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0 毫秒
1.
和平发展战略中的中国国际责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昊 《湖湘论坛》2007,20(1):111-112
大国国际责任是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产物,中国目前正从一个地区性大国向世界性大国迈进,从自身的国际地位、国际形象、国际合法性出发,中国所需要承担的国际责任将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而比以往更加扩大.承担适当的国际责任,不但会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对中国自己的成长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承担国际责任的过程中,要尽快树立起我国承担国际责任的宗旨、原则和模式,以为我国的和平发展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义利观是整个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和精髓,在很多方面对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众多学者对义利观与企业行为的研究之中,没有深入探讨义利观是如何影响企业行为这一问题。同时,有的学者总是笼统的将经济、法律责任划归于利取向,而将伦理、慈善责任划归于义取向,从而忽视了企业责任行为的义利两重性问题。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这一视角,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义利模型,详细分析了义利观如何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内部机理。同时指出,四种企业责任都包含有义利两种取向,而不是单纯的利取向或义取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外交新思维:从“韬光养晦”走向“有所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兵 《湖北社会科学》2005,3(10):101-103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邓小平针对特定的历史环境而提出的应对措施,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外交体现出重“韬光养晦”轻“有所作为”的特点。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中国国家利益的拓展,中国外交应从“韬光养晦”转向“有所作为”,积极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承担大国责任,塑造大国形象,大力推进多边外交。  相似文献   

4.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高碳特征向低碳特征转变是中国应对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的正确选择。但是,基于中国目前的高碳经济体系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轻易过渡到低碳体系,中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减排的双赢,实现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的兼顾。作为发展中国家和负责任的大国,我们的立场是坚持"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坚持国家利益的同时,积极参加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承担起与自己的历史责任和现实能力相适应的环境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在崛起进程中负有特殊的国际责任。但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中国在承担大国责任时必须非常谨慎,必须从中国的根本利益出发,同时要结合世界的共同利益。中国的大国责任应当更多地体现在贡献"软实力"上。承担大国责任不仅要关注世界共同利益,还要关注世界共同价值。加强同西方大国的协调,是中国承担好大国责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增强,但距离名符其实的大国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国的国际形象逊于国家形象,但并非只有消极的一面;中国的国际责任应该随着实力的增加而增加,但是不能超出实力范围之外。  相似文献   

7.
周敬之 《理论月刊》2009,(6):158-160
企业社会责任最早由各国国内法调整,但是随着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发展的认可,企业社会责任的规制已经从国内规制走向国际规制的阶段.虽然各国和国际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规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包含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这些基本内容就是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规制的共性.中国应该借鉴相关的国际经验,通过法律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步入新常态,而金融作为经济的血脉能否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能否在促进经济旧常态向新常态转换中发挥金融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对于中国经济能否顺利实现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不可否认,金融改革的难点多,风险大,但势在必行,必须迎难而上。金融改革首要目标是服务实体经济,建设与经济大国、贸易大国相匹配的金融大国、金融强国;必须在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按照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大众化的"四化"战略取向扎实推进各项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9.
由平等主体组成的国际社会和以国家间关系为主要调整对象的国际法并非不能产生确认国家的国际犯罪及其责任的制度,我们应该从国际法的角度理解国家的国际犯罪及其责任制度,在研究国家的国际犯罪责任时,注意区分国家的国际犯罪责任与国际侵权行为责任异同.  相似文献   

10.
保护的责任对现代国际法规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豪 《求索》2007,(1):101-103
“保护的责任”肯定在国家保护本国人民的责任缺位或失效时,由国际社会采取相应行动进行代位保护。“保护的责任”缘起于冷战结束后集体安全从“保护国家安全”转向“保护国家和人民安全并重”所面临的尴尬与挑战。经前后四个阶段的发展完善,“保护的责任”已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一项重要政策规范。“责任”代表了新世纪国际安全、人权领域的重要进展,对现代国际法律秩序产生了方向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增长与发展是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不予区分,结果导致经济发展步入有增长无发展或有发展无增长的误区。因此,仔细斟酌与体味两者的不同,绝不是经济学家的文字游戏,在实践上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对我国实现“十五”计划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经济史与社会经济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铁 《思想战线》2001,27(5):120-122
传统的经济史研究侧重"国计"方面,对"民生"问题注意不够.如果能与社会史交叉,用"社会经济史"的思路进行选题和研究,可以拓展选题的范围,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观察问题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是 2 0世纪 90年代出现的世界经济新态。冷战结束是这一趋势增强的大前提 ;市场经济体制、信息技术发展和跨国公司的膨胀是其形成的基本动因 ;地区经济圈和经济竞争中的科技优势则构成了其基本特点。经济全球化既给中国经济提供了发展机遇 ,也带来了严峻挑战 ,中国应积极面对和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正China remains a powerful driving force for the world economy despite a slowdown in growth Stock traders in New York, factory workers in Shenzhen, freight companies in Seoul, technology and retail companies in Hangzhou and luxury fashion executives in Paris all have one thing in common. The state of the Chinese economy matters to them.  相似文献   

15.
Ever since January 14 whe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unveiled plans to revamp the steel and automobile sectors, the country has embarked on an ambitious and comprehensive scheme of restructuring some of its key industries. This was done in an effort to keep the economy on track amid an adverse economic situation. Eight other sectors have been added into this revitalization package, ranging from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to textiles, shipbuilding and petrochemicals,  相似文献   

16.
17.
<正>It has been three years since the sadly Wenchuan earthquake in Sichuan Province swept the district,claiming nearly 70,000 lives,causing nearly 20,000 to go missing and leaving millions of people homeless.  相似文献   

18.
一 在目前暴露出来的各种腐败案件中,以贪污、受贿为主要特征的经济腐败最为突出。公正地讲,我们党并非不重视反腐败斗争,为此建立的制度很多,法规很严,打击也狠。但为什么经济腐败依然呈增长蔓延之势呢 ?我认为,除开经济腐败是一个与公共权力相联系的世界性、历史性的“顽疾”,现行的反腐制度、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等多方面的原因外,我们忽视利用经济手段遏制经济腐败,即忽视了利益在反对经济腐败中的巨大作用,恐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主要表现为:   一是举贪反腐基本上无利可图。其结果往往是,有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证,有…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一国政府对国内经济政策的控制力减弱,并使各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政策面临新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发展,动摇了福利经济制度实施的理论基础;并使福利经济制度由二战后的凯恩斯主义“福利国家”向工作福利国家转变;它既使国家的经济组织和行为边缘化,同时又推动了福利经济制度在全球的发展。各“福利国家”一方面积极参与、推进全球化和经济国际化;同时又根据环境的变化对福利经济制度进行改革,其改革的趋势是逐步从“普遍性原则”向“定向原则”过渡,社会福利朝着社会化、市场化、私人化、多元化、国际化等方向发展。中国政府也应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以主动参与全球化,同时对福利经济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体系,使社会福利的供给者多元化,加强社区建设,协调和增进中国社区和社会组织在国家、集体和个人权益、责任上的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覃志清 《桂海论丛》2008,24(4):73-75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蒂下,平南县必须抢抓机遇,发挥优势,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争取主动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战略之中,更多地接受北部湾经济圈建设的辐射和推动,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的资源和市场,促进平南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