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课》2012,(18):21-21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日前表示,伊朗经济必须摆脱依赖石油出口的“陷阱”。与此同时,伊朗总统内贾德承认,由于遭到国际制裁,伊朗正面临经济困难境地。此外,伊朗方面还表示,将就欧美单方面采取制裁措施提起法律诉讼。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怀疑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试图发展核武器。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4,(8):59-59
伊朗总统鲁哈尼日前在国防部会议上表示,该国已放弃制造核武器。他指出,放弃制造核弹的决定基于“道德原则”。此前,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就曾发出宗教指令,禁止在国内生产核武器。不过,虽遭到伊朗方面的多次否认,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坚持认为,伊朗试图制造核武器以对抗西方。  相似文献   

3.
伊朗实行政教合一、神权高于一切的政治体制,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是一言九鼎的一把手。1939年4月18日,哈梅内伊出生在伊朗圣城马什哈德的一个宗教家庭。哈梅内伊勤奋好学,小小年纪便开始戴着一副大眼镜翻看深奥的经典。当他18岁时,这个瘦小的年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伊始,1月2日,沙特内政部以恐怖主义罪名处决了47名囚犯,其中包括什叶派领袖奈米尔。沙特此举立即在整个什叶派地区引起轩然大波,当晚,愤怒的伊朗示威者冲击沙特驻伊朗大使馆和马什哈德沙特领事馆,打砸门窗,纵火焚烧大楼。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对沙特予以谴责并威胁进行复仇。1月3日,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宣布与伊朗断交。伊朗与沙特是中东地区有重要影响力的两个大国,同时也是石油输出大国,两国断交必然会对中东和平安全与地缘政治产生重大影响,未来中东局势将何去何从呢?  相似文献   

5.
伊朗核问题3月13日被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伊朗已是美国国家安全计划的焦点,布什政府正推动一场针对伊朗宗教领袖的运动。据《华盛顿邮报》3月13日报道,布什一直在召集专家学者开闭门会议,向他们征求对付伊朗的方案,同时加紧对伊朗国内反对派的资金援助,在华盛顿专门设立伊朗办公室,并在伊朗邻国增派外交人员,加强对伊朗的监视。  相似文献   

6.
2005年8月3日上午,伊朗当选总统马哈茂德·艾哈麦迪·内贾德在就职典礼仪式上,从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手中接过委任函,正式就任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的第六任总统。伊朗新保守派(西方亦称极端保守派)代表人物内贾德是在第二轮总统选举中,以61.7%的高得票率战胜曾经连任两届总统的政坛“老骥”、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拉夫桑贾尼的。现年49岁、鲜为人知的内贾德的当选,大大出乎事先普遍看好拉夫桑贾尼的国际舆论的意料。在惊诧之余,人们普遍关注:以强硬著称的新保守派上台,是否意味着伊朗对外政策会发生根本变化?伊核问题是否更难解决?笔…  相似文献   

7.
关飞 《党员文摘》2009,(12):30-30
伊朗大选前后,反对派领袖穆萨维的支持者用绿色的旗帜、标语、衣装表达着他们对内贾德的反感和愤怒。素来成为内贾德口无遮拦的攻击目标的西方各国,对这些“绿衫军”也表达了无限的同情与支持,美国媒体甚至用“绿色革命”一词来形容伊朗的动荡局势。  相似文献   

8.
世情     
政要:伊朗新总统哈桑·鲁哈尼 64岁的哈桑·鲁哈尼当选伊朗新一届总统。他是本次选举中唯一一位神职人员,但却被认为是温和保守派,得到前总统哈塔米和拉夫桑贾尼领导的改革派的支持。除此之外,鲁哈尼同伊朗最高领导人哈梅内伊关系密切。哈梅内伊对伊朗所有重大决策拥有最终决定权。  相似文献   

9.
国际概览     
《党的建设》2013,(5):9-9
A 4月9日,伊朗南部沿海布什尔省发生6.1级地震;16日.伊朗东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地区又发生7.8级强烈地震,这是40年来伊朗发生的震级最高的地震;18日,伊朗南部再次发生5.2级地震,多间建筑物受损,数人受伤。  相似文献   

10.
不少人都认为伊朗是个闭塞、保守、专制的神权国家,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半:神权不假,专制和闭塞也并非没有,但伊朗更多是个神权和世俗权分离的二元化共和国。在“神”的层面,宗教领袖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什叶派的教义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然而在世俗层面,伊朗却是个有普选、有健全民主制度、有反对党和政党正常更迭的国家。在整个中东伊斯兰世界,世俗民主能超过伊朗的,怕也就只有土耳其了。  相似文献   

11.
伊朗正式递交对六国方案的答复 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拉里贾尼.8月22日向六国代表递交了伊朗方面对伊核问题六国方案的书面答复,并明确表示伊郎愿意马上与这项新方案的提出国进行认真对话。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总统普京11月16日抵达伊朗,参加里海沿岸国家峰会,成为俄罗斯联邦成立以来首位访问伊朗的最高领导人。俄罗斯及其前身苏联的最高  相似文献   

13.
在前不久的一次出访中,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高举“反美大旗”,与众多被美国视为“眼中钉”的国家结为“战略伙伴”。在白俄罗斯、伊朗这两个美’国所谓“暴政前哨国”,查韦斯与这两国领导人相谈甚欢,大肆抨击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访问伊朗的第二天,查韦斯还在德黑兰大学接受了内贾德总统颁发给他的伊朗最高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在“反对帝国主义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  相似文献   

14.
沈友军 《广东党史》2013,(10):46-49
在遵义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领袖的产生与更替都是由共产国际指导和决定的,从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到王明都是如此。长征途中,党中央同共产国际的联系暂时断绝。遵义会议实质上罢免了博古的最高领导权,并选出了新领导人张闻天、毛泽东。这次领袖更替是中共独立自主进行的,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更替方式的重大转折。  相似文献   

15.
1924年 1月 21日晚上 6时 50分,列宁因脑溢血引起呼吸器官的麻痹而逝世。由于列宁逝世而留下的权力真空随之带来了激烈的党内斗争,在这场斗争中,斯大林力挫群雄而成为苏俄布尔什维克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和共产国际新的最高领袖。   斯大林本人和他的竞争对手们都是著名的布尔什维克革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卓越活动家,斯大林脱颖而出,奠定他在苏俄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最高领袖地位,经历了三部曲。 第一部曲:击败托洛茨基   如果说,在列宁逝世以前,在与斯大林的较量中,托洛茨基还有获胜可能的话,那么,在列宁逝世以…  相似文献   

16.
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在伊朗,穿正装系领带或领结这一世界通行的着装规范便被禁止,因为领带和领结被视为"堕落的西方文明的象征"。近30年后,在伊朗最高精  相似文献   

17.
美国向伊朗施压,如果说先前主要是以伊朗的核计划为缘由,那么,现在更多是以伊朗对伊拉克局势的影响为缘由。  相似文献   

18.
开国领袖毛泽东,一生坐飞机约60次,尽管经历过险情,但都化险为夷。而为毛泽东开飞机时间最长、次数最多、信任度最高的专机长,就是如今还健在的新四军老战士、88岁高龄的泰国华侨蔡演威。  相似文献   

19.
徐占伟 《党课》2008,(1):76-79
最近一个时斯,美国与俄罗斯、伊朗之间的战略博弈攻防不断、好戏连台,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三方角力之下,美俄关系、美伊关系寒流阵阵,而俄伊关系不断升温。2007年10月16日,在伊朗面临美国新一轮制裁、国际处境十分孤立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毅然出访伊朗,出席在德黑兰举行的第二届里海沿岸国家峰会,成为1943年以来首位造访伊朗的俄罗斯及前苏联国家元首。普京明确表示支持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并警告美国不要贸然对伊朗动武。  相似文献   

20.
如何对待领袖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比较难以把握的一个问题。为此,邓小平总结了历史和现实、国际和国内各个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是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实际,提出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关于领袖的理论观点,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四方面:一、正确地认识领袖的作用;二、正确地宣传领袖及其思想;三、正确地评价领袖及其思想;四、正确地理解以领袖名子命名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