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在领土争端中"三面出击",不惜把"邻居"尽数得罪。分析此现象,其根子在于日本社会 政治的右倾化、民族主义的非理性和扩张意识的膨胀。  相似文献   

2.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邓小平根基于和平、立足于大局、着眼于互利,提出了处理中国周边争端问题战略性思维的战略构想,其中"主权属我"是根本前提,"和平协商,合理解决"是第一原则,"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第二原则。力争以和平方式解决当时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所面临的领土领海争端,在多年来的实践中取得了重大成效,也积累了众多的经验。中国在解决与周边国家间领土领海争端中,和平协商是重要方式,合作共赢是重要理念,"不惹事,不怕事"是重要原则。伴随中国实力的增长,周边有些国家以"国强必霸"的传统思维将中国视为发展威胁,使我国的周边关系中出现了个别国家阻挠"和平协商"、排斥中国"共同开发"、扩大和强化非法占有有争议领土控制权等新的问题和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仍然要坚持以邓小平处理周边争端的战略构想为指导,坚持"主权属我",强化主权行为;推进和平协商,治理合理解决;尽量以"共同开发"推动"搁置争议"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33)
在东北亚局势日益紧张的态势下,俄日北方四岛争端也更加引人关注。就历史上俄日为四岛问题多次交恶的情况看,其实质是俄日两国以军事实力为后盾的领土扩张之争,历史上两国军事实力的消长使得俄日两国在北方四岛问题上互有攻守。在当今美国军力重返亚太的背景下,俄日北方四岛争端必然会使东北亚军事战略格局更加复杂,影响大国间军事关系的调整,导致地区内军事力量对比与军事战略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世界军事斗争争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以后,在两极对立这 一主要矛盾掩盖下的民族 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各种次要矛盾纷纷凸显出来,并导致近十年来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此起彼伏。在这种新的国际安全形势下,美、俄、日等国家和地区都纷纷对军事战略进行了调整,以适应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的需要,并力图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权。战略上谋求军事关键主动权 从美、俄、日等国家和地区的近期军事战略调整的情况来看,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各国的军事战略调整都是围绕着谋求21世纪军事斗争的主动权而进行的。其基本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3,(33)
日本的能源安全策略,取决于其对自身的能源需求趋势、世界能源格局和亚太地区总体形势的评估。日本利用美国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对其有利的因素,进行对外政策调整。由于对来自美国的石油、天然气供给的稳定性和价格存在担忧,囿于钓鱼岛等领土争端而不能与中国合作应对世界能源情势变化,因而日本迫切希望加强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展望未来的日俄能源合作,还受制于地区和世界大国的运作,呈现多元博弈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刘春雷 《学理论》2013,(9):27-28
钓鱼群岛总面积6.23平方公里,由六个岛屿组成,分别是钓鱼岛、南小岛、北小岛、黄尾屿、赤尾屿和飞濑岛。中日围绕钓鱼岛问题发生了一系列争端。从四个方面对钓鱼岛问题进行探讨,以大量事实证明了钓鱼岛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我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相似文献   

7.
王晓鹏 《求知》2012,(10):44-44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联合国大会上就钓鱼岛问题表明日本立场,然而纵观历史,假如国际社会存在一部岛屿领土依据的“诚信档案”,那么日本肯定早巳被列入了“黑名单”。  相似文献   

8.
日韩岛屿争端经过艰苦谈判,于4月22日深夜各退半步, 未升级到“物理冲突”。危机虽历时短暂,却反映出日本海洋争端对策调整的大致走向。这次日韩海洋争端危机爆发,直接原因是日本坚持向两国争端海域派遣海测船,引发韩国的强烈反弹,而日本之所以如此,  相似文献   

9.
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南海争端,现在呈现复杂化、扩大化趋势。虽然我国主张"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岛礁被侵蚀、海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的现状,使我国在南海争端上日益陷入尴尬境地。实践证明,现有战略并没有减缓南海争端复杂化的趋势,需要调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11,(1):59
新加坡《海峡时报》11月22日发表文章,剖析"为何中美总是对不上眼",文章称:最近几周,货币调整、贸易纠纷、亚洲领土争端及稀土等问题纷至沓  相似文献   

11.
一月·环球     
《侨园》2012,(9):4-5
陈光标在《纽约时报》登广告声明钓鱼岛属中国中国企业家、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在8月31日的美国《纽约时报》上登出半版广告,"郑重向美国政府、美国人民声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声明说,"日本右翼分子正在侵犯中国领土主权,正在破坏西太平洋地区的稳定和安全";"坚决抗议日本右翼分子最近挑起的钓鱼岛争端和所谓购买钓鱼岛、进行国有化的举动";"我呼吁美国政府和各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日本提出"专守防卫"战略,尽管目前日本政府仍然声称坚持"专守防卫"基本方针,可是冷战后,日本"专守防卫"战略的原则已被突破,正向"主动先制"方向转变。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不断推进,日本也借机拉拢地区国家,在海洋划界和岛屿归属问题上对中国进行发难,直接威胁了我国领土完整和海洋利益,为此有必要对日本防务外交的发展趋势加以研究,以制定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26)
海权之争在世界历史和大国地缘战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海权对正在崛起的中国,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作为陆海兼备的中国,海权发展却相对缺失,其中美国的不断介入就是一个重要因素。虽然中美两国没有直接的海洋领土争端,但美国却经常利用与中国有领海争端的周边国家制约中国海权发展。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便时常插手,成为推进美国亚太战略的一个重要筹码,为钓鱼岛争端的解决增添了不稳定的变数。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必须谨慎处理海权争端中的美国因素。  相似文献   

14.
南雪 《侨园》2012,(10):10
近日,日本频频围绕钓鱼岛掀起风波,阻碍了中日两国的正常关系。专家指出,从法理上来说,二战日本战败,1943年的《开罗宣言》及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都明确规定,日本的主权没有钓鱼岛。而从历史依据来看,1534年和1862年的文献都明确记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日本强行窃取了钓鱼岛,但改变不了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损人必损己     
王文 《瞭望》2005,(21)
日本政府5月17日表示,有18名日本国民的户籍设于钓鱼岛,同时自5月1日以来,共有26人登记自己的原籍是日本海(东海)上一系列被韩国控制的岛屿。这是日本政府在国际交往中罔顾国际准则和道义,企图损人利己的最新损招。对这种挖空心思损害中日关系的做法,中国外交部重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历史和法律依据。日方对钓鱼岛采取任何单方面行动,都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都是非法和无效的。中方对此坚泱反对,坚决不能接受。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其对外政策。日本对我国钓鱼岛的觊觎和其政治文化有很大联系。"岛国特性"使其对钓鱼岛格外敏感,"集团意识"使其妄图以钓鱼岛为突破口向国际社会表明其"领土"诉求",耻感文化"使其在钓鱼岛问题上颠倒黑白。从日本的政治文化看其对钓鱼岛的觊觎,有助于我们在探索对日方针政策制定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以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菲律宾加快了对中菲南海争端领域的占领步伐,并不断通过声明、立法甚至暴力驱逐等手段与中国在此争端上针锋相对。21世纪前几年,中菲在南海问题上的矛盾相对于20世纪得到少量缓解,但是随着奥巴马上台并实施"重返亚太战略"以来,由于美国的插手,南海争端的复杂性越来越强,问题解决相较于之前也变得棘手起来。旨在通过对中菲南海争端历史进行梳理后,分析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该争端的影响,以此提出针对美国因素影响下的中菲南海争端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8.
莫斯科专电 入夏,莫斯科和东京围绕四个岛屿归属问题的争论变得热烈起来。尤其是俄罗斯内部在这个问题上展开的激烈争论,更使这个本来就很棘手的领土问题更趋复杂。 四个岛屿指齿舞、色丹、国后和择捉,位于北太平洋,俄罗斯称为“南千岛群岛”,日本称之为“北方领土”。四岛的归属问题长期以来是影响苏日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主要障碍。1945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军占领四岛,苏联政府把其归入自己的版图。1955年起,日政府一直要求苏方归还四岛。  相似文献   

19.
壹·天下     
《侨园》2013,(8):4-5
<正>菲律宾全球反华游行草草收场让世界为之脸红造势已久的菲律宾全球反华游行草草收场了:两个小时,不到500人,其中还有不少"打酱油"的。原本号称的5000人不见踪影,原本所谓的"全球抗议日"也难闻其声,且现场比较平和、有秩序。除了两位组织者,此前预计将出现的菲律宾议员和退休高官均没有现身。"反华示威"再次成为闹剧,让世界为之脸红。据介绍,此次游行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要告诉菲律宾国内和外部世界"菲律宾后院发生了什么",抗议中国在岛屿争端上对菲律宾的"欺凌";二是向中方施压,以迫使中方在南海问题上向菲让步。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9)
构建"龙江丝路带",是黑龙江省贯彻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实际行动,也是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举措。哈尔滨市在"龙江丝路带"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要抓住机遇,立足优势、主动作为,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在对俄经贸合作上发挥平台促进作用,在打造现代化国际物流中心上发挥辐射作用,在构建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上发挥带动作用,努力为全市对外开放开创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