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李瑛 《前沿》1998,(10)
邓小平法制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邓小平法制理论及其实践意义,对于我们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法制与民主、建设的关系邓小平法制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民主。邓小平讲:“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6页)这就告诉我们,加强法制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更好地实现人民民主。1980年邓小平进一步讲明了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他指出:“我们的民主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令和条例,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2.
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是法制民主,强调人民管理国家事务要依靠法律,按照法律程序来进行。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民主的基本含义是“人民的权力”,民主的本质是一种国家制度。但民主如果没有法律保障,人民的权力就缺乏实际操作性。只有把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才能在法律上确认“以法治国”的主体──人民,才能规定人民治理国家和保障自己权利的方式──“依法”,才能保证立法机关所立的“法”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人民的意志。社会主义法制保障人民…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检察制度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的设置、性质、任务、职权、人员任免、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法定工作程序的总称,是国家和法律监督制度,也是国家整个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进步,检察制度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愈来愈重要。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检察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不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没有人民在事实上掌握了国家政权这个社会主义民主的现实,就不可能产生社会主义法制。如果人民还没有在事实上成…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来的,我们必须很好地领会并认真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民主,在我国又叫人民民主,它是由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广大人民当家作主,并对敌人实行专政的一种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一种国家形态。社会主义民主与历史上其他类型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由共产党领导的绝大多数人享有的民主,是人民内部的民主与对敌人专政相结合的民主,是民主与集中相统一的民主,是有法制规范和保障的民主。“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不要党的领导的民主,不要纪律和秩序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5.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国29年、经历了10年“文化大革命”的劫难后,对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认识的一次巨大飞跃,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具有深远...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强民主和法制以后,许多报刊相继发表文章,论述民主和法制的关系。今年三月二十日《光明日报》在第三版上刊登了《民主与法制的辩证关系》的署名文章,全面论述了民主与法制是辩证的统一,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民主的保障,二者互相依存密不可分,但又不能等量齐观,不分主次。民主是主要的,法制是实现民主的一种手段。今年一月二十二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刊登的署名文章《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民主》以及今年《红旗》杂志第二期发表的题为《加强国家法制,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署名文章,在谈到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军朴 《新东方》2002,11(6):70-7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社会主义民主必须有制度和法制作保障。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政治法治化是人民实现当家作主权利的根本途径,是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苏晓云 《政策》2008,(4):4-7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民主为己任;新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就以人民民主为政治特征;改革开放从开始之日起,就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要内容。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都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阿计 《公民导刊》2008,(12):1-1
三十年前,告别“文革”浩劫不久的中国,徘徊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中国,究竟向何处去?邓小平在1978年给出了黄钟大吕般的答案—“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公安执法提出的新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志萍 《公安教育》2003,(10):22-24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思想,并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起,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内容相当广泛的系统工程,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而“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1]所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制文明构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结合公安法制工作的实际,1990年4月和…  相似文献   

11.
阿计 《民主与法制》2008,(24):35-37
三十年前,告别“文革”专制主义浩劫不久的中国,徘徊在命运的十字路口。 中国,究竟向何处去?邓小平在1978年给出的黄钟大吕般的答案——“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12.
人大工作要树立六种意识□张仁德六种意识:即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监督意识、宏观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1.民主意识。就是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要以法律武器保障人民的选举权、参政议政等民主权利,善于体现人民的意志,真正实现民主决策。要以扎扎实实地工作...  相似文献   

13.
1978年12月,我们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着重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任务。全会报告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反对腐败的利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反对腐败的利剑陈武明近几年来,党和政府为反对腐败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但遗憾的是没有取得令人民群众满意的效果,消极腐败现象还在滋长蔓延。这不由得使人产生疑问,在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法律制度建设都取得进展的情况下,为什么消极腐败现象还会继续...  相似文献   

1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必须牢固树立和强化国家政权意识、人大意识、法制意识,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依法治国,发展人民民主,充分发挥国家政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这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一再强调,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实行人民民主,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实行人民民主,就必须建立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只有这样,人民民主才能得到保障,社会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顺利进行。这是我国建国以来长期实践,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教训所得出的宝贵经验。党  相似文献   

17.
熊吕茂 《湖湘论坛》2002,15(1):20-21
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主要标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深刻地总结了以往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明确提出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制是保障我国长治久安、促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措施,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当前,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关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思想,对于保持我国安定团结政治局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内容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法制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  相似文献   

18.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尤其是邓小平民主与法制思想作为理论基础,才能不偏离方向,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邓小平理论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思想是非常丰富的,这里只谈两点: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社...  相似文献   

19.
阿计 《人大建设》2009,(3):30-33
引言:1978年12月,具有中国改革开放宣言意义的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这标志着,“民主”从一开始就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动因。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国与实行民主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这四个民主、一个保障人权,是我们党对民主的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民主加社会主义法制才是社会主义的法治,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坚实基础和根本保证;离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再完备,依然可能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实行人治的国家,虽然也有法律,甚至有系统的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