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朴”是老子思想中的伦理学基石,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的派生物,人的本质是“朴”。知识、利益、教化与“朴”是对立的,人在获取知识、利益、教化的同时,存在着对人的本质属性背离的倾向。在奴隶制社会中,人被抽去了人的本质、人性、人格,成为统治制度、礼义观念的填充体,成为神的附庸。老子对于人的本质的“朴”的规定,否定了社会进程中对人性,对人本身的抹煞.不仅在当时是进步的,即令在今天,其基本精神依然具有借鉴的意义。一春秋之时,诸候攻城野战,得则称王称霸,失则灭国绝祀。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窃钩者诛,窃邦者为诸侯,… 相似文献
2.
“朴”是老子思想中的伦理学基石,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的派生物,人的本质是“朴”。知识、利益、教化与“朴”是对立的,人在获取知识、利益、教化的同时,存在着对人的本质属性背离的倾向。在奴隶制社会中,人被抽去了人的本质、人性、人格,成为统治制度、礼义观念的填充体,成为神的附庸。老子对于人的本质的“朴”的规定,否定了社会进程中对人性,对人本身的抹煞,不仅在当时是进步的,即令在今天,其基本精神依然具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日,淄博市张店区政协举行了《张店区政协志》发行仪式。该书是张店区历史上的第一本政协史志.她系统地记述了区政协50年的辉煌历程.全景式地呈现了历届区政协以及广大政协委员与全区人民共同致力于中心城区发展的壮丽画卷。全书约130万字,内容包括概述、大事记、组织机构、重要会议、重要活动、重要文献,历届区政协领导简介,各民主党... 相似文献
4.
《老子》哲学以“自然”为最高价值理念,而“自然”乃自本自根、自主、自成、自由之义,深蕴主体性思想的义理,故《老子》哲学实为一主体论思想体系本体之“道”下贯于个体生命而为人之德性,道之“自然”遂成为德性的本质内涵,修道成德实即道德主体性的实现与挺立。“道”落实于社会政治领域而为政治之最高原则,而“自然”亦最终指向被统治者民,民“自然”的观点意味着人民乃是政治的主体;作为民“自然”的逻辑归结,“无为”则指向统治者君,为其执政准则。“无为”之治本质上系民意政治,透显着消解统治者政治主体性以凸现民众政治主体性的诉求。 相似文献
5.
自一九七八年底到现在六年多时间内,国内有关刊物共发表了《老子》研究的学术论文八十余篇,出版了专著多部。所探讨的问题除一部分是以前讨论过的老问题外,还在一些方面提出了若干新问题。 (一)老子其人其书 第一,老子是谁? 高亨认为老聃就是《左传》所记东周王朝一位官吏老阳子。理由是:(1)老聃字伯阳,老伯阳又称老阳子。其姓字如此吻合,又生在同一时 相似文献
6.
郭店楚简《老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年10月,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四方铺乡郭店村一座古墓(现定名郭店1号墓)出土大量珍贵文物,这是本世纪末我国最重大的一次考古发现,有关研究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果。第一,郭店1号墓的葬具为一棺一椁,有墓道。全部出土物件均无直接的纪年文字。《礼记·檀弓》曰... 相似文献
7.
8.
9.
林寒 《今日中国(中文版)》1993,(12)
《台湾同胞在大陆》画册首发式于今年7月16日在北京举行。该画册为大16开本,以250多幅珍贵图片、3万多字的资料,较为系统地反映了近百年来台湾同胞在大陆的足迹,特别是详细地介绍了85位代表性人物的事迹,以及近几年来海峡两岸各方面交流的情况。这本画册热情讴歌了广大台胞爱国、爱乡的高尚情操以及与祖国人民同甘苦、其患难,为振兴中华、实现祖国统一默默奉献的赤子之心。画册由设在福州市的海 相似文献
10.
蒋介石对宋美龄非常欣赏。从保留下来的蒋介石给宋美龄的情书里面,可以看出他对宋美龄很佩服、很欣赏。蒋介石曾有这样的话,指宋美龄“才华容德,都使我念念不忘”。宋美龄与蒋介石婚后一直未曾生育,《世纪宋美龄》也找到“台北国史馆”典藏的蒋介石日记摘本“爱记”,在1929年8月25日记述:“夫人小产,病益甚”,这段话透露出宋美龄曾经流产的内幕,蒋介石也曾在日记中表示,希望上天能让妻子生育子女,以弥补平生之不足…… 相似文献
11.
《老子指归》是西汉隐士严君平对《老子》思想的理论阐发,是西汉道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它的哲学思想包括世界观、人生观、辩证法等思想内容。其中,世界观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宇宙的衍生过程进行"道→一→二→三→万物"的详细描述;其丰富深刻的人生观是其哲学思想中最有个性特色的部分;其和谐、阴柔的辩证法体现了道家哲学思想的普遍特性。它纯洁、深化了《老子》的思想内涵,它也具有主观性、因袭性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老子的自然观念并非是一个意涵单一的范畴,而是具有多层性的,包含三重相互关联的层面:第一,自己如此之性质;第二,自然无为之原则;第三,自然而然之状态。自己如此之性质,强调的是万物依靠其自身力量存在、发展的自发性、潜在性,为老子的宇宙论。自然无为之原则,是将天地万物自生自成之性质抽象为社会(小国寡民)的组织原则,可视为老子的政治论;自然而然之状态,强调的则是万物依凭其自身力量所达到的一种圆满的状态,为老子的人生论。从自然观念的这三重意蕴可以见出老子思想的整个脉络。 相似文献
13.
《老子》作为一部蕴藏着深厚哲学思想的中国古代经典,其所包含的深奥、独特的发展思想仍能对建立当代新发展观有所教益。《老子》认为,天地万物产生于道,并提出知常的智识前提、辅万物之自然的行动原则、图难于易,为大于细的发展方式等思想,这为今天的可持续发展观提供了深厚的价值依归。 相似文献
14.
老子运用自然观照人生和社会,虚拟“自然无为”之道并将之视为宇宙万物之源和运行活动之则,以此规约人的安身立命,构建他的社会蓝图。因此,《老子》这部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虽没有出现“人性”一词,但老子的道家立论宗旨是出于人学的终极关怀,寻求人类生存根据,由此,“自然无为”便成为老子对人性的最高追求,自然人性思想也必然成为该部著作的支撑点和主导思想。本文就人性浊化的原因、后果及自然人性的回归三个方面浅析老子的人性思想,体味老子“道”“德”之人性价值。 相似文献
15.
楚简《老子》(下称简本)的发现与发表,是中国哲学界的一件大事。郭沂先生在《哲学研究》(1998年第7期)和《光明日报》(1999年4月23日第五版)发表了两篇关于简本与今本(指汉魏以后传本)源流关系的论文,将简本视为老聃原作完整传本,将今本近三分之二的文字视为太史儋第二次创作。我认为此观点极为不妥,简本的形式与内容是残缺的,性质上是《老子》部分原文的辑录本。这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证明。(一)简本的思想主题是玄同无为郭文断定简本是老子原作的完整传本,把今本不见于简本的章节全部视为太史儋的二次创作,论证… 相似文献
16.
《老子》法律思想的本质就是"道",而其"道法"思想具体又通过"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表现出来。老子认为,道是"法"的来源:一方面"法"使"道"有了社会性,可以在社会中发挥它的作用;另一方面"道"也为现实中的"法"提供了合理性的根据。总之,道是法的本质,法是道的外在表现和形式,在社会实践中,道正是通过法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一、《老子》给我们的反思一部《老子》(又名《道德经》),两千多年来注家蜂起。至今释者仍不乏其人,实可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矣!哲学家奉其为东方哲学的经典,政治家视其为可借鉴的治世名言,军事家说是一部攻防战略的用兵指南,史学家说是一部先秦文化的结晶,阴阳家作为推演“天机”之秘鉴,俗家子民喟叹其玄之又玄……。短短五千文却象一个奇迷悬达两千多年之久,就是海外学者也视为至宝。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博士说:“我把他(指老子)认作是东方的代表”。今天风行台湾、东南亚华人世界等地方的经典教育,《老子》被列为重要经典教材之… 相似文献
18.
老子对传播有深刻的认识。他创造了道、无、有等传播符号,并提出道是传播活动发生发展的根本动因。他对传播的方式方法、传者及受者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比如传播应遵循自然规律,传播过程中,受者应该多观察、少说话,传者要真诚交流等,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传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天职》(陆介标著)2006年出版后,受到各地人大代表、人大工作者的欢迎,连续加印4次,作者也应邀为8个省作了110多场(次)的专题报告、法律讲座和 相似文献
20.
悖论是《老子》中一个典型修辞方式,以多种表达式出现在《老子》文本中。本文以Verschueren顺应理论的四个语用描写视角为框架,通过对《老子》悖论表达式特点的分析,探讨悖论这一具有标记性的表达式对作为一个语言选择的结果对交际者思维方式、认知世界和交际目的等语境因素的顺应性,作为把西方语言学理论对中国传统文学著作中的语言运用进行解释的尝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