作人员提高警惕。询问该女子与其身份相关的基本信息.涉及结婚时间、原籍地点等,该女子均无法正确回答。  相似文献   

5.
甄庆贵  刘慧 《中国司法》2002,(12):34-35
日前,笔者接触了一起简单的房地产纠纷案件。大致情形如下:2000年某月某日,某男子以自己名义购买了一套分期付款的预售商品房,后与某女子交朋友,该男子便将该预售房无偿送与该女子,并告知房地产开发商,共同到该开发商处将预售房合同买方的名字由该男子改为该女子。按有关法规规定,该更名手续还需到市房地产交易中心进行登记备案。该男子便与该女子及该房地产开发商一起携有关文件去该中心备案。但由于该中心工作人员未能找到原合同,更名手续未能在该中心备案。事隔不久,该男子与该女子关系破裂,该男子反悔,于是二人产生了纠…  相似文献   

6.
郑州一女子发现丈夫和别的女人有染,趁丈夫熟睡时,将其手脚捆住,然后将其阴茎剪掉,男子虽保住性命,但永远失去了性功能。2008年2月21日,该女子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郑州市金水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相似文献   

7.
郑州一女子发现丈夫和别的女人有染,趁丈夫熟睡时,将其手脚捆住,然后将其阴茎剪掉,男子虽保住性命,但永远失去了性功能。2008年2月21日,该女子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郑州市金水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相似文献   

8.
原告张某诉称,1999年初,被告王某就“中华女子乐坊”创意《策划文案》向原告提出合作意向。原告遂将“中华女子乐坊”文化发展公司《整合报告》交给被告,该资料包括了十二金钗形象定位、编制、招生管理办法,丁作任务、发展方向、演出计划、音像制品创作、改编、出版、发行等女子乐坊的全部详细操作方案..后被告王某在原告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另一被告北京世纪星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了“女子十二乐坊”.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与原告“中华女子乐坊”《策划文案》一致。原告认为,被告王某以合作为名,采取不正当的手段骗取了原告创意策划的《策划文案》和《整合报告》,由此为被告世纪星碟谋取巨大的商业利益,两被告的行为构成对其商业秘密的侵犯,故诉至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请求确认两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商业秘密权,判令两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998元及精神损失。  相似文献   

9.
报载,新修订的老年法将单独成立“社会照料”一章,该章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这意味着今后子女不“常回家看看”.老人可以诉诸法律。  相似文献   

10.
微专栏     
《法律与生活》2013,(16):38-38
《新闻晨报》(媒体)青岛有一位老大爷中暑晕倒在人行道上,3名路过的女子伸出援手,把老人扶起来,拍掉他身上的尘土,还给他打起遮阳伞,为他按摩解暑。她们在老人身边守护了1小时,待其家人赶到后才默默离去。目前,老人已无大碍。网友"马思千里路"回应:天下多爱心,出门增平安。大家伸援手,世上少磨难。正气常传递,邪气如鼠窜。人人帮人人,家家尽开颜。  相似文献   

11.
一个从外地来的女子,在行走的途中不幸坠入四面绝壁悬崖深谷下.事情发生后,当地的民警和消防官兵一起将该女子从深谷中救起来,送进当地一家医院.然而,医院院长认为病人B超检查未发现异常,又身无分文、无人照料,便将该女子又重新抛弃于荒郊野外,最终致使该女子死亡.此事发生后,在当地以及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人认为,生命是宝贵而神圣的,无论它是富贵还是贫贱,都是不容亵渎的;也有人认为,医院院长抛弃一个无人认领的病人致其死亡,无疑涉嫌故意杀人.  相似文献   

12.
2011年11月8日,山西省榆社县公安局民警来到代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请求协助查找一名叫叶英英的四川籍中年女子.该女子与家人失散多年,目前可能在代县。  相似文献   

13.
一旅行社女士在离职时领取竞业限制补偿金8000元,约定在其离职后一年内不得从事与本公司有直接竞争性的业务,否则须支付违约金30万元。该女子违约,2007年6月8日,法院作出终审宣判:令该女子赔款10万元。  相似文献   

14.
崔春芳 《中国律师》2010,(10):67-68
2010年6月8日,某户外网站论坛负责人发起的徒步旅行活动“六一夏特古道穿越”遇险,导致1人死亡1人失踪,其余8名队员不同程度受伤。6月14日.当地派出所接到失踪女子家人的报警后展开营救.6月23日下午找到一名女子的遗体,后确认为失踪的女“驴友”。该枣故经报道后在户外“驴友”中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15.
女子苦读博士六年未果,长期抑郁并患上精神分裂症。一天晚上,女儿半夜啼哭不止,自己因精神病发作出现幻觉,心烦意乱之下将其撞死。近日,该女子以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依法提起公诉。  相似文献   

16.
庄严 《法庭内外》2009,(3):21-23
"我愿照顾你一辈子,我是你生活中的拐杖,是你冬天里的暖衣。"电脑屏幕上,聊天对话框中闪动的是一个漂亮而又年轻的女子头像,对方传过来那温情脉脉的文字,字字句句打动了退休老人许国栋的心。他和她在虚拟的网上相识,又在现实中相遇。一场忘年恋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年迈的许国栋沉寂多年的心重新被激活起来。他为这个充满活力的女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甚至将自己毕生的积蓄13.6万元也毫不犹豫地交给了她。但这名女子却和她玩起了"捉迷藏"。感觉到受骗的老人终于如梦初醒,拄着拐杖走进了法庭。他能拿回自己的钱吗?设下骗局的女人最终命运如何?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0月29日傍晚20时56分.山西省襄汾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中队接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指令:在该县汾城镇高家庄路段.一辆三轮车将一骑自行车老人撞倒后逃逸.  相似文献   

18.
“漂亮女子不配合强奸,致施暴者死亡获刑?”愚人节前夕,这样一条假新闻已按捺不住寂寞.在网上先是以恶搞帖出现,接着在论坛、微博等上面被疯狂转载,不断地发酵.甚至有网络媒体将其当成新闻发布.以致后来河南洛阳洛龙区人民法院和检察院联合发出声明进行澄清,让人们见证了一场互联网的行为艺术.  相似文献   

19.
王成志 《检察风云》2012,(15):46-47
李老太太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无惊无险地活了73年,最近却被一个突然闯上门来的持刀悍匪威胁着生命。在几个小时生死攸关的同室对峙和交锋中,老人沉着机智地周旋、巧妙灵活地斗智斗勇。最终,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安然脱险,还将一位素不相识的女子从刀口下救了出来!2012年6月14日,笔者采访她时,老人讲述着那天惊心动魄的一幕,仍然非常激动。  相似文献   

20.
2001年夏天,一位年轻的女子在北京SOHU现代城将其男友杀死。由于该女子4年前在国内某航空公司做过乘务员,这种特殊的身份,使得该案广泛被社会关注。这也就是后来网络、报纸上盛传的“空姐杀人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