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合同外社会负担问题应引起重视最近据汉中地区减轻办、监察局对该区5个农民负担动态监测点的调查统计,农民承担的村提留、乡统筹费人均17元,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3.01%。但合同外社会负担为人均18.34元,比合同内负担高出1.34元。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1998,(7)
减轻农民负担政策问答一、村提留乡统筹的提取实行“乡改村”是怎样规定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规定:“改革完善村提留乡统筹费计提办法,收入高的多负担,收入少的少负担。将以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依据改为以村...  相似文献   

3.
警惕按下葫芦浮起瓢──农民负担再度反弹江西潘熙宁笑脸刚绽愁容又添自1993年中央下发减轻农民负担的文件后,去年全国共减轻农民负担103亿元,人均减少11.6亿元,农民直接承担的村提留,乡统筹费占人均收入的比重已从上年的5.2%下降为4.68%,应该说...  相似文献   

4.
去年减轻农民负担一百零三亿今年农民负担有所反弹据《中国乡镇企业报》1994年8月2日报道,农业部等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农民负担逐年加重的势头,在1993年得以有效遏制。全年农民直接承担的村提留的乡统筹费,只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4.68%,中央和地方各级...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农民负担有增无减,而且呈越来越重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合理的负担超过政策规定的标准。据农业部对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统计,农民除了上交国家税金、定购农产品外,1990年农民人均负担的村级提留和乡统筹费占到上年人均纯收入的7.88%,超过国务院文件规定的5%以内的限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针对农民负担存在的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屡禁不止,农民负担一再反弹。农民负担过重,已成为影响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本文特对农民负担“反弹”现象的成因作一剖析,以便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一、政策不清行为失控不少基层干部对政策学习不够,理解不深,把握不准,任凭主观臆断,做出一些违背政策的行为。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农民一年负担的村提留、乡统筹资金分别有三项和五…  相似文献   

7.
农民负担问题是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一些地方不落实减负政策和村组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外,农民自身对减负与发展认识上的错误理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笔者认为,要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稳定,首要的是使农民走出片面的“减负”认识误区,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正确把握和处理游减轻农民负担与减掉农民负担的关系。农民负担除上交税金以外,大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乡镇村集体提留统筹的政策性负担,主要是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计划生育费、民兵训练费、军烈属优抚费和公积金…  相似文献   

8.
减轻农民隐性负担应从村务公开抓起□郭永忠减轻农民负担是一项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各级党政部门就减轻农民负担做了大量工作,农民直接负担有了明显减轻。但是,一些地方农民实际负担仍没有减轻,有的甚至逐年加重。这些负担大多数不以“三提五统...  相似文献   

9.
农民负担基本上有两大类:一类是国务院《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动管理条例》中规定的农民依照法律所承担的三项提留和五项统筹,此种负担为限额内负担,或叫显性负担。限额内负担的收取符合现行国家政策规定,既合理又合法。另一类是面向农民的各类行政性收费、集资和摊派等,此类负担为限额外负担或叫隐性负担。隐性负担,牵涉面广,随意性强,负担率高,是当前农民负担的重心所在。   当前,造成农民隐性负担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认识上的误差导致工作方针的偏离。将减轻农民负担与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处于对立位置。由于农村各项公益…  相似文献   

10.
《先锋队》1996,(6)
1995年我省农民负担低于5%据《农业信息报》讯:我省各地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通知》和《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和各种摊派的决定》,农民收入不断增长,负担得到有效控制。1995年,我省农民人均上交集体提留(不含各种税金)和摊派支出为2...  相似文献   

11.
对农民负担问题的思考牛巨才一、农民负担过重的几种表现农民负担,是指农民对国家、集体和社会所承担的各种税费和义务。它包括税收负担、价格负担和社会负担三个方面。其主要形态表现为现金支付、实物抵顶和劳动支出三种。这些负担包括合理负担和不合理负担两部分。目前...  相似文献   

12.
桐乡市是浙江省嘉兴市所属的县级市,200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151元,比上年增长8.4%,是同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倍;农民人均承担的村提留、乡统筹费为51元,仅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7%,大大低于全国农民负担的平均水平。该市农民为什么能够大幅度增收减负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该市政府切实转变职能、积极提供服务,起着重要作用。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桐乡市农村从生产经营方式到整个经济活动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政府适应新情况,着眼新发展,及时转换职能,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3.
减轻乡镇领导干部的负担———一个不容忽视的新问题□王天意时下,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已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减轻农民负担也成为人们经常谈及的话题。然而,负担过重不仅仅是农民,当前乡镇领导干部的负担也相当沉重,减轻乡镇领导干部的负担却未受到真正的重视。笔...  相似文献   

14.
1.下力气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保护农民利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领导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把保护农民利益、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当前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来抓,坚决不折不扣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决定。新闻媒介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减轻农民负担的各种政策,使减轻农民负担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家喻户晓,提高广大农民自觉抵制不合理负担的能力,教育广大干部依法办事,提高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自觉性。   2.大力抓干部制度改革。第一,进一步精简各级机构、学校及其…  相似文献   

15.
农民负担中潜在的几个矛盾天水市纪委秦安县几个乡、村的农民负担虽未超过5%的乡统筹和村提留规定,但其中仍潜在着几个矛盾。一是承受能力不一与负担相同的矛盾。农村在征收乡统筹村提留中,并非按各自的实际收人收取,而是全村只有一个人均纯收入标准,即按承包土地的...  相似文献   

16.
一、农民负担过重已是不争的事实当前中国农村农民负担过重,已经令人触目惊心。据农业部对2 9个省的调查资料显示,近年来农民所负担的各种费用远远超过了国务院所规定的不得超过上一年人均纯收入的5 % ,大约在10 %以上。1988年~1992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按当年价计算平均增长9.5 % ,而同期人均负担(仅指农业税、三提五统费)却增长了16 .7% ,比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7.2个百分点。而1986年~1992年期间,农民负担(仅指农业税、乡统筹村提留之和)占其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3.75 %、14 .2 5 %、15 .35 %、15 .71%、16 .19%、16 .74 %…  相似文献   

17.
一、什么是农民负担农民负担,是指农民除自己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和其他自身消费之外的一切支出。根据其内在和外在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税收负担、价格负担;公开性负担和隐蔽性负担;合理性负担和不合理性负担。税收负担指国家的各种税收,包括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和教育附加等;价格负担主要是指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两方面牌市差价的负担,也就是国家通过低价收购农产品的方式,农民少收入,而购买高价农药、化  相似文献   

18.
1.农民应承担哪些合理负担?答:①依法缴纳农业税、农业特产税;②完成国家规定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定购任务;③依法承担村提留、乡统筹和农村义务工、劳动积累工;④承担国家规定的其他费用。  相似文献   

19.
刘长荣 《唯实》2005,(1):27-32
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护农村生产力,我国进行了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理顺了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增强了广大农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拥护,对于保护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普遍大幅减轻,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被誉  相似文献   

20.
记农民参与“负担”监督张辉,杨东光近年来,各级政府减轻农民负担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订出台了许多减轻农民负担的法规政策,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振兴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一地方,减轻农民负担还没有落到实处。究其原因,缺乏有效的监督是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