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挺进茅山     
茅山在南京东南面。其山脉延伸丹徒、句容、金坛、溧阳等县,丘陵起伏,茅草丛生,是打游击的好地方。我们六团北上抗日建立根据地时,就是以茅山山脉为依托的。 六团的前身是叶飞、阮英平、范式人等同志领导的闽东红军游击队.北上抗日时,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叶飞担任团长,阮英平为副团长。  相似文献   

2.
周重礼 《世纪风采》2006,(11):29-31
1938年5月,正当武汉大会战拉开序幕之际,中共皖浙赣省委书记关英受中共中央东南分局的派遣,赴赣东北弋阳境内的磨盘山,通知活动在这一带的红军游击大队负责人杨文翰,令其所部下山改编为新四军,立即开赴皖南抗日前线。  相似文献   

3.
新四军一支队二团是一支骁勇善战、有着光荣战史的英雄团队。在抗日战争时期,该团挺进江南,是开辟茅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先锋;东进北上,黄桥决战逞英豪;南下苏南,威震敌胆称劲旅;西出浙西,称雄于天目山区抗日反顽战场,被苏浙皖人民誉为新四军“老虎团”  相似文献   

4.
赵赓 《党史纵横》2010,(7):22-25
受命先遣 组建支队 新四军组建的时候,正是日军侵占上海、南京,江南大片国土沦丧的时候。刚从不同游击区来到皖南集结整编的新四军,因对作战对手、作战环境均不摸底,在作战方面不敢贸然出击。针对这一情况,中共中央及时地对新四军的发展方向、作战方针等首要问题发出一系列指示,要求新四军深入敌后,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5.
1938年5月,正当中日武汉大会战拉开序幕之际,中共皖浙赣省委书记关英受中共东南分局的派遣,赴赣东北弋阳境内的磨盘山,通知活动在这一带的红军游击大队负责人杨文翰,令其所部下山改编为新四军,立即开赴皖南抗日前线.  相似文献   

6.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这威武雄壮的歌声,表达了当年新四军健儿,为了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浴血奋战的坚强意志,不折不挠的战斗风格。为了学习和发扬人民军队的革命传统,为了给研究党史和军史提供史料,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一套《新四军丛书》。这套丛书包括简史、大事记、回忆录、史料选、人物志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新四军的历史风貌。《新四军在茅山》,搜集了1938年至1945年新四军主要领导人在茅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文章和历史文件。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等各个方面,其中百分之四十的篇章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7.
谭明  张燕 《世纪桥》2009,(10):20-25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催生了新四军,新四军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38年3、4月间,新四军第1、第2支队相继从皖南挺进苏南敌后,开辟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游击根据地。1939年秋,第1支队司令部进驻水西村。同年11月,新四军第1、第2支队领导机关合并,在水西村成立了以陈毅、粟裕为正副指挥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至1940年7月,陈毅、粟裕率江南指挥部及主力部队北渡长江进入苏中地区,  相似文献   

8.
《广东党史》2011,(6):55-55
1939年初,陈毅率领的新四军驻扎在苏南茅山一带。当时部队给养十分困难,特别是一些伤病员因得不到及时治疗,伤势日趋严重。?一次,他听说镇江城里过去有一个姓蒋的人开办过一所"蕲药仙诊所",主人因世道离乱,故而避进茅山大茅峰的九福宫,专为穷人治病。于是,他立即带  相似文献   

9.
正在镇江茅山地区,至今流传着一个有关陈毅妙联求医的故事。1939年初,陈毅奉命率领新四军一支队进驻茅山地区,建立苏南抗日根据地。当时部队给养十分困难,特别是一些伤病员因得不到及时治疗,伤势日益严重,陈毅心急如焚。一天,他听说茅山深处的乾元观有一个名医,曾在镇江开过一个"蕲药仙诊所",中西医术和中草药样样精通,但此人性格怪僻,且有"三好",即好酒、好棋、好诗。日军侵占镇江时,他家被抢劫一空,便避进茅山大茅峰的  相似文献   

10.
1938年1月底,闽东红军游击队1300余人编入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长叶飞,副团长吴煜,参谋长黄元庆,政治处主任阮英平)。后经周宁、政和、松溪、浦城和江西境内北上皖南岩寺集中。同年6、7月间,遵照党中央的指示,陈毅、粟裕、张鼎丞先后率领新四军先遣支队和第一、二支队,挺进苏南敌后茅山地区抗日,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是年9月,新四军第三支队  相似文献   

11.
谭明  张燕 《世纪桥》2009,(6):14-19
常州溧阳市竹箦镇水西村,水田环绕,绿树葱茂,生机盎然。70年前的风云际会,又赋予了它神圣的光彩——抗日战争时期,以陈毅、粟裕为首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诞生在这里,从此,水西村成为茅山乃至苏南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水西村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把抗日的风火燃遍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2.
1938年5月,正当中日武汉大会战拉开序幕之际,中共皖浙赣省委书记关英受中共东南分局的派遣,赴赣东北弋阳境内的磨盘山,通知活动在这一带的红军游击大队负责人杨文翰,令其所部下山改编为新四军,立即开赴皖南抗日前线。可关英一踏上磨盘山,就一去不复返,此后,杨文翰红军游击大队更加猛烈地袭击国民党军队的补给线、兵站、仓库,到处打土豪、炸炮楼。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连连与我党交涉,在武汉的国民党军委会、蒋介石也向中共代表周恩来提出抗议,中共东南分局领导人项英、陈毅、黄道也多次派人了解关英的情况,结果无功而返。关英到底到哪…  相似文献   

13.
<正>全面抗战初期,陈毅任新四军第1支队司令员,率部开辟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他麾下第2团战功赫赫,创下了新四军江南首战日军、首俘日寇、首克敌据点、首次攻占敌县城的辉煌记录,被江南百姓誉为“新四军老虎团”。而“老虎团”的首任团长张正坤,是陈毅十分器重的一员骁将。  相似文献   

14.
为了纪念新四军的丰功伟绩,缅怀先烈,教育后人。各地建立起许多各种形式的纪念馆、陈列馆、纪念碑、纪念亭和烈士陵园。其中主要的有: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韦岗战斗胜利纪念碑,新四军茅山抗日斗争历史陈列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黄桥战役纪念馆,藕塘烈士陵、半塔烈士陵园,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雪枫墓园,竹沇革命纪念馆、溧阳西山烈士陵园,临沂革命烈士陵园,南京雨花台三烈士墓,江苏大丰县烈士纪念亭等40余处这里仅介绍两处,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转战江南,威震敌胆。这支被称为“铁军”的部队进入茅山地区后,由于日寇的封锁,许多伤病员因缺医少药得不到及时医治,严重影响了战斗力。 当时,有位名叫“辛三仙”的爱国医生,不愿为日寇服务,从镇江逃到茅山深处的乾元观,采集中草药,为百姓治病,约到病除,被称为神医。  相似文献   

16.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新四军奔赴苏南,到1939年底基本上形成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苏南抗日根据地是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约日伪的重要基地,是新四军向北向东发展的阵地,到解放战争时期为解放军南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湘潮》2017,(2)
正他是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抗战著名英烈,是新四军在作战中牺牲的第一个团职领导干部。他牺牲的噩耗传开后,周恩来挥泪写下悼文称他的牺牲"代表了一年来新四军无数英勇烈士的牺牲,代表了新四军高级干部奋斗牺牲的领导精神,更代表了多年奋斗至死不息的革命者的意志,不畏强寇勇往直前的青年政工人员的模范"。陈毅也亲自为他撰写悼文:"……茅山的风雪,长江的波涛,江南数万同胞的怒吼,都在追悼我们的抗战英雄  相似文献   

18.
刘旭 《世纪风采》2024,(2):18-21
<正>贺家村战斗(又称贺甲战斗),是1939年11月新四军第1支队挺进茅山后进行的一次著名战斗,也是新四军在江南敌后组织的一次大规模的运动战。此战为全国抗战初期新四军在苏南地区歼敌最多、战斗最激烈的战斗,历时28小时,是灵活运用游击战运动战歼敌精锐的典型战例,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在敌后展示了人民军队的强悍战斗力,巩固了新生的抗日根据地,不仅受到了延安总部的通电表扬——被誉为“延陵大捷”,也在全国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我军军史上写下了精彩一笔。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胜利已经60年。当年亲身经历过的许多往事,令我难忘。尤其使我高兴的是一张照片,这是1939年香河正男、滨中政志与新四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敌工部长林植夫的合影照片。这张照片上的香河正男、滨中政志是我在新四军六师十八旅一起工作、并肩战斗的三位日本反战同盟成员中的二人(另一位是冈本一夫)。皖南事变后的1941年春,滨中政志、香河正男、冈本一夫随新四军二支队敌工科长谢镇军,从茅山地区来到苏南“江抗”工  相似文献   

20.
晓农 《党史博采》2002,(4):12-15
陈毅带领新四军一支队两个团,挺进到苏南的茅山,在这个位于宁、镇、芜之间的长江三角洲中心立下足来,这是1938年6月初。 茅山在地势上无险可据,铁路,公路和水路纵横其间,形成网络。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一向在此势力雄厚。我军处在敌伪顽三方的夹击之中,困难重重,处境险恶。 陈毅不愧为经天纬地的帅才。他在施展军事、政治上的纵横捭阖的同时,还祭起统一战线的“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